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DOC 12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6006534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9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DOC 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DOC 12页 高中物理 公式 总结 DOC 12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21物理定理、定律、公式一、质点的运动1.1直线运动 1.1.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

    2、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FyFsin(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三、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

    3、动定律: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 -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G,失重:F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四、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

    4、单摆周期T2(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5度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5.机械波、横波、纵波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

    5、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振动中的能量转化五、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

    6、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初p末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p0;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p0;EkEKm 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p0;EK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0.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

    7、块的位移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六、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6.1功W6.1.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6.1.2功的大小

    8、:W=Fscos(定义式)功是标量W:功 焦耳(J),F:力 牛(N),s:位移 米(m),:F、s间的夹角 1J=1Nm 当090 F做正功F是动力;当=90(cos=0) F不作功;当90180 F做负功F是阻力 6.1.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6.1.4重力做功:WGmgh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高度差(hh0-ht) 6.1.5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UaUb 6.1.6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6.2功率P

    9、6.2.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定义式)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功率是标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1w=1J/s 1000w=1kw 6.2.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6.2.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6.2.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由牛顿第二定

    10、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6.2.4.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 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 6.2.4.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到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 F=ma+f, 当F减小=f时,v此时有最大值vmaxP额/f 6.2.5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6.3功和能 6.3.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6.3.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

    11、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6.4动能.动能定理 6.4.1动能Ek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k=1/2mv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动能是标量也是过程量 1kgm2/s2=1J 6.4.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W合=Ek=1/2mvt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6.5重力势能 6.5.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EP :重力势能

    12、(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6.5.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G=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 6.5.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6.5.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6电势能:EAq U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U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6.7机械

    13、能守恒定律 6.7.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是标量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6.7.2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Ek1+Ep1=Ek2+Ep2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弹力做功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3)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4)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

    14、间的转化(5)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6)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7、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7.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7.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7.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7.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7.5.热力学第一定律W

    15、+QU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7.6.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0K) 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

    16、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8、气体的性质 8.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

    17、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8.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8.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

    18、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电学9.电场 9.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9.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9.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9.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19、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9.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9.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9.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 9.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9.电势能:EAq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

    20、q:电量(C),A:A点的电势(V) 9.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9.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9.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9.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S/4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电常数) 9.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EK或qUmVt2/2,Vt(2qU/m)1/2 9.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

    21、的情况下) 类平抛运动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

    22、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 10、恒定电流 10.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10.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 10.3.电阻、电阻定律:RL/S:电阻率(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

    23、积(m2) 10.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r:电源内阻() 10.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10.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t:通电时间(s) 10.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10.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

    24、动势(V),U:路端电压(V),:电源效率 10.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0.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 Rx)E终放出光子14.4 质能方程E=mc2 m质量亏损, c=3x108m/s14.5 元素衰变 N=N0(1/2)t/T , m=m0(1/2)t/T2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DOC 12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60065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