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转型发展专题考试(DOC 8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999071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2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转型发展专题考试(DOC 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转型发展专题考试DOC 8页 转型 发展 专题 考试 DOC
    资源描述:

    1、转型发展从以下10题任选1题回答,字数500字以上。(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通过附件上传。)1、马鞍山转型发展的任务与策略(也可以结合行业或部门实际来阐述)。2、马鞍山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马鞍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提升马鞍山企业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5、马鞍山城镇化与转型发展。6、马鞍山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方向与对策。7、如何利用区域经济的影响,促进马鞍山转型发展。8、如何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力促马鞍山转型发展。9、如何提升马鞍山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10、关于提升马鞍山社会保障与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4、提升马鞍山企业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党

    2、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面对新的挑战和历史机遇,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之路是马鞍山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一、以政府为主导,营建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一是要建立促进创新的政策环境。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形成知识产权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政策,包括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办法、降低申请专利费用标准等,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形成自身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二是建立促进创新的经济环境。资金的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就具体政策实施来看,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对研发资

    3、金的投入等形式,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投身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贴息、担保以及发行特种债券等政策手段,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和档次。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科研活动、新技术开发等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发和诱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从而促进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总量。三是建立促进创新的服务环境。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合效率,克服公共科技资源在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的分割,以及创新要素缺乏互动机制等突出问题,更好地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评估等综合服务。二、以企业为主体

    4、,重点发展战略创新产业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主要结合点,是科技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对此,要着力配合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等项目,在重点强势产业领域,以共性技术和重要标准为纽带,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引导和支持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形成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努力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向市场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研发投入的体制性障碍,着力抓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形成自主创新合力与支撑点;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快技术成果的扩散应用,在企业内部形成以产品开发求生存、以技术创新谋发展的内在动力机

    5、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三、以体制为保障,有力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解决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实施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举措,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重大科技和创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建立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科技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统计、评估和奖励工作,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增加自主创新方面的考核指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各类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办法,定期公布评估结果,加强宏观指导,以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四

    6、、以市场为平台,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根据自主创新的需要,要逐步建立或完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无形资产评估中心、专利代理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事务所等机构,使这些部门与各类科研机构、创业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相互交流合作,实现资源、信息的集成互补,促进技术成果与资本、技术成果与市场的对接。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对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机构和创业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机构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实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共性技术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五、以研发为动力,增强园

    7、区持续创新能力创新型体系的建设,要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高新技术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能有机结合,形成互动;要求政府、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企业组织以及产业结构之间密切协作,协调互补。为此在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共同研究、人员交换、共同申请专利等研发形式,促进科研内容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要积极促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具备条件的企业联合建设发展一批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化基地,加快探索技术扩散的机制和途径;通过规划论证,政府扶持,依托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灵活多样的运作机制,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工业化发展

    8、的强大动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六、以人才为根本,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各个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在一个个的科技人才身上。一个地区、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此,要挖掘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潜力,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通过建立公平竞争、合理流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有效地发现、培养、使用和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开展职工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组织技术攻关,发动职工参与技术市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广泛吸引各方面有专长的人才来发展创业,

    9、建立海外科技人才信息库和成果项目库,积极推进知识和技术的资本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七、以协作为基础,加强国内国际的交流要加强与国内内外自主创新主体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以其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通过交流合作,更多地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高素质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更多的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学习、借鉴,加快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利用发达国家将一些非关键性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机会,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其先进适用技术,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打造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

    10、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06-10-18 13:41:06 文字选择: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结合论坛的主题,一个是制度创新,一个是模式创新。刚才的报道我想模式创新是重点。我这个报告正好可以强调制度创新。我今天演讲的主要观点有两个:第一,从系统的角度去看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这个系统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还包括政府、大学、研究所、社会中介。也就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其他方方面面。第二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管理模式创新。我今天主要是讲技术创新。我分三个

    11、方面去讲: 第一,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宏观背景。第二,面临的问题。第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选择。 大家都知道,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明了一个重要报告叫做增长极限,对世界未来预测有了一个很担忧的结果,环境问题、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等,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冲突。这样的报告核心就是资源是有限的,他会带来一系列矛盾。这样一种观点从72年一直到我们国家今年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去年开始提出要建设循环经济等等,这里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均占有量比较少。过去中国虽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但是发展道路选择与资源禀赋不匹配。水资源的短缺矛盾加剧,能源短缺地区发展高耗能产

