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研究生试验设计方法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生 试验 设计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本章主要要求本章主要要求试验设计的效果试验设计的效果如何安排试验,有一个方法问题不好的试验设计方法,即使做了大量的试验,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好的试验设计方法,既可以减少实验次数,缩短试验时间和避免盲目性,又能迅速得到有效的结果。试验设计的由来试验设计的由来试验设计是应用统计手法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19世纪产生于英国.最早是在农地进行试验。如“最佳肥料”的依据。逐步应用到畜牧业。1.试验设计的定义及重要性2.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3.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试验性研究设计1.试验设计的定义和意义 Fisher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统计学家与科学研究者的合作应该在试验设计阶段,而不是在
2、需要数据处理的时候。他精辟地指出:To call in the statistician after the experiment is done may be no more than asking him to perform a postmortem examination:he may be able to say what the experiment died of.2.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欲施加或欲观察的,能作用于实验单位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又称试验因素。处理因素可以是主动施加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如使用或不使用某种药物等;也可以是
3、客观存在的,如观察培养基在空气中的污染程度与季节的关系,“不同季节”就是该实验的“处理因素”而“季节”这个处理不是人为实施而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如不同温度、治疗方法、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等都称为处理因素。试试验因素个数与试验因素水平数 研究中,如果研究中,如果只有一个试验因素,则称为单因素,两个以上称为多因素。为了分析试验因素产生的作用,常要将试验因素分为不同的水平下进行。如药物的不同剂量数,不同时间点数等。试验因素个数和水平数常要根据专业而定。建议”少而精“。试试验因素与非试验因素 试试验因素是研究者希望着重考察的某些条件或方法,而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的因子,其他因素则称为非实验因素,又称干扰因
4、素或混杂因素。如 研究3种饲料的营养效果的试验中,老鼠的窝别,进食量等为非试验因素。在新药的临床试验中,患者年龄、病历 等为非试验因素。试验单位是指接受一种处理并作实验观察的基本单位,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实质上实验单位所代表的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目标之总体。一般情况下一个试验单位即为一个受试对象。在选择受试对象时,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对处理因素敏感;反应必须稳定。试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果。一般通过实验指标(即变量)来表达。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之分。客观指标是借助仪器等进行测量来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状态或观察结果,主观指标是由受试者回答或研究者定性判断来描述观
5、察结果,3.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这三个基本原则进行设计,配合适当的分析,就能从试验结果中提取可靠的结论。.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原则:随机随机化原则:随机“随便随便”,指每个受试对象指每个受试对象以以机会均等机会均等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目的是使目的是使各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均衡各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均衡一致,一致,以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化分组方法1.抽签抽签等等(简单,如拉丁方)(简单,如拉丁方)2.随机数字表随机数字表(附表)附表)3.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器或计算机【例】【例】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
6、龄、体重相近的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绵羊健康绵羊18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甲、乙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两组。随机数字表分组(1)首先将首先将18只绵羊依次编为只绵羊依次编为1,2,18号,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向,向任一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任一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18个(两位个(两位)数字,分别代表)数字,分别代表18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为甲组,双数为乙组为甲组,双数为乙组。如从随机数字表(附表)。如从随机数字表(附表)第第9行第行第10列
7、的列的22开始向下连续抄下开始向下连续抄下18个随机数字个随机数字填入表第二行。填入表第二行。随机分组结果:随机分组结果:甲组:甲组:2 3 5 7 8 10 12 13 15 16 18 乙组:乙组:1 4 6 9 11 14 17 甲组比乙组多甲组比乙组多4只,需要从甲组调整两只到乙组。仍用随只,需要从甲组调整两只到乙组。仍用随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18个随机数字后再接着抄下两个随机数字后再接着抄下两个数字:个数字:87、31,分别除以,分别除以11(调整时甲组的绵羊只数)(调整时甲组的绵羊只数)、10(调整(调整1只绵羊去甲组后甲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只绵羊去
8、甲组后甲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为为10、1,则把分配于甲组的第,则把分配于甲组的第10只绵羊(只绵羊(16号)和余下号)和余下10只的第只的第1只绵羊(只绵羊(2号)分到乙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号)分到乙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羊编号为:羊编号为:若余数为0则调整最后一只【例】设有【例】设有15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地分为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地分为3组组。随机数字表分组(2)1)将)将15个试验单元从依次个试验单元从依次1到到15编号。编号。2)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设起点为第设起点为第10行第行第20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
