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97021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3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年级 传统文化 备课
    资源描述:

    1、4不学礼 无以立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礼者自卑而尊人”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简介礼记曲礼礼记曲礼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

    2、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

    3、有关曲礼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六、作业练习:看演出的时候你要怎嘛做?上下楼梯时你要怎么做?5长者问 需辞让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长者问非礼也。”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一、诵读礼记曲礼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礼记曲礼。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

    4、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长者问非礼也。”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礼记曲礼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六、作业练习与长

    5、辈说话的时候,你会怎么做?6 天地民 孝尊长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孝经三才章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1)孝经三才章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一、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3、翻译: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孝经三才章。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孝经三才章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1、有关隐语的介绍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

    6、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1)谜面:呀(打一成语)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谜底:1)唇

    7、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7 尊师长 重学礼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礼记曲礼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1)礼记曲礼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一、课文分析1、课文引入: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3、翻译:三、知识的扩展1、有关隐语的介绍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四、教师小结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有礼貌,听老师教导。8三人行 有我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

    8、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小结。老师先

    9、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4、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出示论语2、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描写拜师的古诗。 9 父母呼 勿应缓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父母呼,行勿懒。”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 弟子规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

    10、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介绍自己孝敬父母的故事。10 顺乎亲 以为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

    11、学习理解“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子。”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介绍自己怎么关心爸妈11 亲有疾 细心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

    12、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出入.莫厌烦。”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是劝报亲恩篇。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将照顾生

    13、病父母的小故事。 12 亲其亲 孝爹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人人,而天下平。”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离娄上。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课文: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

    14、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介绍体贴理解父母的小故事。 13 为君子 与人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公孙丑上。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15、。(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身边与人为善的小故事。 14 近善人 远不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季氏。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

    16、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向品行好的人学习的故事。 15多存善 不积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

    17、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易系辞建。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看到并学习别人的善行。 16善若水 利万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指名反馈,师生补充。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702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