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原创《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下载.doc

  • 上传人(卖家):阿汤哥
  • 文档编号:59970
  • 上传时间:2018-09-29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1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原创《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下载.doc》由用户(阿汤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人教版 语文 原创 荆门 送别 教案 教学 设计 下载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2、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朗读渡 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三、分析诗歌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

    3、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

    4、,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品味情感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 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

    5、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 一、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 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作者简介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三、读准诗歌

    6、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 2、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 四、读懂诗歌 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 是沉重的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

    7、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 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 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 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还望远”

    8、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表现了漂泊不定的生涯和离乡背井的感慨。 尾联情景相生 “白头 ”: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 ”:不说 “伤今 ”,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 ”: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严峻的政治形势,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 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总结: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 悲 景悲 己悲 国悲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温馨提示: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 文库下载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原创《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下载.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9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