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论述题(DOC 10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等教育学论述题(DOC 10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DOC 10页 高等 教育学 论述题 DOC 10
- 资源描述:
-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高等教育学论述题1、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答:目的: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目的在于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认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使高等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意义:(一)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等教育历来使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使举足轻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转换,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
2、位越来越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将被推到社会的中心,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功能。作为在这一“中心”活动主体的教师,不仅重担在肩,必须有为,而且大有可为,前途无量。这的确是值得欣慰、令人鼓舞的。(二)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可以大大提高。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在所从事的高等教育的所处阶段和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理论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认识高等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内在要素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对高等教育目的及实现途径的理性把握,可以使我们明确高教活动的努力方向和正确道路;对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
3、体制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制度性支持、规范性要求和变革的趋势等等。(三)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学习高等教育学,对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加强,对于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科研教研的深化强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技能。方法:(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工作为中心。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它有三个要点:第一,社会主义性质。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条件下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坚持社会注意办学方向,这一点不容动摇。第二,中国特色的特征。目前我国
4、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科技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发差距。因此,高等教育既要积极发展,但又不能急于求成。第三,广阔的时代背景。我们高等教育学习、研究,必须面对、正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国际形势和改革不断深化的国内形势,遇难而上,逐步深入。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它包括学校层次和环境、学科建设和发展、课程设置和安排等。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要结合这些实际加以理解和消化。这样才具有针对性,提高实效性。(2)要注重将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理论运用首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了解,不能停留于字面上的解释。其次,要设计运用的技术路线和环节,要思考其可能性、现实性以及由可能转化
5、为现实的条件。再次,要制定具体的运用步骤和措施,包括组织、安排、管理、检查等一系列内容。(3)要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高等教育学的学习研究首先要善于从高等教育的实际中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其次,要对矛盾进行分析,即分析其矛盾多方或双方的特点、地位和在运行的作用,把握其来龙去脉和发展转化的趋势。再次,要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4)要关注高教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高教理论和高教实践是辩证运动的。高教理论源于高教实践又指导高教实践,高教实践推动高教理论又检验高教理论,两者处于矛盾运动过程中。因此,高校教师要树立科学辩证的发展观,在高教实践基础上进行高教理论创新,在学习创新高教理论中推进
6、高教实践。2、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答:(一)培养专门人才。它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高校区别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特征,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如此,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承担了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 (二)发展科学。发挥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师
7、的水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然集中大量具有丰富科学理论的专家,设置科类齐全的专业,购置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收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高校已成为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大学科研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研已不仅为教学所用,而且也成为发展科学的重要活动。 (三)社会服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校还通过其他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能够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
8、的指导和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范围已很广泛,由生产到生活,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科技、卫生、教育等各个方面。服务的对象既有政府,也有工厂,乃至个人。主要服务形式有教学服务(委托培养、推广教育、举办技术、人力培训等),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利用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装备服务(仪器设备、实验室、电教中心等精良装备向社会开放)。 (四)国际合作。这里所说的国际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互认、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等。国际合作既是21世纪社会经济、
9、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总之,这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最基本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服务社会是前两项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国际合作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崭新职能。3、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认识。答:社会本位论是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等。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认
10、为每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主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是不全面的。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为代表。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人生来就是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以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它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11、。但是,它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4、论述通才教育论和专才教育论的内涵及两种教育的现实选择。答:通才教育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个性得到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心不在于受教育者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在于其心智和潜能是否得到开发,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安身立命。专才教育是提倡以培养具有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心不在于
12、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这一职业、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某一职业、行业的实际需要。一般而言,当代高等教育在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现实选择上,必须二者相结合。这是因为:第一,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第二,人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密切结合。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第三,由现有国情决定。我国经济属于后发型经济,知识经济的比重还比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高级专门人才数量不能满
13、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专才教育的任务还相当重。另一方面,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高等学校的人学率比较低,高等教育的成本又较高,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所以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有必要给予他们较全面的教育。5、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答:目前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校院系或校系之间权利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力过于向上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2)学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3)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
14、得过死。(4)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趋同和模仿现象也十分严重。改革方向:第一,扩大高校改革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强调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个性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分化十分明显,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办学规模、性质、功能、目标和任务都并不相同,内容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改革思路和方法必然会有所区别,无法做到“整齐划一”。因此,必须扩大高校改革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允许高校自主规划其改革的方向、内容、重点、方式及其时机的选择等。唯有此,才能有利于激发高校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支持各高校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各种因素全面分析,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内部管理体制
15、和运行机制。第二,调整院系结构,把内部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学校应进一步下放权力,赋予系相应的自主权:负有统筹本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队伍建设的责任,使学科特色和优势得以保持和增强。进行院系的重组和职能的调整,实行管理权限重心下移,简化校内院系管理职能,校内院系以教学、科研和教师业务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教学人员的人数。最终形成“两级管理,重心在系”的管理体制。第三,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制度。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涉及职务评定、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等方面。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高校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一些成效,但一些根本性问题仍未能得到
16、有效解决,造成了改革的障碍。所以,如何适应社会的变革,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是目前亟待在实践中加以探索的难点之一。第四,转变管理模式,依靠教授办学。“大学之大,不在高楼,而在大师”。教授是领导学术组织完成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和交流学术等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中坚力量。当前,血多高校并未将教授的职责与权利一致性问题解决好,往往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权利与职责更得到重视,他们也很难真正履行作为一名“教授”的职责。因此,必须要明确和落实教授的责、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依靠教授办学,才符合办学规律,办出一流大学。第五,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建立新的分
17、配制度目的是要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形成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主要策略包括: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加大搞活学校内部的分配力度,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办法,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第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产业化、企业化与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
18、负盈亏的实体。该举措目的在于扔掉学校办社会的包袱,使学校集中有限财力与精力来支持教学与科研,从而实现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6、结合教师队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要求说明如何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答: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包括:(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前者集中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教师忠于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始终站在教育第一线,为办好高等教育贡献力量。(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