9、读出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读出15个个3位数,它们是:位数,它们是:118 701 789 965 638 901 841 396 802 687 938 377 392 846 688如果出现了重复的随机数,则可以剔除一个,继续如果出现了重复的随机数,则可以剔除一个,继续向下再取一个三位数。在从随机数表中读随机数时向下再取一个三位数。在从随机数表中读随机数时,读取的位数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读,读取的位数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读2位数,也可位数,也可读读3位数或位数或4位数,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位数,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随机数。随机数。3)将以上抽得的随机数字按大小编上序号,如)将以
10、上抽得的随机数字按大小编上序号,如15个数中个数中118最小,序号为最小,序号为1,701的序号为的序号为8,等等,等等,15个数的序号依次为:个数的序号依次为:1,8,9,15,5,13,11,4,10,6,14,2,3,12,7。4)将这)将这15个序号与试验单元的编号对应,前个序号与试验单元的编号对应,前5个序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一组,即将编号为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一组,即将编号为1、8、9、15、5的试验单元分配到第一组,中间的试验单元分配到第一组,中间5个序号的试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二组,最后验单元分到第二组,最后5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三组。第三组。无论分多少
11、个组,每组内的试验单元有多少,各组内的试验单元数是否相等,都可无论分多少个组,每组内的试验单元有多少,各组内的试验单元数是否相等,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但一般最好是安排各处理内的试验单元数相等,尤其是对应用以上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但一般最好是安排各处理内的试验单元数相等,尤其是对于有于有2个或个或2个以上试验因子的试验。个以上试验因子的试验。计算计算(器器)机随机化机随机化分组分组例 用电脑产生随机数将 10 头动物随机分到甲、乙两组(1)动物编号(2)产生随机数(3)事先规定随机数者小为甲组,大者为乙组(4)按随机数排序,分组.重复的原则重复的原则 重复重复(replication)是
12、指各处理组与对照组要有是指各处理组与对照组要有一定一定样本含量样本含量(sample sizes)。无限地增加样本含量,将加大实验规模,延长实验时间,浪费人力物力。样本含量不足,检验效能偏低,导致总体中本来具有的差异无法检验出来。一是可用同一处理内多次重复间的参差不齐的程度来,如果只有一次观测,则无法估计随机误差;二是同一处理的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可以作为真值的估计值,设置重复可以估计出试验结论的可靠性;三是增加重复次数可以缩小随机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四是为其它两个原则,因为如果没有重复,就谈不上随机化和局部控制。重复的主要作用重复的主要作用.局部控制的原则当试验单位之间差异较大时,即存在
13、某种系统干扰因素当试验单位之间差异较大时,即存在某种系统干扰因素时,可以将全部试验单位按干扰因素的不同水平分成时,可以将全部试验单位按干扰因素的不同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部使非实验处理因素尽可能一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部使非实验处理因素尽可能一致,实现试验条件的局部一致性,这就是致,实现试验条件的局部一致性,这就是局部控制。局部控制。局部控制通常通过设置区组来实现,相应的试验设计方法以随机区组设计为代表。局部控制的作用使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从试验误差中分离出来,从而降低试验误差。三原则的作用关系二、科研设计方面的问题二、科研设计方面的问题 1.缺少对照组或对照组选择不恰当 2.未采用随机化方
14、法或随机化方法不正确 3.样本缺乏代表性 4.样本量不足试验设计补充说明:试验设计补充说明:对照对照(control)的设置的设置 对照的意义: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效应,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药物治疗例:猪瘟气候变化,自然缓解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处理组:对照组:比较结果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处理效应+非处理效应非处理因素非处理效应处理因素处理效应对照的形式对照的形式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实验组动物接种疫苗,对照组不接种疫苗。)。某患病动物与正常个体的某生理、生化指标是否相同试验前后变化比较几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的疗效实验组对照组三、常用
15、的试验设计类型(一)完全随机设计(二)配对设计(三)随机区组设计(四)交叉设计(五)析因设计(六)拉丁方设计(七)正交设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单因素设计两/多因素设计单组设计配对设计成组设计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分类随机区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completely random experiment designcompletely random experiment design)将观察单位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将观察单位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或几个对比组中去。或几个对比组中去。【例1】设有同性别的动物12头,要求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甲、
16、乙两组。(1)编号编号:按:按动物体重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依次编号为1,2,3,12号。号。(2)产生随机数字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次次)。)。(3)归组归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6只动只动物分入甲组,其他物分入甲组,其他6只动物分入乙组。只动物分入乙组。设计方法总体1总体2样本1样本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研究对象总体样本随机抽样随机分组样本1样本2方案 1 方案 2 成组设计: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化分组方法1.抽签抽签等等(简单,如拉丁方)(简单,如拉丁方)2.随机数字表随
