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分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基础理论论述简答总结分析.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论述 总结 分析
- 资源描述:
-
1、脏象简答1.胃的生理功能(1)受纳水谷:受纳,即是接受、容纳之意。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进入胃中,由胃加以接受和容纳,并暂存于胃腑之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腐熟水谷:是指胃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后,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进一步消化。2.小肠的生理功能(1)受盛化物:受盛接受胃所下降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化物使食糜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以进一步的精细消化,使之化为精微。(2)泌别清浊:清:由脾的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浊
2、:水液由此渗于前(膀胱),形成尿液;糟粕由此归于后(大肠),形成粪便。3.心肾的生理关系(1)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在上,属火,为阳;肾,在下,属水,为阴。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火不亢;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水,使肾水不寒,维持着心肾阴阳水火彼此交通、相互制约、升降协调的关系。(2)精神互用: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心神肾精,相互为用。(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二火,上下交济。4.肝肾的生理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阴液互
3、养、藏泄互用等方面。(1)精血同源: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血能化精。这是精血相互滋生和转化。(2)藏泄互用: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开合有度;肾精闭藏,可制约肝疏泄太过。二者相反相成,调节生殖功能。(3)阴液互养(水能生木):肾阴充盛则能滋养肝阴, 制约肝阳不致偏亢;而肝阴充足,气机疏泄正常,促进肾阴充盛。5.肺肾的生理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方面。(1)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2)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有赖肾阳蒸腾气化;肾为主水之脏,借助肺宣发肃降。(3)阴液互资:肺阴充足,输精于肾金能生水;肾阴充盛,上润于肺水能润金。6.心脾
4、的生理关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及血液运行的相互协同关系。(1)心主血脉维持和促进脾的运化;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保证心血充盈。(2)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脾气固摄血液的推动力,而脾气固摄血液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固摄力。7.心肺的生理关系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关系。心主血脉,血以载气;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宗气是联结心的搏动和肺的呼吸的中心环节。病理上,肺气虚弱,行血无力,肺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发肃降,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瘀阻心脉,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心悸,面唇青紫。8.肝脾的生理关系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
5、泄与运化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相互协调的关系。(1)消化方面疏运协调: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调畅,协调脾升胃降;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肝体得以濡养。(2)血液运行藏统有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疏泄气机血行通畅。病理上,血液藏统失常,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可见到各种出血;消化吸收异常,木不疏土,可见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少腹胀,便溏等;若土壅木郁,则脾虚生湿化热,熏蒸肝胆,导致胁痛,黄疸等。论述1.论心主血脉(1)含义:血,血液。脉,脉管,血之府,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2)内容:主血: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
6、的作用。主脉: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3)结构: 心脉血(密闭的循环系统)(4)基本条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5)功能:一是心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脏的正常搏动(关键),依靠心气的推动,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行。可通过面色、舌象、脉象、心胸部的感觉来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二是心生血:胃、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以及脾主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和散精的作用,上输于肺,并通过心阳的温煦作用而成为血液。2.论肺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含义: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
7、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意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病变:呼吸不畅,咳嗽气喘。(2)主一身之气含义: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参与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气海。上出喉咙以司呼吸,下贯心脉以行气血。调节全身气机: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肺有节律地呼吸运动,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肺主气的作用,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3.论肺主宣发肃降(1) 肺主宣发: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表现: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
8、全身,外达于皮毛;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2)肺主肃降:含义: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布散的作用表现:呼出体内浊气,而完成气体交换;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宣发卫气。调节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4.论脾主运化含义: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运化水谷:(1)含义: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并转输、布散至全身的功能。(2)四个阶段:消化:经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帮助胃、小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吸收:经脾气的作用,由胃、肠吸收水谷精微
9、。转输:由脾气的升清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布散:由脾气的布散作用,将吸收的水谷精微直接输送到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3)意义: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精、气、血、津液的生化有源,脏腑组织得到营养,四肢百骸强壮有力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脾失健运: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表现为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精微物质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可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气短声低等虚弱之症。运化水液:(1)含义: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2)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必须经过脾的吸收、转
