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理危机干预-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危机 干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心理科 林冬梅2概念 危机:个体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身心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失衡,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这种失衡状态便成为危机。危机事件:突然发生,无力应对的生活事件(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及个人事件)。3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下列三项:(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i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3)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4危机干预 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盒持久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障碍的发生。5常见心理应激表现6(一
2、)情绪 情绪能够最快反应出个体的心理状态 遭受创伤后,首先出问题的就是情绪。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其他心理活动,如认知行为等均会受到影响。7情绪改变 麻木,否认,愤怒,悲伤 焦虑,害怕,易激惹 内疚,责难,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 抑郁8(二)认知 记忆问题 定向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 思考与理解问题 不能不想灾难事件 计算、决策困难910(三)躯体症状 对于部分不善于表达情感、长期压抑情感的人,可能不能及时觉察到自我的心理变化,反而躯体不适成为创伤后的唯一症状。11常见躯体症状 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胃部不适、恶心、腹泻 出汗或寒战 肌肉抽搐、肌肉酸痛 头痛 耳朵发闷“听觉丧失”疲乏 月经周期紊乱 性
3、欲改变 皮疹、过敏、烧灼感12(四)人格改变 若创伤未得到及时心理干预,心理问题可能固定下来,逐渐对个体人格造成影响。儿童:行为问题:不服管教、顶撞逃学/胆小、过于温顺。成人:丧失信心,难以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13(五)其他表现1、对创伤的反复体验:反复不由自主回忆创伤事件,或者经常梦到灾难事件。(闯入体验)2、逃避反应:不敢接触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情境。3、高度的警觉性:易被惊吓、入睡困难或容易惊醒。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快、血压高、丧失食欲等。(个人尚未获得安全感)4、分离症状:情绪麻木平淡或缺乏情绪反应;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针对性的遗忘等。(自我保护机制)14(常见精神问题)ASD PTS
4、D 焦虑 抑郁 物质依赖(如酒、药物等)自杀15急性应激反应(ASD)时间:在强烈精神刺激之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就出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多数在一周内消失,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主要表现:情绪、行为、认知、躯体等。16既往研究 ASD患病率:6-8%受灾程度重、但灾后得到救援和支持较好的,发生率低;受灾相对较轻、支持较差的,发生率高。暴力事件目击者:33%17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创伤性事件后6个月内发病,也有的在1年以内甚至数年内发病。急性应激反应如果持续超过1个月,也成为PTSD。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多数长达数月,少数长达数年甚至终生。据统计,有半数病例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多数在1年内
5、恢复,少数持续多年不愈,或者转变为持久的人格障碍。18PTSD 终身患病率约为8%女性:10%,男性:5%儿童青少年是灾难的脆弱人群,发生率可高达30-50%。19病程与预后 30%完全恢复 40%轻微症状 20%持续存在中度症状 10%不愈/恶化 早期以闯入为主,其后回避为主 达到缓解的时间中位数为至少3年 1/3病人的PTSD 病程超过10年 20严重心理创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和诊断可以是变化的 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反应 几个月后又出现抑郁 多年后进食障碍或酒依赖或药物依赖21创伤后哪些人易出现心理问题?22一、幸存者亲历了创伤后的幸存者往往有强烈罪恶感。对于独自活下来感到自责内疚
6、,甚至出现拒食、自杀等行为。注:丧失亲人的幸存者,尤其是丧失孩子、配偶的幸存者。23二、救援人员 救援过程中受伤:救援伙伴的伤亡,对整体救援队伍是强烈的心理打击。目睹灾难现场:由于亲眼目睹受灾现场的惨状,救援人员会有恐惧、惊吓、悲伤的反应。救援任务的成效:由于条件有限,当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时,救援人员会感到强烈失望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24注意:可急性发作,也可延迟发作。人员:武警官兵、志愿者、媒体工作者、医务救援者及当地公务员群体。25三、罹难者家属 情绪一般表现为三种:悲伤、愤怒、自责 注意愤怒:当亲人获救的希望落空,悲伤可能转化为愤怒,指向救援人员或政府,有时出现不理智行为。需要:(1)
