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名词解释整理(DOC 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特岗教师名词解释整理(DOC 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岗教师名词解释整理DOC 8页 教师 名词解释 整理 DOC
- 资源描述:
-
1、特岗教师名词解释整理资料仅供参考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有目的地增进认得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4、 个体主观能动性:
2、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5、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6、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7、 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8、 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9、 教学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
3、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10、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11、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2、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她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13、 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
4、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4、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习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15、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16、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17、 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
5、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18、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19、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20、 课程: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习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6、21、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22、 三维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的课程目标。23、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4、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25、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6、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
7、书等的系统化活动。27、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28、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29、 学校课程:也叫校本课程,是学习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0、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31、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
8、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32、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3、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34、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35、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6、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37、 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
9、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38、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39、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40、 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41、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经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而过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42、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
10、动程序。43、 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经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44、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45、 学校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46、
11、德育过程:教育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47、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48、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得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49、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得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得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
12、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50、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经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51、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经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经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52、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53、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54、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