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要写好作文方法和技巧(DOC 70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6010543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
  • 页数:70
  • 大小:11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要写好作文方法和技巧(DOC 7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新要写好作文方法和技巧DOC 70页 最新 要写好 作文 方法 技巧 DOC 70
    资源描述:

    1、要写好作文方法和技巧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会观察、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有了米,并不等于就有了香喷喷的米饭;观察、认识到的事物,并非就一定都能用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这是经常遇到的,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作文是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好作文,除“写什么”之外,还有一个“怎么写”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作文的“形式”问题。 写文章要先有内容,内容是第一位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第二位的,它反作用于内容,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恰当,文章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离开了恰当的形式,作文内容也就不可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2、形式,包括文章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段和语言这四个要素。下面,我们单讲记叙文的表现手段,即写作方法和技巧。 61 学会使作文情节曲折 62 学会设置悬念 63 学会巧设伏笔 64 学会使用对比 65 学会借用他山之石 66 学会使用衬托 67 学会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68 学会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69 学会通过行动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0 学会通过心理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1 学会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2 学会通过场面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3 学会通过景物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4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5 学会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76 学会在记叙中议论 77 学会在记叙

    3、中抒情 78 学会联想 79 学会想象 80 学会象征 81 学会借物喻人 82 学会大题目小写 83 学会把自己摆进文章中61学会使作文情节曲折 情节,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节曲折,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不顺当,有波折,出人意料。 有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观山景,只有群山高低错落、层峦叠嶂,游客才会兴趣盎然。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内容生动,而且情节曲折,看似“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文章才会引人,动人心弦、摄人心魄。文章如若平铺直叙、平平淡淡,像一篇流水帐,必然会让读者感到味如嚼蜡。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小作者在安排情节上有什么特点,能否从中悟出一些使作文情节曲折的方法

    4、: 我真没想到 “通知家长,今天下午来学校开家长会。”老师郑重地说。“家长会”,多么讨厌的字眼儿。唉,今天又有“好受”的了,爸爸又该打骂我了。我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乱槽槽的。 到了家,我用很小的声音告诉了爸爸。爸爸瞟了我一眼,“让你妈去!”“妈妈下午五点才下班,还是您去吧。”爸爸没有言语。 下午,爸爸去了,我在家等着吧,肯定没有好结果。我清楚,每次家长会,老师无非是表扬先进,揭差生的“老底儿”;每次爸爸、妈妈开会回来,对我不是打骂就是“给脸色”。看来今天也不会例外。 将近五点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了爸爸那熟悉的脚步声。呀!受苦的时刻到了,等着打骂吧,我做好了思想准备。爸爸推开门,表情阴沉,没

    5、有说话,顺手又把门关上了。此时,屋内的空气像是凝固了。爸爸面对我站了一会,表情又一点点缓和下来。我觉得有一线希望,就试探着问:“爸,老师说什么呀?”“你甭问了,反正爸爸不会打你的。”我好奇怪:今天爸爸怎么变了?这时爸爸又问我:“今晚想吃什么?爸给你做。”“我想吃的多着呢,您随便做吧!”从此后,爸爸再没有打骂过我。 我真想问问爸爸:您怎么不打我啦?可我始终不敢。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天老师到底说了些什么。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小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在安排情节上,作者采取了欲扬先抑、欲喜先悲之法。行文时,作者先通过自己的心理描写,步步铺陈,尤其是抓住细节,进行细致地描写,以渲

    6、染情节气氛。如文章中,随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愈来愈沉重;当爸爸从学校回来、进屋又顺手把门关上时,屋内的空气像是凝固了,“我”的紧张程度也达到了高潮。而事情的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真是看似“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这样,文章便自然地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 为使文章情节曲折有秩,除采取欲扬先抑方法之外,同学们还可以在安排材料的顺序上动一番脑筋。如:变常用的“先因后果”的顺序为“先果后因”;变常用的“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为“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事情的关键部分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头一步一步地记叙事情的起因、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果。 按照“先果后因”或“倒叙

