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讲解(DOC 14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讲解(DOC 14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讲解DOC 14页 高中生物 必修 基础知识 清单 讲解 DOC 14
- 资源描述:
-
1、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双基知识清单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 等。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 毛细血管动脉端 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 毛细血管静脉端 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 左右锁骨下静脉 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3、内环境:由 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 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 水 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 高,对水的吸引力越 大,即溶液渗透压越 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 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 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 HCO3-、HPO42-:例 NaHCO3/H2CO3 和 Na2HPO4/ NaH2PO4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 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的状态。v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 内环境的成分 和
3、理化性质 都处于 动态平衡 中。v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v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v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v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 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 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 传出神经 到达 效应器 并
4、作出应答。 3、效应器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 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 不能 完成。 5、兴奋是指动物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外界刺激 后,由 相对静止 状态变为 显著活跃 状态的过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以 电信号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2、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K+外流,其方式为 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Na+内流,其方式为 协助扩散。 4、兴奋的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两侧出现
5、暂时性的 电位变化,由 外正内负 变为 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电位差 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 局部电流。 5、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外 相反,膜内 相同。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 的膨大部分。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 结构来实现的。3、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释放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 胞吐 方式经扩散通过 突出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 特异性受
6、体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 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若突触后膜变得外更正、内更负,则下一个神经元受到 抑制;) 5、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 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细胞体或树突。(说明突触后膜为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 中枢。 2、小脑有 维持身体平衡 的中枢 3、脑干有许多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呼吸中枢。 4、下丘脑有 体温调节
7、 中枢、水盐平衡调节 中枢和 血糖平衡调节 中枢,还与生物 节律的控制有关。 5、脊髓是调节 躯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 的调控。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a.感知外部世界(感觉中枢);b.控制机体的 条件反射活动;c.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到人类的 听、说、读、写。如果S区受损,患者可以 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 运动性失语症。 3、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的 海马区 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新突触的建立 有关。第二节 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概述1、体液调节:
8、激素,CO2、H+、乳酸等通过 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3、激素的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4、本质:有机物 (1)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胰岛、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全为此类) (2)固醇类:性激素 (3)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能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分别是 调节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此外下丘脑还能
9、合成分泌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例如 促甲状腺激素 和 促性腺激素,靶器官分别是 甲状腺和 性腺(睾丸或卵巢);其中,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所以缺碘将出现大脖子病。此外,垂体还能分泌 生长激素,该激素在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 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会得 巨人症;生长激素在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 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其主要功能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它的合成与分泌 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 呆小症,
10、成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 大脖子病。三、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2)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 和 肾上腺素;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糖糖。3、血糖调节模型 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受体;血糖调节中最直接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间接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所以,血糖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寒冷或过度紧张,导致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
11、使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将增加TRH和TSH的分泌,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五、体温调节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即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3、体温调节过程: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
12、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体温调节机制为 神经-体液调节。六、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神经-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得食物过咸:将引起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通过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由 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
13、合管重吸收水,减少排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恢复正常。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第三节 免疫调节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和淋巴因子由免疫细胞产生,溶菌酶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2、免疫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