    12、业导致能源矛盾进一步加剧,在环境脆弱地区发展高污染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耕地匮乏的地区发展耗费土地产业,土地资源矛盾加剧。 各个地方围绕21世纪竞争扶持他们的优势产业。美国很早就确定了计算机、数字、半导体、医药产业。日本2000年确定了能源、制造技术、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环境、纳米、材料技术。2006年他们实施第三期基本计划里又做了一些调整,但是大体还是沿着二期目标在加强。韩国20世纪初确定了以信息为主体的十大增长产业。他们技术研发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来布局。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包括25个国家,也是逐步显示出庞大经济体的实力,他们也在调整他们的战略。回顾我们中国的发展阶段,按照波特的观点,中

    13、国处于一个什么要素在发展呢?这样一种观点从生产要素到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大体中国还在1、2、3混合,在生产要素、投资要素占主导的发展阶段。2020年要成为创新型国家,按照这个方式解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是一个大背景。还有一个大背景,一个是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一个是群体突破。以往爱迪生时代已经过去了,还有一些科技问题全球化的特征,像非典、疾病、反恐等等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在200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都系统的进行了探讨,最终国家确定了十一五发展方针,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里的体制机制是指怎么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下面提到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

    14、吸收再创新能力。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口号也好、作为一个概念也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各种媒体上报道,我个人认为自主创新是路径,并不是目标。我们目标不是自主创新,我们是通过自主创新把握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能力。 从我们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面临主要问题来看:第一,技术能力与经济总量的不平衡。对中国一个制造业占相当大比重的国家,技术创新应该讲是我们国家面临最重要的一个瓶颈。这几年大家老生常谈的彩电、手机、PC、关键芯片靠进口,手机贴牌费用占20%甚至更高。还有一个关键数据表明,我国85年以来,投入大,消耗高、效率低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关键是技术。这里一个是水耗、一个是能耗,还有一个行业利润率下滑问题。高技

    15、术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我们现在是顺差,但是从利润率来看,富士康去年年利润120亿,一共30万人,平均每个人4万人民币,从技术上讲如果我们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个企业走向何处就不言自明了。技术开发能力亟待提高,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问题。从专利来看,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当中,外国人从2000年以后开始超过中国人,而且外国人主要占据高技术,中国则不然,在中药、食品。 第五,创新资源配置面临重大调整。我们不能说他不合理,但是确实需要调整。一个是技术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开发脱节,特别是与企业的开发。最主要表现在科技能力上。我们企业能力和我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没有对话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很多研究不

    16、能直接被企业吸收,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就是我们创新链是断的。前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是无效的。也许在国外发达国家或者跨国公司获得了一些效率,但是不是在我们投入这一方。为什么现在强调自主创新,两个轮子不是一般快的情况,车子没有办法往前开。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问题。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政府财政支出用于企业的比例,我们国家是偏低的。并不是像有的人高喊政府的公共财政怎么能投入到企业中呢?这种直接投入不是非常公平的,但是间接投入、引导性投入还是非常必要的。这里面还有一个核心问题,权责利、风险收益率完全不对称。回顾我们在座的,也许是研究生,问问他们就业取向就知道这个问题。目前风险最小的是什么

    17、?应该是高等院校。最大的是什么?是企业。哪个地方投入产出比最高?这个大家可以去思考。也就是为什么企业的创新成问题,我想这种创新人才失衡是有数据的,也说我们国家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在企业的比例要远远小于在大学和研究生的比例。相比之下,为什么两个车轮不一般快呢?中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代表的产出,过去每4.7年翻一番。跟我们国家经济总量是相当的,位置也相当的,大概第五位。而这些最先是英文的,最先受益的是谁?这个也不言而喻。 这张图也是一个观点(见图),我一般讲资源配置就拿这张图说事。我国创造单位GDP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4.5倍。研究开发人员数量是日本的3.7倍。简单说就是