    7、”的顺序写;开头就引起人的注意或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带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或“这是怎么回事”的疑问读下去;这样,既加深了读者对结局的印象,突出了中心事件,也有效地避免了平铺直叙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把常用的记叙顺序练习熟了,才可以学习按照“先果后因”或“倒叙”的顺序写;要根据文章中心和表达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新的记叙顺序,或是为了突出结局、关键部分的效果,或是为了让读者带着追问原由的念头看下去,总之,不能单纯追求“曲折”;要注意由“结果”转入“起因”,由“倒叙”转入“顺叙”的衔接、过渡。 【思考练习】 (1)情节曲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如看山不喜平”?作文时,怎样才能做到“情节曲折”

    8、? (2)以原来如此或一场虚惊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先列提纲,情节要曲折。 62学会设置悬念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 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

    9、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

    10、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

    11、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设置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思考练习】 (1)什么叫悬念?怎样设置悬念?要注意什么?

    12、 (2)以神秘的_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前先列提纲,练习正确使用悬念手法。 63学会巧设伏笔 伏笔,指的就是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 伏笔不同于悬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文章情节的发展,作事先的说明、铺垫,以使后来发生的事情不致于让读者感到突然或不理解,避免“前文没有交代,后文冒出来”的现象。 怎样设置伏笔呢?伏笔的位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篇首设置伏笔,二是在篇中设置伏笔。设置伏笔的方法灵活多样,具体可以因文、因材料的特点而定。 通过描写环境设置伏笔。这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介绍志愿军潜伏部队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

    13、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这就为故事向高潮推进作了铺垫,为“我”为什么看到亲爱的战友被烈火整个儿包住想救而不能救,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呤”埋下了伏笔。 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设置伏笔。如夜莺之歌一文,开头写小夜莺“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这就为下文小夜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了伏笔正因为他的衣服是绿色的,跟树叶差不多,所以钻进树林就不易被发现,便于隐蔽。 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设置伏笔

    14、。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写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之后,“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这就告诉我们:五壮士将面临后有追敌,前是悬崖的绝境,暗示故事结局将是五壮士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通过描写人物心理设置伏笔。如穷人一文,开篇讲渔夫的妻子桑娜焦急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时,写道:“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

    15、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这段心理描写,既讲了桑娜一家家境穷困,又讲了她对丈夫十分疼爱。这就为她收留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时,所产生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设置伏笔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伏笔要与文章主要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埋设事情发展过程的“诱因”、“条件”,或暗示事件结局、为人物安排后路,等等,总之不能节外生枝。 【思考练习】 (1)什么是“伏笔”,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巧妙地设置伏笔? (2)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前先列提纲,练习使用设置伏笔的方法。 64学会使用对比 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人物,或同

    16、一事物、人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对照,互相比较,以达到鲜明地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这就叫做对比或对照。对比,原本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是针对语句而言的。但人们完全可以将这一语言的修辞方法扩展为篇章的一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运用对比手法,将对比的双方放在一起,形成具体的对照、比较,或造成相互的烘托、映衬,这样不仅可以突出事物或人物的鲜明特征,而且便于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文章的思想倾向。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对比”的特点及作用: 大家都夸她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到利华商场买东西,顺便路过菜市场买点芹菜。我正挑选着,就听有人说:“同志,你交税了吗?我回头一瞧,原来是一位做税务工