10、输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润作用;脾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水液,及时转运给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脾失健运水液的吸收、输布障碍:水液停滞,凝聚体内则为水肿等,水液下注肠道则为泄泻。5.论肝主疏泄(1)含义:“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2)生理上: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活动稳定有序。(3)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调畅气机:调畅精神情志:正常:肝疏泄气机,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协调,精神愉快,情志舒畅,气和志达。“肝主谋虑”。异常:若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肝郁),常表现为精神
11、抑郁,多愁善感,善太息等症;若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常表现为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促进消化吸收:正常:一是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才能得以正常进行;二是分泌及排泄胆汁。胆汁的分泌,贮藏和排泄均有赖于肝主疏泄,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异常:肝气犯脾,则可出现腹胀、腹泻或痛泻频作等症;肝气犯胃,则可出现恶心呕吐,泛酸,胃脘胀痛等症。影响胆汁的分泌及排泄,可出现胁肋不适,口苦,纳食不化,厌油腻食物,甚则出现黄疸。维持气血运行:正常:人体的气血相依相随,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异常: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局部刺痛、或形成癥积等;女子月经不调;肝气上逆,进一步气迫血升,则呕血,甚至血
12、菀于上,则昏厥。调节水液代谢正常:肝的疏泄正常,能畅调三焦气机,水道通利,水液才能维持正常的输布与排泄。异常:肝失疏泄,气滞水停:水液凝聚而生痰,痰气交阻于咽喉,则可见梅核气;停留于腹腔,则可见腹水胀满。调节生殖功能调理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肝疏泄气机调畅,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至,孕育分娩顺利。故“女子以肝为先天”。调节精室:“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精液封藏在肾,排泄功能在肝。气机调畅,则男子排精通畅。6.论肾主藏精(1)含义:肾具有贮存、封藏人体精气的生理功能。封固闭藏脏腑精气而不妄泻。(2)精的概念:广义: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狭义:肾精,生
13、殖之精。(3)精的内容: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五脏六腑之精。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后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肾中精气。“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4)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主生长发育:从幼年到壮年,肾中精气不断充盛至极,牙齿逐渐坚固,头发逐渐茂盛,骨骼形体逐渐盛壮;中年以后,肾中精气逐渐衰减,牙齿开始松动,开始脱发,骨骼形体逐渐萎缩。因此生长壮老已取决于肾中精气。若肾中精气亏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或五迟(立、行、齿、发、语迟)、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软)或头发稀疏、
14、智力低下等。成人未老先衰:表现为须发早白易脱,腰膝酸软,健忘恍惚,耳鸣耳聋,反应迟钝等。 促进并维持生殖功能:天癸:进入青春期,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女子月经按时来潮,男子则能排泄精液,而具备了生殖能力。由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渐衰天癸生成减少、耗竭生殖机能下降、消失,生殖器官日趋萎缩。女子则绝经,男子则阳事难举,丧失生殖能力。化生血液: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又可以化血。临床治疗血虚也常用补肾益精填髓的方法。故“血之源头在于肾”。抵御外邪:在正常情况下,肾精抵御外邪而使人体免于疾病的作用。精充则生命力强,抗邪之力强,不易发病。精气血
15、津液简答1.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是你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气是水谷之精气与呼吸之清气。(2)生成过程:肺为气之主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脾胃为生气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是气生成的主要来源肾贮藏精气肾藏先天之精气,化生元气,肾主纳气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与生理功能(1)元气:组成: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而化生,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以充养和培育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全身功能:a.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b.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2)宗气:生成: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成。分布:积
16、于胸中,灌注于心肺。功能:a.走息道而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b.贯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c.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与之相关。(3)营气:生成:水谷精微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分布:行于脉中,营运于全身。功能: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 (4)卫气:生成:是谷精气中“慓疾滑利”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布散全身。功能:a.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御外邪。b.温养作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c.调节作用: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调节体温。d.影响睡眠3.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脾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2)肝
17、肾:肝藏血主疏泄,应春生之气;肾藏精,精生髓,精髓为化血之源;(3)心肺:奉心化赤;肺吸入清气。4.血的运行与脏腑的关系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为推动力;脾统血、肝藏血为固摄力5.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津血互化(1)血对津液:大失血时,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脉中,以补充血容量,导致口渴、尿少。治疗:夺血者无(勿)汗(2)津液对血:津液损耗时,脉外津液不足,脉中血液的液体部分,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血脉空虚,津亏血燥。治疗:夺汗者无(勿)血6.营气和卫气的鉴别营气属阴,由水谷精气生成,性质精粹柔和,分布于营行脉中,起营养、化血的作用;卫气属阳,由水谷悍气生成,性质慓疾滑利,分布于卫行脉外,
18、起防御、温养调节的作用。论述1.津液的代谢(1)津液生成:人吃到的饮食水谷,下降到胃水谷之海,经由脾胃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的作用,生成津液;(2)津液输布:脾气散精:转输津液上输于肺,以灌四傍;肺主行水,输布津液,宣发至全身,肃降至肾与膀胱;肾主水,输布津液,直接以尿液生成,间接以主宰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津布;三焦决渎,是水液运行的道路。(3)津液排泄:尿液:其形成主要与肾密切相关;汗液,肺气宣发,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粪便,肾司二便,大肠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呼气,肺气宣发,在呼气时也带走部分水液。2.气和血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