7、理解愤怒是创伤后情绪的一种发泄方式。(2)及时帮助他们用合理途径宣泄转化愤怒26四、社会大众 间接通过媒体接受到灾难讯息的民众,感到人生无常、丧失生活信心,出现与受灾人员类似的悲伤恐惧情绪。或者原本心理比较脆弱,患有抑郁症等疾病的个人,则会出现病情加重。注意:根据灾难心理卫生理论,每一位见证 灾难的人,心理上均会被灾难影响。27心理急救 什么是心理急救?心理急救的对象。谁来实施心理急救?何时应使用心理急救?在何地使用心理急救?心理急救的优点。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实施心理急救细节。28(一)什么是心理急救?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的帮助小孩、青年、成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和恐怖主义(引起地心理恐 慌)的标
8、准手段。(换句话来说),心理急救是设计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的痛苦而增强短期和长 期功能性适应能力的方法。29 心理急救有以下四点原则和技巧:1、与相关科学研究结论一致性 2、在实地场合的实用性 3、根据年龄和发育设计的合理性 4、按照文化背景诠释的灵活性30 心理急救(的理论)不认为(灾难事件的)生还者有严重的心智健康发育和恢复的障碍。相反,它是基于对灾难幸存者的早期心理反应建立起来(的理论)。这些早期心理可以发生在物理、心理、行为和精神层面上,他会导致功能性适应的障碍。有了心理急救人员的同情和关爱,这些 早期心理反应可以有效地控制。31(二)适用对象 经历了灾难和恐怖主义事件的小孩、青年、
9、父母、受体的监护人、成年 人以及家庭。也适用于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32(三)谁来提供?由心理健康和灾害回应的工作人员提供给受 灾害影响的小孩、家庭和成人。可以来自不同集体,比如急救反应队、指挥中心、首要和紧急医疗人员、学校危机应急队、宗教性团体、社区紧急反应队(CERT)、医疗预备役、民 兵预备役和其余的灾害援助机构。33(四)心理急救的时间?心理急救是一种在灾害和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马上使用(于受害者的)支持性措施。34(五)心理急救的地点?心理急救可以在不同场合下运用,这些场合包括:公共避难所、特殊避难所、市外医院和医 疗站、急性医疗设施(例如急诊室)、为紧急回应队和其他援助人员
10、开设的休息中心、紧急指挥中 心、灾后电话站、灾后食物站、灾害援助中心、家庭接待和帮助中心、家里、商行和其它社区机构。35(六)心理急救的优点 阐明了信息搜集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让救护人员快速衡量生存者的顾虑和需求,作为进一步的保障灵活措施的依据。决策是经过户外生存检验和事实验证的,适用于一系列的灾害性场合。强调(身心)发育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所以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提供康复手册,从而为青少年、成人和家庭克服困难提供了指引。36(七)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建立互不侵犯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关系。快速加强安全感,提供体质和情绪安慰。安定和引导情绪复杂和困惑的生存者。帮助生还者阐明特别的需
11、求和顾虑,加强信息沟通。提供信息和实践帮助,解决生还者的燃眉之急。建立灾后社会联系网络,包括生还者的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社区等扶助资源。协助生还者身心康复,并且让他们在恢复的过程中起到自主的引导作用。提供信息,帮助生还者有效克服心理障碍。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当需要的时候把生还者转移到其他灾害回应小组和当地康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37职业行为 只在授权的灾害回应机构实施服务。提供标准的健康性反馈,镇静、大方、有序和实效。被人所知,(需要的)时候一定在场。适当地保密信息。不超越权限。满足生还者的要求,在需要的时候向其它领域的专家请教。有足够的知识,能意识因文化理解所带来的差异。留意自身的情
12、绪和身体反应,练习自我保护。38提供心理急救的方针(1)首先,礼貌地观察,不能唐突直入。然后通过询问简单的体面的问题决定下一步的解决方 案。很多时候,建立接触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实际帮助,向食物、水和毯子等。接触前必须明确你的介入不会引起生还者觉得受到侵犯。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生还者可能会拒绝接触你或者会过多地接触你。39提供心理急救的方针(2)说话时镇定自若,品着耐心、负责和灵敏的态度。语速放慢,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不要使用缩略语或术语。如幸存者愿意交谈,做好准备聆听;聆听时请专注于他/她想说的内容,以及你能如何提供 帮助。认可幸存者求生过程中做得对的安全措施。针对幸存者最迫切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的
13、信息,如需要可重复讲解说明。40提供心理急救的方针(3)提供准确的适合幸存者年龄段接受水平的信息。如需要通过翻译交谈,请看着您谈话的对象与他交谈,切忌对着翻译交谈。心理救助的目标是减轻情感伤痛,提供帮助,促进适应行为的开始,而不是询问悲惨经历 的细节与其中的损伤。41避免行为(1)不要去设想幸存者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一切。不要假设每个经历灾难的人都会受到精神创伤。不要进行病理判断。幸存者在经历了灾难之后,很多激烈的反应都是可以理解可以预料的,不要将他们的反应归为“症状”,或者用“诊断”,“病情”,“病态”,或“障碍”之类的语 言来描述。42避免行为(1)不要用俯就的态度来跟幸存者交谈,或专注于他们
14、的无助,虚弱,过失甚至残疾。尽量专 注与他们灾难中和灾后帮助他人的举动。不要假设每一个幸存者都愿意交谈甚或需要与你交谈。通常以安静辅助的态度陪伴在幸存 者的周围能给他们以安全感,帮助他们应对。不要询问灾难过程的细节。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无法准确回答幸存者的问题,应尽力去了解事实。43准备工作 具备足够的知识,包括事件的性质、目前的情势、救济与支持服务的类型与可及性。工作计划与准备:灾难心理卫生的最新训练、以 及事件掌控结构的知识,是进行灾难救助工作的关键要素。你可能也和孩童、中老年人、以及特殊 族群一同工作,所有都需要额外深入的知识。在决定是否参与灾难应变时,你应该考虑你自己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