    17、作的阿姨。她脸上带着笑意,正和一个卖蘑菇的小贩说话。只见那个小贩嘴里叼着烟,不时地吐着烟圈,好像税务员跟别人说话似的。 那位税务员又耐心地说了声:“同志,请你交税。”这回,那个小贩可烦了:“交什么税,我早交过了。”说着,他坐在板凳上,翘起二郎腿。税务员阿姨还是那么耐心:“你说早交了,帐单上怎么没有,要不要去税务所核实一下?” 小贩一听这话,不再悠闲地吸烟了。他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从蘑菇堆里挑出两袋鲜蘑菇,直往税务员手里塞,嘻皮笑脸地说:“小意思,小意思!请笑纳。”税务员阿姨没有接,反而严肃地对小贩说:“我是收税的,不是收礼的。”小贩蔫了,乖乖地交了税。 税务员阿姨走后,人们议论起来,有的说:“这

    18、个税务员真负责。”还有的说:“所有的税务员要都像这个税务员就好了。” 我买了菜,来到利华商场门前。门前围着许多人,原来一个卖菜的小贩又在和那位阿姨纠缠。咦!不对劲,卖菜的小贩怎么管她叫姐姐?哦!原来卖菜的小贩是她的亲戚。“大姐,就放我一回吧?”卖菜的央求着。“不行,”税务员阿姨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若不交,我先替你交了。”说罢她从上衣兜里掏出钱放在钱夹里。”这一举动还真灵,他连忙说:“还是我自己交吧。”“就这一回,下不为例。”税务员阿姨对卖菜的兄弟认真地说。 税务员阿姨收了钱,随后向其它小摊走去。围观的人不住地点头,啧啧称赞,我也向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短文中,作者将税务员阿姨收“生人”的税

    19、与收“兄弟”的税这两件事进行横向对比,于是,便鲜明、有力地表现出那位税务员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品格。 怎样使用对比呢?对比的使用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将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人物进行横向对比。 如写我的家乡一文,作者将高大敞亮的校舍与校舍旁边低矮潮湿的村部进行对照,这样就把家乡人民重视教育、“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思想品格,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又如写我的好伙伴一文,作者将自己内心自私自利的心理活动与对方的言行进行对照,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样,“好伙样”心中有他人、遇事能为别人着想的形象,就“树”起来了。 (2)将同一事物或人物前后两个不同方面、不同情况进行纵向对比。 如写我家的变化一文,作者将

    20、自家前些年生活的窘境与今日的家庭现代化进行对比,生动地反映出改革开放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的好处、实惠。又如写我的新班主任一文,先写在王老师当班主任前,“我”的学习成绩很差,险些留级。接着写王老师当了班主任后,“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逐渐提高了学习成绩,并感觉到了读书的乐趣。这样通过自身前后纵向对比,既说明了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同时也有力地表现出对新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和热爱。 (3)将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结合起来使用。 如写我的妈妈一文,作者写妈妈舍得给奶奶买各种营养品,自己却舍不得随意添置一件新衣服(横向对比);从前“算着”花钱时妈妈是这样,而今家庭富裕了妈妈仍是这样(纵向对比)。又如写介绍我自己一

    21、文,作者写自己从前整天吵着妈妈要新衣服,却不重视学习成绩(横向对比);现在自己懂事了,看重的是品学兼优,穿的只要整洁就行(纵向对比)。 使用对比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对比的目的要明确。即明确通过对比要表现或说明什么。这样以保证文章充分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抒发作者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使用对比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能失真、失理,为表现一方,有意贬低另一方。如写家乡、家庭或某人发生的变化,不能不切实际地把几年前的情况写得一塌糊涂。 【思考练习】 (1)什么叫对比?怎样使用对比?需要注意什么? (2)以一次难忘的活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练习将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结合起来运用。写前先列出作文提纲。 65学会

    22、借用“他山之石” 同学们作文时,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选好材料以后,却展不开文章思路,不知从哪儿下笔;有时虽然有了思路,可又觉得俗气,缺少新意。这是一个构思、布局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 如何使文章情节既符合题目要求,又别出心裁呢?想开去,巧借“他山之石”以他人的优点来补救自己的短处,或以他人的短处来引发自己正确的言行心理,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假如我是班长 我们班的纪律、学习空气实在差。例如我是班长,会怎样做呢? 有一次,老师到别的班去听课,给我们留了不少的作业。班长王立明只想着他的作业,一点儿也不管那些说话、下位的学

