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DOC 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DOC 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DOC 8页 普通高中 综合素质 评价 隐忧 DOC
- 资源描述:
-
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提出,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目前,对普通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高考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办法已成共识。虽然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改变单一的只注重考试分数的人才选拔机制,但这一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制度设计与实际落实情况。然而若仔细审视,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隐患,也让人多了几分“未雨绸缪”的忧虑。 首先,评价内容的
2、单一化设计没有很好体现课程改革的初衷,未免让人担心它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说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但综观各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可以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多半以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准,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省的“评价方
3、案”中被弱化了。只有极少数省市涉及创新能力和个性表现的评价。此外,不同地区学生(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群体学生(渔民孩子和牧民孩子)的综合素质是有结构差异的,不同年级学生(如高一学生、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层次区别的,而这些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均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过于统一的评价体系不仅不会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未免让人担心它会导致“刮风不下雨”的局面。2008年1月7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
4、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虽然明确规定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但“逐步纳入”的规定又显得过于富有弹性。由于高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教育系统中最敏感的神经公平,所以,各地在执行这一政策时都会谨慎行事。如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或退档的依据之一。”但对于到底该如何利用却没有进一步的规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规定比较详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总表)作为高校招生考生信息之一”,“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普通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
5、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以上三项均为D级的,高校可以不录取。”但合格与不合格,A、B、C、D等级的比例的确定则依赖于学校。而南通市二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又规定:“一般情况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尽量少用C级和D级。”也就是说,这一规定基本上可以保证上线了的学生都不会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上不了大学。这样,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后的高考录取方式与没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高中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不够重视。这一点在笔者与高中校长访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许多高中校长都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随便应付一下即可,分数才是硬指标。许多学校都是到学生高三毕业时为
6、其填一份综合素质评价表,平常都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发展放在一旁。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性和可比性比较差,未免让人担心其结论的公信力。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标准由各学校把握,不像高考那样在一个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如省)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每一指标到底分为哪几个等次、各等次的比例等各校的规定也不一样。这不仅导致不同省份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比,而且即使是同一个省份内的不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不具有可比性。同时,每一指标的评价标准过于模糊,可能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于同一等次的不同学生实际素质相差甚远。如某省“评价方案”规定,道德品质“基本合格可以得B或C”,什么是“基本合格”?基本合格后到底是得B还是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