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汇总学习课件(DOC 19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6010097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6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汇总学习课件(DOC 19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汇总学习课件DOC 19页 教育学 心理学 论述 汇总 学习 课件 DOC 19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论述题汇总1. 简述教育学功能? (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5)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论水平。2. 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学走向成熟。3.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2)阅读教育学书籍;(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 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1)非独立性: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2)是普及平等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普及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5.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6.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4)教育形式多样化。7.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8. 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3、? (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9.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性质和教育的内容。10. 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1.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1)文化对教育的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5)文化影响教学方法

    4、的使用。12.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传递和保存文化;活化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13. 简述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14.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4)坚持教

    5、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基本途径。15. 简述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个人本位论: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应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2)社会本位论: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成员,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16. 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与初等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

    6、化,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17. 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18. 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能力?(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7、。 19.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 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20. 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简单地说,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21.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8、(2)教师的知识素养;(3)教师能力素养;(4)教师职业心理健康。22.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1)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3.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

    9、构。24. 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论有哪些? (1)发展性教学理论;(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论。25.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应对教师专业化形成系统的保障(1)加强教师教育;(2)制定法律法规;(3)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教师个人需要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出主观努力(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反思;(4)勇于实践。 26. 试述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

    10、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27. 试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第一,首先教师方面应该做到(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其次,学生方面应该做到:(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老师。最后,其他影响师生关系的因

    11、素有:(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28. 试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29. 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30. 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

    12、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31. 试述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一类教学方法运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

    13、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教学方法。32. 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难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33. 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积极参

    14、与到课堂中来;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4. 试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

    15、习需要。35. 德育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尊重信任学生和沿革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长善救失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二、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自我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1)德育目标(2)德育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36. 试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

    16、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7. 试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1)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2)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

    17、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38. 试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40.试述新

    18、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41.试述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42.中学体育的内容?(1)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3.中学美育的目标?(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

    19、(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4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4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46.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 (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

    20、效益性原则 47.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48.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级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政策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9.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及常用方法?一、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研究过程(2)教育文献的检索和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教育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二、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教育随笔。50. 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

    21、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1)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及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第二部分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汇总1.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要保证整洁、安静的教学环境,防止外部干扰;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锻炼,克服内部干扰;(2)

    2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边自己动手操作边观察老师演示;(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2.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3.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多样化(3)运用有

    23、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以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4.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多样化;5.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6.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引导学生

    24、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7. 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形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7)创造性思维能力;(8)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9)丰富的情绪生活;(10)正确的理想和世

    25、界观;8. 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如何培养?(1)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性词句和实物标志的含义;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之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9. 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

    26、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1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11.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哪些?(1)新颖独特性;(最本质特征)(2)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27、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4)灵感状态;1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论述)(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13. 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创造技法/方法-头脑风暴法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提出的所有方案暂不做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

    28、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4)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15. 如何依据气质类型对学生因材施教?(1)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

    29、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3)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4)对抑郁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

    30、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16.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系列位置效应;(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5)识记的方法;(6)时间因素;(7)情绪和动机;17.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简述如何有效的防止遗忘?/依据记忆规律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你认为怎样组织学生复习最有效?/如何合理组织复习?(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 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内容的

    31、数量要适当 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18. 依据记忆规律如何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1)合理安排教学;(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19.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法;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合理宣泄法;运动、哭泣、写日记、倾诉等意志调节法;转移注意力;幽默法

    32、;(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20.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哪些?(1)生理需要;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原始的一种,是对生存基本条件的需求。 (2)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例如储蓄、保。 (3)归属和爱的需要;对马斯洛来说,爱是一种人间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包括互相信赖。 (4)尊重需要;这类需要包括两方面: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5)认知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生来就有满足自身好奇心的冲动,喜欢探索尝试了解和理解。 (6)审美需要;它是指对秩序、对称、闭合、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完满的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自

    33、我实现需要位于需要层次之巅,是人类需要发展的最峰。21. 简述智力理论有哪些?(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3)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5)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论;22.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营养,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主导);(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23.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1)注重对早期能力的培养;(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4)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5)社会

    34、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4. 根据气质与教学的关系,老师如何组织教学?(1)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应克服气质偏见;(2)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对抑郁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3)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4)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25. 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论述)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

    35、的教育力量;(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6.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哪些?(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28.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型、权威型、放纵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3)个人主观因素;29. 强化理论对学习的意义有哪些?(论述)(1)强化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物有很多

    36、种,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避免外部奖励对内部兴趣的破坏;奖励运用必须得当,否则便会强化不良行为;(2)消退的应用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反应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的行为,又不会带来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3)惩罚的应用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一般来说,要尽可能地少用惩罚;惩罚应紧跟在错误行为之后,与错误行为之间建立联结;30、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教育上重要的意义有哪些?/教师如何有效的运用韦纳的归因理

    37、论?(论述)(1)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2)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需要教师通过反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3)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动机;(4)一般来说,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差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方面要比归因于能力方面要好;31.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

    38、要; 3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33.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34. 影响学生迁移的因素/条件?(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知识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

    39、;(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35. 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36.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37.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38.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如

    40、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7)有效运用记忆术;(8)适当过度学习;39.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景;(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的知识经验;(5)情绪和动机;此外,还包括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40.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

    41、)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41. 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具备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5)高智商者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必为其必要条件;4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知识、思维;(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创

    42、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43.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44.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45. 简述学习策略及其分类?(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 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加工

    43、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3)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 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46.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重要因素;(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47. 简述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简述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48. 学校心理健康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活动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49. 如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50. 简述教师成长的途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汇总学习课件(DOC 19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1009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