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理论表格版(DOC 21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理论表格版(DOC 2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理论表格版DOC 21页 教育学 心理学 重要 人物 理论 表格 DOC 21
- 资源描述:
-
1、姓名国籍主要理论及观点孔子春鲁1. 地位:儒家创始人孔圣人2. 相关著作论语孔子学说核心:“仁”“礼”。3.“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闻,非礼勿动。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提出“庶”“富”“教”观点立国三要素 个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7.教师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教育内容:文、行、忠、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9.教育作用: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10.教育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巩固性教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求学要实事求是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要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1.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仁”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改过迁善正视自己的错误,谅解他人的错误孟子战周1. 地位:亚圣相关著作孟子2.
3、性善论3. 内发论4. 教育目的:明人伦5.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6. 论理想人格: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7. 孟子尽上心最早使用教育一词。8.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9. 论教学的基本要求:深造自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盈科而后进强调学习和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教亦多术因人而异教法专心致志10. 身心发展动因杨雄中国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王充中国问难与距师、学之与闻见、思考与求是古德莱德美当课程的层次主要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陈鹤琴幼儿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荀子战赵1.性恶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2.外铄论3.荀子.劝学“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
4、德之极”首次合用“道德”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目标俗儒、雅儒、大儒4.论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云亦云”最为尊师、三为祭酒5.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6,教学原则“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墨子战宋1. “兼爱、非攻”2. 外铄论提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3. 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强力而行”4. 知识来源:亲知、闻之、说之5. 量力性教学原则“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治而从事焉”6. 重科技、主动施教(强施教)学记乐正克战国1.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教育学雏
5、形”2. 教育与政治:“君子如欲化名成俗,其必由学乎”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3. 课内外相结合:“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4. 启发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5.循序渐进:“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6.新课程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长善救失:教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8.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渐进、集体教育原则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期可知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6、。”9.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10“君子之教,喻也”学记11. 教育的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2.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蔡元培中国1.“以美育代宗教说”2.对大学精神的解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3.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4.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之意见5.改革北大教育实践:包定宗旨,改变校风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教授治校,明主管理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6.教育独立思想:经费独立、政治独立、学术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朱熹南宋1.“学不躐等”循序
7、渐进的教育原则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循序渐进教学原则3. 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4.最早使用“课程”两字: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最接近近代课程)5.教育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6、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量力性)、熟读精思(巩固性)、虚心涵泳(客观性)、 切己体察(结合实际)、着紧用力(积极性)、居敬持志(目的性)陶行知中国1.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2.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
8、行知诗歌集。3.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4.“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6.毛泽东称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7.宋庆龄称其“万世师表”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杨贤江中国1.是我国第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2.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3.化名李浩吾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第一本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4、全人生指导黄炎培中国1.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2. 主张做学合一3. 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敬
9、业乐群”4. 职业教育先驱晏阳初中国1.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2. 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廖世承中国1.1924年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章志光中国1.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型 即品德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来认识李吉林中国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苏格拉底古希腊1.“美德即知识”2.助产术,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
10、学生获得真理,讽刺-定义-助产术3.“美德是否可教”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可教4.启发教学柏拉图古希腊1. 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2.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培养未来统治者为教育宗旨3. 教育无用论4.“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5.按照智、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6.提出国家主义思想7寓学习于游戏8.确立四艺的课程体系: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理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1.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2. 政治学教育事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3. 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追求教育的最高目的。4. 遗忘消退说5.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
11、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6.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库帕谢帕德1.“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可操作性布鲁姆美国1.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出发,将学习分为 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接受、反应、形成、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2.掌握学习模式,与卡罗尔一起提出。主张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别化指导。其程序为:单元目标测试设计前测基本教学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4.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前面的学习要掌握达到80%-90%,才能开始新学习,以免产生负迁移。布鲁纳美国
12、1. 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做出结论)2. 知识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论3. 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学习观-形成认知结构;教学观-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学习法-发现学习4. 认知发现说5. 教育过程结构课程论、发现教学法、认知结构教学论6.提出假设考验说,研究人工概念的形成(人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猜想这个概念是什么)人工概念是认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最早是赫尔于1920年首创的。7.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基本模式为: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8、学习包括:
13、获得、转化、评价9.认知结构迁移说:分为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和具体迁移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 发现教学桑代克美国1.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学习理论之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学习: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 试误成功条件: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链接学习率3. 教育心理学体系(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创始人,4. 教育心理学之父5. 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桑代克:相同要素说,即学习上的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 以刺激反应联结理
14、论为基础。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即材料相似性是决定迁移的条件6.现代教育测验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7.智力水平越高,迁移越大。8.问题解决理论之试误说,又称联结说(猫“迷箱”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完成的。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10.遗忘消退说康德德国1. 康德论教育论教育学2. 教育万能论3. 个人本位论4.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认为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5. 最早把教育学作为大学课程讲授伯克赫斯特美国1.教学组织形式创建道尔顿制2.教师不再讲授,指定参考书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吴伟士(伍德沃斯)1
15、、辐合论: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积2、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发生迁移,学习也就更容易。杜威美国1. 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2. 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3. 我们怎样思维我的教育信条4. 论教育本质思想: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社会化做中学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5. 儿童中心论:以儿童为中心,反对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5.现代教育代表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6.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使学生不断生长下去适应生活说7.问题的解决,杜威的五步
16、模式困惑诊断假设推断验证8.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9.论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10.机能主义心理学:描述意识、意识流11.德育模式:社会模仿 模式12活动课程的代表经验与教育连带学习1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14论课程与教材1、批判传统教程 “教学心理化”2、从做中学15、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提倡反省思维,将思维分为五个步骤16、 论道德教育提出新个人主义,目的是培养时代新人17现代教育代言人、活动课程的代表18.教学组织形式首创设计教学法赫尔巴特德国1. 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建立2. 现代教育学之父
17、,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4.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5. 教育过程的形式阶段论6.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7. 实质教育学论(知识)8.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伦理学、心理学8教师中心地位 三中心 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9教学过程四段论:明了、联想、统合、方法10第一个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知情意行统一11.不承认“无教育的教学”,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即德育的教育性。12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13发展意识域和统觉(心理学引入)14. 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15.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科尔伯格
18、美国1. “道德两难故事法”或道德判断晤谈法海因兹偷药2. 儿童的道德性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0-9 A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的道德定性阶段习俗水平9-15 C“好孩子”定向阶段 D维持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 15- E社会契约道德定向阶段 F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3.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在意强调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贾德美国1. 学习迁移理论之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水下击靶”实验 2. 提出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学习理论迁移他认为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概括就等于迁移,
19、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的理论知识对迁移作用很大。波斯纳美国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皮亚杰瑞士1.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2. 提出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3.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儿童发展的自主能动的自我调节作用。4. 创立建构主义心理学5.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日内瓦学派)心理发展实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6. 个体身心发展顺序论7.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直觉动作思维、客体永久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信号功能、形象思维、自我中心、不可逆运算、不能推断事物、泛灵论、 集中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层级类概念、具体运算阶段(
20、711岁)去自我中心、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可逆与补偿、形式运算思维、钟摆实验、8.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偶故事法)从他律到自律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67、8岁)他律道德阶段 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910岁) 公正阶段(1112岁)采用临床叙述法或对偶故事法 人的道德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9.儿童道德性发展 前道德阶段(04岁)(大多数时候不考虑这一阶段) 他律阶段(48岁)(10岁以前) 自律阶段(812岁)(10岁以后)又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10. 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11. 三山实验自
21、我中心埃里克森瑞典1.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韦德海默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