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重点整理(DOC)(DOC 17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重点整理(DOC)(DOC 1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重点整理DOCDOC 17页 教师 资格证 教育 教学 知识 重点 整理 DOC 17
- 资源描述:
-
1、1、 德育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将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2、教学的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学生主体,引导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个体差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乡土教材) 量力性原则:即可接受性原则,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3、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
2、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 德育的方法 说理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 榜样示范法 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定和操行评定等 品德修养指导法:自觉主动学习,反省,适合高年级 陶冶教育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实践指导法: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5、小学教育研究的方法 教育观察法(使用广泛的基本方法) 教育调查法(解决实际问题) P4955 教育实验法(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行动研究法(通常是老师进行,采取批判自省的精神) 教育叙事研究法(叙事、讲故事的方式) 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长期调查) 历史法(教育现象发生演变的历史事实) 比较法(对不
3、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理论、实践比较研究)6、 教师发展三阶段 关注生存: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担心同事学生是否喜欢自己 关注情景:提高学生成绩,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关注学生:考虑学生个别差异和需要,自觉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7、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来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思泰洛奇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
4、各个方面9、学习动机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巴普洛夫,斯金纳(奖励惩罚等外因维持学习)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趋向成功,避免失败)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成败归因理论:维纳 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三维度:来源(内外部)、稳定性、可控制性10、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皮亚杰的 自我中心阶段:25,“无律期”,自我为中心 P111 道德发展理论 权威阶段:58,“他律期”,准则不可变更(例) 可逆性阶段:810,自律,道德相对主义合作 公正阶段
5、:1012,公平公正 科尔伯格的 前习俗水平 惩罚与服从 相对功利(据自己利益评定好坏) 三水平六阶段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好孩子”阶段 遵守法规和秩序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法律契约可更改) 原则或良心11、身心发展理论 内发论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P82 弗洛伊德: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 外铄论 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斯金纳:继承华生的观点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12、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
6、论 P90 阶段性 不平衡性:新生儿与青春期是高速发展,洛伦兹“关键期”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13、学习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人本主义。 P 94 1)、行为主义:A、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无条件反射:本能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 第一信号系统:物理性的条件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B、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说) 三条学习定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最重要) C、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正强化:愉快刺激,比如奖励、奖品 负强化: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 消退:无强化的过程(不予理睬) D、班杜拉的社
7、会学习理论 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 强化分为三种形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认知学习:主动在头脑内部构件认知结构,通过顿悟理解获得,受主体预期引导 A、苛勒的完型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B、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有目的的,认知地图) C、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又称结构学习论(发现学习的创始者)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内部动机 好奇内驱力 胜任內驱力 互惠內驱力 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哭用动作、图像和符号来呈现 程序原则 D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学习分类:一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二是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人物本身呈现的一种
8、引导性材料3)、人本主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中心思想体现:真实或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4)、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创始人:皮亚杰,后来在维果斯基、奥苏伯 尔、布鲁纳等人的推动下 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构建主义的教学含义: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14、小学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材更新;“教学机智” 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15、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直线型: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
9、排列,上下级明确 职能型:设立一些组织机构, 直线职能型:两套,指挥系统,职能系统 矩阵型:两套,领导系统和任务系统16、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力拓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心里起源说:孟禄 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7、学校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教育主题确定,对象稳定等) 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改变教育理念,学习型社会18、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最早出现,影响最广,(夸美纽斯,斯宾塞, 赫尔巴特,布鲁纳),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 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1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
10、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从预期转向实际结果20、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目的,无需努力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努力 有意后注意,自觉有目的,但无需努力,创造性劳动21、遗忘的原因 消退说:得不到强化(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P70 干扰说:前摄抑制,后摄抑制(詹金斯,达伦巴西) 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22、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深刻认识,自觉支配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 果断性 坚持性:坚持不懈的客服困难,三种品质的综合表现 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送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超强整理,
11、一定能过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
12、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
13、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1
14、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
15、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
16、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
17、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
18、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4
19、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