    23、生。我想:假如我是班长,我决不能只单单想着自己的学习,还要想着大家,想着维持班集体的纪律;这样才算是一个称职的班长吗!我跟班长是很要好的伙伴,于是下课我对他说:“咱们班的纪律、学习这样差,你也不想想办法,太不尽职了吧!”他满不在乎地说:“现在谁管谁呀!都快期末考试了,我不顾自己的学习,管他们干什么?难道他们将来考上大学能让我也上大学吗?我看你也顾顾自己吧,每次考那么点儿分!”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假如我是班长的话,我一不能自私,二要虚心接受大家正确的意见,决不能讽刺、嘲笑差生。 还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有两个同学打起架来。我看老师、班长都不在,就上前去拉架。谁知,好心不得好报:我

    24、给他们劝架,他们倒说我不是班长,多管闲事。我好委屈呀,心想:这时我假如是班长的话,那该有多好啊!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说我真的当上了班长,还是大家一致选举的。我笑呀、笑呀,直笑到醒来。我把梦说给妈妈听,妈妈却说我:“把自己管好就行了,非想当什么班长,官迷,我看你还是早点儿断了这个念头儿吧!”妈妈怎么也不理解我?当班长不是为了自己争名夺利,而是为了要把班集体搞好,成为学校的先锋。 同学们,我想得对吗?哪一天你当上了班长,会像我想的这样去做吗?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个题目,作文时是很不容易展开思路、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的;弄不好,文章还会写成缺少具体事例、说大话、空发一些议论的“流水账”。而小作

    25、者巧妙地运用了“借他人之短来引发自己正确的言行心理”的写作方法: 先写现任班长如何自私、对工作不负责任,又不听别人建议,还讽刺嘲笑他人一事,引出自己假如是班长会怎样做的心理;接着写自己给两个同学拉架,反受奚落一事,引出自己“当时假如是班长的话,那该有多好啊”的强烈思想感情;最后写自己连做梦都想着当班长,妈妈却笑自己“官迷”一事,引出自己当班长是想更好地为班集体,为广大同学服务的一席话。 全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特别是在表达方法上,叙、议结合,环环紧扣,很有新意,准确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思考练习】 (1)借用“他山之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以我要

    26、向他(她)学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学习“借用他山之石”的方法来写。写前先列出作文提纲。66学会使用衬托 画花总要画绿叶作陪衬。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作画是这样,写文章也是如此。作文时,为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常常要用其他人物或事物来陪衬、对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衬托(或烘托、映衬)。 衬托是对描述对象采用的一种间接表现手法,是通过对其他人物或事物的记叙,从侧面形容、宣染,以达到突出主要描写对象、深化主题、提高文章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怎样使用衬托呢?衬托的使用形式主要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如松坊溪的冬天,文章一下笔并不是就写松坊溪冬

    27、天的美景,而是用了很多笔墨去描绘松坊溪平时优美的景色,然后再写雪后松坊溪的美景。这就衬托出雪后的松坊溪更美。 (2)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小站:文中写在列车经过小站这一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岩和巨石。”这是用“逼人而来的山岩和巨石”来反衬车站的“小”。文中写“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这是用到处“光秃秃的石头山”来反衬小站的“美”,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除以上两种衬托形式外,还有

    28、“以虚衬实”、“以静衬动”等形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着力写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妙幻景,及“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冻死街头,以她的幻景衬托现实,幻景愈美好,愈突出现实的冷酷,小女孩的悲惨;观潮一文,写潮来之前钱塘江江面平静、薄雾笼罩,完全是为了反衬大潮来时的奇特、排山倒海的气势。 衬托手法在具体用于写入文章时,一般又有以下几种使用形式: 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可以用一人衬托另一人,或用一人衬托几人;也可以用几人衬托一人,或用多人衬托一人。如:少年闰土,写“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作者强调“我”空