17、机数字表(附表)附表)3.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器或计算机【例】【例】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绵羊健康绵羊18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甲、乙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两组。随机数字表分组(1)首先将首先将18只绵羊依次编为只绵羊依次编为1,2,18号,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向,向任一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任一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18个(两位个(两位)数字,分别代表)数字,分别代表18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为甲组,双数为
18、乙组为甲组,双数为乙组。如从随机数字表(附表)。如从随机数字表(附表)第第9行第行第10列的列的22开始向下连续抄下开始向下连续抄下18个随机数字个随机数字填入表第二行。填入表第二行。随机分组结果:随机分组结果:甲组:甲组:2 3 5 7 8 10 12 13 15 16 18 乙组:乙组:1 4 6 9 11 14 17 甲组比乙组多甲组比乙组多4只,需要从甲组调整两只到乙组。仍用随只,需要从甲组调整两只到乙组。仍用随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18个随机数字后再接着抄下两个随机数字后再接着抄下两个数字:个数字:87、31,分别除以,分别除以11(调整时甲组的绵羊只数)(
19、调整时甲组的绵羊只数)、10(调整(调整1只绵羊去甲组后甲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只绵羊去甲组后甲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为为10、1,则把分配于甲组的第,则把分配于甲组的第10只绵羊(只绵羊(16号)和余下号)和余下10只的第只的第1只绵羊(只绵羊(2号)分到乙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号)分到乙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羊编号为:羊编号为:若余数为0则调整最后一只【例】设有【例】设有15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地分为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地分为3组组。随机数字表分组(2)1)将)将15个试验单元从依次个试验单元从依次1到到15编号。编号。2)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从随机数
20、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设起点为第设起点为第10行第行第20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读出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读出15个个3位数,它们是:位数,它们是:118 701 789 965 638 901 841 396 802 687 938 377 392 846 688如果出现了重复的随机数,则可以剔除一个,继续如果出现了重复的随机数,则可以剔除一个,继续向下再取一个三位数。在从随机数表中读随机数时向下再取一个三位数。在从随机数表中读随机数时,读取的位数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读,读取的位数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读2位数,也可位数,也可读读3位数或位数或4位数,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位数,总
21、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随机数。随机数。3)将以上抽得的随机数字按大小编上序号,如)将以上抽得的随机数字按大小编上序号,如15个数中个数中118最小,序号为最小,序号为1,701的序号为的序号为8,等等,等等,15个数的序号依次为:个数的序号依次为:1,8,9,15,5,13,11,4,10,6,14,2,3,12,7。4)将这)将这15个序号与试验单元的编号对应,前个序号与试验单元的编号对应,前5个序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一组,即将编号为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一组,即将编号为1、8、9、15、5的试验单元分配到第一组,中间的试验单元分配到第一组,中间5个序号的试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二组,最后
22、验单元分到第二组,最后5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个序号的试验单元分到第三组。第三组。无论分多少个组,每组内的试验单元有多少,各组内的试验单元数是否相等,都可无论分多少个组,每组内的试验单元有多少,各组内的试验单元数是否相等,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但一般最好是安排各处理内的试验单元数相等,尤其是对应用以上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但一般最好是安排各处理内的试验单元数相等,尤其是对于有于有2个或个或2个以上试验因子的试验。个以上试验因子的试验。计算计算(器器)机随机化机随机化分组分组例 用电脑产生随机数将 10 头动物随机分到甲、乙两组(1)动物编号(2)产生随机数(3)事先规定随机数者小为甲组,大者
23、为乙组(4)按随机数排序,分组【实例】两种不同的实验处理(对照未服药、服A药)对某种肿瘤的小白鼠的药理作用研究,观察指标为2周后体内存活的肿瘤细胞数。实验记录结果为:对照组:48 50 46 52 48服A药:45 51 47 48 47 50问:A药对小白鼠肿瘤治疗有无显著效应?分析方法:两均数比较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完全随机设计:分为(1)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采用交叉分组两因素的方差分析(有重复或无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d
24、esign)design)(1)将多方面条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一组,称作一个区组()将多方面条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一组,称作一个区组(block)。)。(2)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个数个数 处理数处理数,小区数等于重复数。小区数等于重复数。(3)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各被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处理中。中。配对设计的扩展,故又称配对设计的扩展,故又称配伍组设计配伍组设计 3.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又称随机单位组设计,随机配伍组设计。n b 个区组:n 每个区组内:k 个受试对象n k 个处理特点:将受试对象按性质(如动
25、物按窝别、性别、体重;病人按病情、性别、年龄等非处理因素)相同或相近者组成b个区组(或称单位组、配伍组);在动物试验中,常把畜牧场、试验日期(分期作试验)和试验家畜(同窝、分娩日期近似者、泌乳能力相同者)作为区组。)每个区组中k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每个区组k个处理组中去。配对试验设计配对试验设计 (paired experiment design)paired experiment design)配对实验设计的两种情况:配对实验设计的两种情况:1.1.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受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受试对象自身实验前后的对比试对象自身实验前后的对比。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