    18、中国创造单位GDP所需要人才数量是别的国家好几倍。这个就跟我们通常认为中国人才短缺又是一个悖论了。如果我们认定他是人才的话,认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同样一个人带来的经济总量应该是相当的。而这个理论我不敢说,但是至少这个统计数据证明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基本上他是一个相当的常量。这是从这张图里可以可以肯出来。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政策问题必须要解决: 第一,高成本导致资本外流。就是我们依靠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吸引外资来提高我们经济总量,这条道路在未来需要转换我们发展驱动力。第二,全社会创新总体投资数量与质量有点问题。第三,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第四,创新人才流动是单向流动。第

    19、五,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数量和能力都是问题。我们喊创新喊了十年,但是过去十年企业研发机构数量是在下降,并不是在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存在很大的一个政策寻租空间,不创新更赚钱。对于企业我想他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不创新能赚钱的话,他为什么要创新呢?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外也在调整战略、政策。从中国2003年开始制定中长期规划、配套政策,其实发达国家、欧盟、日本也在做类似的。我是中国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的,我们的合作伙伴日本科学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政策工程研究组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也都在研究他们国家的这方面的问题。美国今年2月份公布了美国竞争力情况。欧盟也弄了一个建设创新型欧洲。日本今年开始实

    20、施第三期科学计划。创新美国和竞争力计划里核心三要素,一个是人才、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基础设施。这个跟中国所强调的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未来战略取向上,各个国家有一定的趋同。但是具体操作上有很大差异。比方说中国经常会说我们要创新型人才。美国提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人才不仅仅限于少数精英,还包括多样的受过技术培训的。也就是说我们之前做过的改革未必是对的,比方把大学兼并,把一些专升本,把一些技工学校变成专科学校,这些制度创新恐怕是错误的。当然一个国家教育无疑是重要的,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建立有市场前瞻的教育体系。而这方面台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围绕创新者本身,美国政策也有一系列的。包括创新

    21、性能课程、产学合作、激励等等。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有一些,我们发展规划配套政策60条里也有一些适当的安排。 作为一个制度创新,政府不是一个随意的市场干预者,也不是一个随意的领导者,他应该有他着力的地方。从创业阶段特点来提出我们政策的工具,在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政府主要是属于直接支持。在创业时期,通过投入或者政府的拨款,为创投投入奠定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政府的重要职责还有一个,就是在企业规模化发展时期或者国际化发展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柱。 围绕这些政策需求,在配套政策60条里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我不想详细阐述,有几个重要观点在这个地方阐述一下。第一,加大企业技术

    22、创新投入。这不仅仅是行政命令,而是以政府鼓励、引导政府的政策,比方说鼓励企业开发投入。采取150%加基扣除所得税。他的技术开发投入50%由政府承担。政府的投入也分摊了风险。这也是政府的职责,并不有背公平原则。第二,引导企业加快科研条件改善。第三条,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当然还有其他,比方完善政府科技支出结构,加强企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等等。我想这些都会做相应的安排。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制度安排上一定要压缩企业不创新盈利的政策。这样企业才有可能走向创新之路。这样,这个国家未来才是光明的。不光是商业模式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第二部分政策选择是完善企业技术创

    23、新体系,这里面涉及到研发机构的建设,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技术设施的开放。这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就是对于技术创新者的奖励在国家系统里缺失,我们以市场决定他的贡献,而不是以技术水平决定贡献。 第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这个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我想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利用政府的购买政策促进企业的新。这个是从知识产权角度促进企业的创新。 最后当然是激励和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有人。第二,让他们在企业里创新。能够尽快将我们企业创新能力这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才有可能使我们这个国家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我前面这个地方主要针对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从创新能力全面来讲,我觉得商业模式也好,管理模式创新也非常重要。我看到日本一个报告,说日本80年代打败美国主要的杀手锏,一个是JIT,一个是TQC,90年代美国人利用先进的IT技术,加上日本人的管理思想,他们创造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六西格玛技术,反过来打败了日本。对于中国,我们怎么样能够在借鉴我们传统的一些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基础上,结合我们新的革命,创造出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我想这也是中国未来成为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标志。我的报告讲完了,谢谢大家!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穆荣平 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转型发展专题考试(DOC 8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9907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