    29、虚、知识贫乏,目的就是与闰土形成对照,反衬闰土知识丰富,表达自己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之情。我的心事一文,写姐弟俩和“我”互相许愿,以及各自如何对待自己的诺言。全文以“我”作陪衬,突出了小姐弟俩说话算话、坚守诺言的好品质。草船借箭一文,写周瑜施“毒计”终被击败,鲁肃对立军令状疑虑、对“草船借箭”迷惑不解到赞叹不已,曹操奸诈无比却也中“计”。全文对周瑜、鲁肃、曹操三人的刻画,都从不同的侧面衬托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以上三例如果分别称为“一人衬一人”、“一人对两人”、“三人衬一人”的话,那么跳水一文可谓是用甲板上被“吓呆了”的众人来衬托沉着镇静、急中生智的船长一人了。 以景物、环境描写,交代

    30、背景等来衬托人物。如草原一文,开头着力描写草原的美丽景色,这与下文描述蒙古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和热情欢迎、殷切款待客人有密切的联系。作者以写草原之美,生动地衬托出蒙古族人民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又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写天黑、下雨、路泥泞,泸定桥离水面几十丈高、没有木板、摇晃难行,大渡河水流湍急、叫人心惊胆寒,对岸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守敌狂傲嚣张等,都很好地反衬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所向无敌的革命精神。 使用衬托时需要注意的是:衬托不同于对比,它有主次之分;作陪衬的事物、人物,总是用来说明或突出被陪衬事物、人物的。因此,运用衬托手法,要宾、主分明,作陪衬的事物或人物,与被陪衬的事物或

    31、人物,要让读者一看便清楚;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冲淡了被陪衬的事物或人物。 【思考练习】 (1)什么叫衬托?怎样使用衬托?使用衬托时需要注意什么? (2)以让我_的一个人(如敬重、厌恶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用上衬托的手法。写前先列出作文提纲。 67学会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同学们知道了如何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也懂得了外貌描写是刻画、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作文中经常要用到的。但是不少同学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仍总是不尽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貌描写无目的,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外貌描写既然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那么它就要为表现人物特点服务,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具体地说,那就是

    32、:要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富有立体感,更丰满,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身世(经历及遭遇);要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心情、内心世界(心情异常、心理活动不同,必然会导致神态的变化);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总之,外貌描写要有的放矢,要与表现人物的特点、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融合。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外貌描写就成了文章中的一个累赘。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多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看到鱼“喜出望外”“皱紧眉头硬咽下”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看我们不吃鱼便“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看到我们喝下鱼

    33、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样,通过外貌神态描写,就准确地揭示出老班长长期过度操劳的经历,以及人物舍己为人、心中只有他人的崇高品德。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中外貌描写的特点,及对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67岁了,可是他爱下棋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棋瘾反而越来越大,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一天刚吃过早饭,爷爷就捧起棋盒哼着小曲走出家门。不用问,爷爷又去找邻居杜爷爷下棋了。 转眼到了中午,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奶奶叫我:“搏洋呀,快去叫你见棋就没

    34、命的爷爷回来吃饭。”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来到楼前的小院。 爷爷和杜爷爷正坐在一棵大槐树下下棋。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我悄悄走到爷爷身后,轻轻地叫:“爷爷!”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我只得贴在爷爷耳边大叫一声:“爷爷!该回家吃饭了。“啊”,爷爷如梦方醒,“不去,不去!棋没有下完,吃什么饭!” 回到家里,我见到奶奶已将饭菜摆上了桌,正冒着热气呢。我又第二次叫爷爷回家吃饭。我来到楼下,见爷爷正在摆棋子,连忙大叫:“爷爷,反正还没有下呢,快回家吃饭吧!”杜爷爷也忙说:“老赵,小孙子来叫两遍了,明天再下吧。”“不行,今天没有下过瘾,不

