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实验法课件教材.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科学实验法课件教材.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科学 实验法 课件 教材
- 资源描述:
-
1、实验法实验出真知实验出真知 实验法的原理与基本要素 实验的基本程序 实验设计过程 教学预览 实验法的步骤实验法的步骤 提出假设 确定被试 引入自变量、因变量测试 检验假设 实验的基本要素包含三对组成部分实验的基本要素包含三对组成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实验组与控制组 第一节 实验法的原理与基本要素 一、实验法的原理一、实验法的原理 实验是从假设出发,人为的创造或控制一些因素,使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揭示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关系的活动。实验法原理简图实验法原理简图测试因变量Y(前测)引入自变量X测试因变量Y(后测)结果1 结果2 对照实验示例荣誉的力量荣誉的力量 兰伯特(兰伯特(
2、W WE.LambertE.Lambert,19601960)等曾作过一个)等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教徒与犹实验。他们以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的手上,(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的手上,充气后充气后会使人产生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会使人产生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受不了”,这,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
3、的水平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的耐痛水平。人的耐痛水平。初测时,仅仅记录两教派群体个人的耐痛水平。休息初测时,仅仅记录两教派群体个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一报告认为,基据一报告认为,基督教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督教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一报告认为,犹太据一报告认为,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被告诉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
4、平都显著提高,而被告诉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其余未被告诉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其余未被告诉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休息时实验者的指导语激起了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由于休息时实验者的指导语激起了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并随时能被激起效忠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并随时能被激起效忠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与耐挫力
5、。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与耐挫力。(章志光、金盛华:(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1年版,第年版,第193193页)页)第一步,提出实验假设,假设某些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其表述形式为“如果(自变量)那么(因变量)”。如上述实验的假设是,“如果群体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那么就会被激起对群体的效忠态度(自变量),从而表现出效忠群体的耐挫力(因变量)。第二步,确定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是给予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实验被试。控制组,也称为对照组,是不给予实验刺激的那组实验被试。如上述实验中,被告知“据一报告认为,教徒的耐痛力不如教徒”的
6、被试就属于实验组;反之,则属于控制组。第三步,前测,即在引入实验刺激前对因变量进行测试。如上述实验记录两教派群体、个人耐痛水平的初测,就是实验前测。第四步,引入自变量(实验刺激),使其发挥作用,同时严格排除其他可能的变量的干扰。亦即操纵自变量,同时使其“孤立”起来。如上述实验中,实验者在实验休息时对各自一半教徒所说的那句话就是引入实验自变量的过程。第五步,后测,在成功的对实验组给予了实验刺激后,测试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因变量。如上述实验的第二次测试就是后测。第六步,检验实验假设。对照前测与后测或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即可检验假设。如果存在差异,则可证实实验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反之
7、,则推翻原实验假设。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实验只需进行前后测,并不需要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如何设计实验揭示成人榜样的攻击行为与如何设计实验揭示成人榜样的攻击行为与非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非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人是社会动物”的假设?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期望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如何通过实验揭示“见死不救”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人是环境的产物”的假设?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如何通过实验揭示民主、独裁和放任式领导方式的效果?如何通过实验揭示领导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新药的效果?如何通过实验揭示人的绝望心理的形成原理?如何通过实验揭示导致人
8、的侵犯行为的因素?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恐惧对人的免疫力的影响?二、实验的要素二、实验的要素 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实验组与控制组 1、自变量、因变量与干扰变量 自变量又称为实验刺激,指的是可为研究者所操纵、能引起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变化与行为反应变化的条件或因素,因而也称作原因变量或独立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变量,又称为结果变量或依赖变量。凡是在实验中能够干扰自变量在行为反应上的变化的所有因素都属于干扰变量。2、前测与后测 前测,是指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对实验对象进行的测量。而在给予实验刺激后对实验对象的测量称为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
9、象。控制组是指在各方面条件与状况都与实验组相差无几,但不给予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实验对象,也称为对照组。三、实验的类型与特点三、实验的类型与特点 1、实验室实验 顾名思义,实验室实验指的是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变量与环境受到严格控制,实验结果可以清楚观测的实验。米尔格莱姆经典的权威服从实验,就是社会科学领域经典的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的被试行为往往是不觉察自己是被研究对象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因而较能真切反映人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变化。如旁观者效应的实验 第二节第二节 实验的基本程序实验的基本程序 实验示例 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
10、为了证明认知失调和缺乏充足辩解理由时会引起态度的改变,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曾做过一项名为“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实验者请大学生当被试,分别来实验室进行1小时单调、枯燥而又重复的工作:前半小时请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托盘里的胶片卷轴拿空又重新一一放入盘内。后半小时,则请他们把一枚螺钉在板上顺时针拧转四分之一圈,又倒转四分之一圈,如此等等。所有被试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除控制组外的所有被试在工作完毕后被要求对正等在门外的一个妇女(研究者的同谋)撒谎说,这项任务非常有趣而愉快。给一些被试对于这种撒谎付给1美元作为奖赏(低奖赏组),而另一些被试则给予20美元(高奖赏组)。作后,所有被试被要求在喜爱程
11、度10等级表(从55)上回答在多大程度上他们真的喜爱这种任务。结果发现,高奖赏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大多认为这项工作枯燥无味,不大喜欢,两组态度平均得分值较低,且无明显差异。亦即,他们对此项工作的态度无甚差异。而低奖赏组的被试大多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有趣的、愉快的,其态度平均得分值较高,与高奖赏组比达到显著差异。即他们对此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不喜欢到喜欢。因而,本实验证明了认知失调和缺乏充足辩解理由时会引起态度的改变。确定选题。如上述实验的选题是研究态度的改变;提出假设。如上述实验提出了“如果如果认知失调和缺乏充足辩解理由,那么那么会引起态度的改变”的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场所、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