    35、吃饭!”爷爷和杜爷爷又下起了棋。 无可奈何,我和奶奶先吃了饭。饭后,奶奶睡午觉,我看起电视节目。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见到我就报喜讯:“搏洋啊,今天爷爷可连赢三局。”“不吃饭了?”我生气地问到。“那不吃就不吃呗。” 瞧瞧,这就是我那爱下棋的爷爷。 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短文。文章很重视通过正面描写爷爷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尤其重视通过描写爷爷的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当“我”贴在他耳边大叫时,爷爷才“如梦方醒”。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

    36、”地从外面回来。这些神态描写,将“下棋胜过吃饭”的爷爷刻画得入木三分,既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又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外貌描写的特点上,以上列举的两例,又提醒我们:要依据人物的品质特点,选择表现中心的外貌,有重点地进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外貌描写同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使人物有血有肉,生动传神;不仅要重视在文章开头描写人物外貌,更要重视在行文过程中,多次地、及时准确地刻画人物动态外貌神态的变化,把外貌描写同文章故事情节推进紧密结合在一起。 【思考练习】 (1)外貌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如何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

    37、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有没有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语句是否妥当,是否为表现、突出中心思想服务。如果没有或不是,动笔改一改。 68学会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语言是心灵的“门户”,是直接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同学们是懂得的。既然如此,在作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同学们就要重视、学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进而达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 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塑造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具体地讲:就是要通过直接描写人物说的话独白或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及道德品质等;使读者通过“闻其言”,就能够“见其人”即读了或听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就仿佛看

    38、到了那个人。 如忆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他(铁人)王进喜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咱们是共产党员嘛!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着冷了。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子里嘛!”这席话,生动地刻画出了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的优秀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小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 爸爸“老磨” 我的爸爸是一名出租汽车司机,无论干什么事,都慢条斯理的。为此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老磨”。 别看爸爸是个司机,我可一点光都没沾上。每天上学,我都要步行二十分钟,

    39、即使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来不接送我。为此,同学们曾给我出过许多主意,想过许多办法,可爸爸却总是说:“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说得我哑口无言,没办法,只好继续坐我的“11路”人力车了。 可对于别人的事,爸爸却是有求必应,有时,还会“自己送上家门”呢!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爸爸开车带我去天津接姥姥。车刚开上京津高速路不久,就见前边不远处有一辆汽车被浓烟包围了。“不好,车着火了。”话音未落,爸爸加快了车速,转眼间,停在了那辆汽车后面50米的地方。他推开车门,一个箭步冲到车尾,取出灭火器,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着火的汽车旁边,举起已打开的灭火器,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此时,他平时那慢吞

    40、吞的劲儿一点都不见了。可能是火太大了,不一会儿,爸爸的灭火器就用完了,可火势仍在继续着,急得车主围着汽车直跺脚。见此情景,爸爸又转身跑到路中央,挥手截车。一辆车停下了,又一辆车停下了.大约过了十五六分钟,火终于被扑灭了。车主拉住爸爸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着头。 事后,那位车主还给爸爸的单位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和妈妈都说:“这回老磨可风光了。”爸爸却说:“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 你们看,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篇短文,先后只两次描写了爸爸的语言。“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语言精练又极富有执拗、一锤定音的个性特点,既表现出了爸爸公私分明、

    41、以公事为重的品格,也写出了爸爸对“我”的从严要求。“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语言淳朴无华、实实在在,却极为准确地刻画出了爸爸乐于助人又不图表扬、有恩于他人又不图报答的性格特点。将前后人物的语言描写两相对照,爸爸坚持原则、淳朴厚道、以助人为快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以上列举的两例,也告诉我们: (1)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废话”。写废话,与中心无关,也无益。一些纯属交代情节的语言,一般没有必要让文章中的人物去说。让文中的主人公“说”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主人公在生活中说的每一句话,要动脑筋思考,加以精心筛选,选择出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

    42、语言,写进文章中。 (2)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大话”,“套话”。大话不可信;套话没有个性,不能为中心服务。好的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在特殊情境中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语言描写才能更好地为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服务。决不能把不切合当时情境、人物性别、身份、性格的大道理,硬安排到文章中。 当然,要做到以上两点,日常的观察、思考和积累是前提。平时对周围人留心观察,不仅要听人物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要动脑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写出的人物语言,才真实、准确、生动,才能使读者读其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物的形象才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思考练习】 (1)语言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

    43、务?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找出不能为中心服务的废话、大话、套话,围绕中心动笔改一改。 69学会通过行动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行为意表”行动是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思想品质直接的外在表现;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些,同学们都懂得。可是,同学们在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方面,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或是通篇、整个段落只是平淡而空泛地叙述事情的始末过程,缺少具体的人物行动描写,使文章不能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文中主人公的形象苍白无力,难以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或是良莠不分,也不管与表现

    44、中心是否有关,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一股脑儿地写进文章中,致使文章拉拉杂杂,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被淹没其中。 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呢?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发生在节日里的一件事 妈妈是个医生,平时工作可忙了。今天是国庆节,妈妈答应带我去天安门看灯。刚刚下午四点,我就拉着妈妈迫不急待地走出家门。 忽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阿姨匆匆忙忙地跑到我家,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来了一位重病人,正在心电图室抢救。”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 一进心电图室,我就看见一位病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妈妈推来一台机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荧光屏上

    45、显示出几道绿点,还一跳一跳的。我知道那是病人的心脏在跳动。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几位护士阿姨忙着给病人输液、输氧和吸痰。忽然,荧光屏上的绿点不跳了。“不好,心脏停止跳动。”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心电图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可阿姨们忙而不乱。有的为病人量血压,有的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还有的给病人打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慢慢地病人的心脏开始跳动了,病人睁开了眼睛。这时,妈妈才擦了擦头上的汗,眼睛又盯住荧光屏。妈妈和阿姨们一直忙到病人情况平稳,被送进了病房,才松了口气。 离开医院,妈妈拉着我在街上默默地走着,树上的彩灯照着妈妈疲倦的身影。妈妈带着歉意对

    46、我说:“真对不起,没带你去天安门。”我急忙说:“没关系,以后可以再去。”大街上灯火辉煌,从一家家敞开的窗口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我在心里说:“你们知道在这节日之夜有多少人在忙碌吗?”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明白了,正是妈妈和千千万万的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是一篇十分生动、感人的文章,通过记叙节日里抢救危重病人一事,赞扬了妈妈等一群人救死扶伤、讲求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在写作手法上:面对众人,作者着重写的是妈妈;在刻画妈妈的形象时,作者又着重采用了行动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妈妈推来一台机

    47、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通过这些行动描写,急患者之所急、遇事沉着镇静、技术精湛纯熟的人物形象,便脱颖而出,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篇短文,提醒我们: (1)在记叙事件、表现人物时,要依据材料的特点(即最适于运用行动描写),变作者自己空泛地叙述介绍为直接描写人物的行动,让人物的行动去“说话”。这比作者自己唠唠叨叨的叙述更有说服力。 (2)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心理、性格特点,最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行动,纳入文章,进行具体描写。不能不分轻重,把人物所有的动作都具体描写下来。 (3)在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的行动时,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而重点是写清楚“怎样做”的。只有这样,人物的行动才具有感人的力量。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对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行动仔细观察,同时认真思考、理解不同的行动所反映出的人物的不同心理。这样,在作文中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才会运用自如。 【思考练习】 (1)行动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同学们在此方面经常会出现哪些令人遗憾的现象?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呢?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要写好作文方法和技巧(DOC 70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105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