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968236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 期末检测试卷 年级 下册 语文 期末 检测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描写了夏夜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 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g jin( )的水花。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ho mng( )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yu xn chng chng( )我xn yu lng x( )地知道他在哪

    2、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这里面,看着大屏幕。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 “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

    3、“传承”互换位置)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生机;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听出了夏天的热情;_ ,_;_,_ 。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4、,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

    5、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山门圮于河 ( ) 阅十余岁( )转转不已(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

    6、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文言文阅读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壅(y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揠:拔。芒芒:疲倦。9. 下列各组句

    7、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但识物性/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B. 百里为期/为人谋而不忠乎?C. 今日病矣/吾日三省吾身D. 不可谓已至/谓其人曰10. 请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11. 选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

    8、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

    9、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

    10、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

    11、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12. 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B. 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C. 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

    12、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D. 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B. 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C. 雾霾天气人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D. 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

    13、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14. 请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生了根的空床那天,小艾跟妻子商量说,他想把次卧的那张空床撤了,然后买一张书柜放进去, 改做书房。这样不好吧?妻子不无担忧地说,以后来客人了咋办?客人?咱们家两三年也没来一个客人!小艾看了妻子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那爸妈来了呢?妻子想了想,又问。爸妈来了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再说爸妈一年也来不了两次。小艾的父母不爱走动,很少来小艾这儿,就是来了,也是当天来当天赶回去,很少在小艾这儿过夜。妻子想想觉得小艾在理,便同意了。书房弄好

    14、后没多久,国庆节就到了。小艾想他和妻子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父母了,何不趁这个机会回老家看看父母?于是小艾和妻子开着车赶到了那个小县城。老家的大门上着锁,父母没在,可能是到菜市场买菜去了。小艾自己用钥匙开了门,进屋后,当他的目光落在窗台边的那张空床上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那张空床是小艾上大学前睡的,挨着东边,是屋里采光最好的一个位置。上大学后, 小艾跟父母建议,把他的床撤了,给屋里腾点空间。父母住的是那种老式房子,空间很小,一张床就占了四分之一。父母不同意,父亲瞪着眼睛说,那怎么行呢?放假了你住在哪儿?我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再说我一年也只住两个假期。父母还是不同意,逼急了,父母就敷衍

    15、着说,等你大学毕业了再说吧。大学毕业后,小艾在省城安了家。小艾想这下父母该把空床撤了吧?可是没有,小艾每次从省城回来,那张空床还在窗台边安着,生了根似的。小艾急眼了,威胁父母说,再不把空床撤了,我就不回来了。父母看小艾急眼了,便答应着说,好!好!但父母总是动口不动手。小艾没招了,每次回来都故意不睡在那张床上,打地铺或者睡沙发。父母也不管, 你爱睡哪里就睡哪里,反正就不撤床。半年前,小艾给父母进了些新家具,这下空间更小了,当时小艾就要把床撤走。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撤就撤吧,不过得再放几天,那张床已经在窗台边放了二十多年,一下子没了还不习惯。现在都半年过去了,父亲还不动手,那就让我自己动手吧。小艾摇

    16、摇头,挽着袖子走了过去。正当小艾卸第一个螺丝的时候, 父母拎着菜筐回来了。小艾,干啥呢?父亲一看,变了脸色,一把扔掉菜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这张床已经没什么用了, 放在这里还占空间!小艾说,我叫你们撤了,你们就是不撤,我只好自己动手。住手!父亲吼道,谁说这张床没用了, 那是我们留给你睡的。小艾哭丧着脸说,关键是我已经有五六年没在上面睡过了。我不管你在哪里睡!父亲说,无论空间再怎样狭小,家里永远会给你留一张床。小艾一惊,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他们决定,回去就把次卧里的那张空床支起来。15.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小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时间主要事件搬进新房没几年和妻子商量确定把次卧的空床撤掉。上

    17、大学后最近16. 请结合文本,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17.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父亲一看,变了脸色,一把扔掉菜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18. 请简要分析文本的标题“生了根的空床”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作文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瞬间给予我们力量。老师的眼神给我力量,同学的鼓励给我力量,朋友的拥抱给我力量,父母的微笑给我力量题目: 给我力量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附加题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

    18、,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

    19、。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

    20、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20. 以上文字出自小说_,作者是_。21. 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22.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

    21、怎么了?请简要概述。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描写了夏夜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 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答案】 (1). 弹琴复长啸 (2). 烟笼寒水月笼沙,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 箫鼓追随春社近 (5). 黄梅时节家家雨, (6). 青草池塘处处蛙 (7). 飞来山上千寻塔, (8). 闻说鸡鸣见日升。 (9). 不畏浮云遮望眼, (10).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

    22、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琴、啸、笼、沙、近、箫、畏、遮、自缘”等字词容易写错。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g jin( )的水花。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ho mn

    23、g( )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yu xn chng chng( )我xn yu lng x( )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这里面,看着大屏幕。【答案】 (1). 迸溅 (2). 嗥鸣 (3). 忧心忡忡 (4). 心有灵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注意“嗥”和“犀”的写法。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4、是(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 “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了解词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不符合句意。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A.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答案】D【解析】【详解】D是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读者”或“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26、”。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生机;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听出了夏天的热情;_ ,_;_,_ 。【答案】 (1). 示例:从落叶的飘零中, (2). 我们读出了秋天的寂寥; (3). 从寒风的呼啸中, (4). 我们体验了冬天的威严。【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语

    27、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点睛:仿写句子原则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

    28、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 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 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山门圮于河 ( ) 阅十余岁( )转转不已(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

    29、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答案】6. (1). 倒塌 (2). 经过 (3). 停止 7.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8. D【解析】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年代

    30、:清【6题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已”是“停止”;“阅”是古今异义词,“经历”的意思。【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是、柿、岂、携、去”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然则、但、者、臆断、欤”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

    31、,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与文章表达的内容进行比对分析作答。D项,文章中讲学家只是提出了“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来越深”的看法,并未盲目采取行动。据此,答案为D。参考译文: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

    32、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

    33、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文言文阅读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

    34、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壅(y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揠:拔。芒芒:疲倦。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但识物性/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B. 百里为期/为人谋而不忠乎?C. 今日病矣/吾日三省吾身D. 不可谓已至/谓其人曰10. 请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11. 选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答案】9. A 10. 凡入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 11. 告诉我们学习(或者“修业”)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恒心、毅力。

    35、(言之有理即可)【解析】【9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但”都是“只”;B项中的“为”的意思分别为“作为”和“替”;C项中的“日”分别是“天”和“每天”;D项中的“谓”分别是“说”和“告诉”的意思。故选A。 【10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依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

    36、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1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作答。文章叙写了“种树”和“揠苗助长”两个故事,表达了作者的“学习要树立坚定志向,做事情要专一”的观点。作答时可结合选文第3段内容,从“恒心”“专一”“用心”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有人

    37、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 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 考查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

    38、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

    39、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

    40、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

    41、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

    42、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12. 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B. 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C. 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D. 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43、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B. 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C. 雾霾天气人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D. 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14. 请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积极地应对“雾霾”。【答案】12. B 13. B 14. 要充分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尽量绿色环保地生活、出行,

    44、减少自己对空气的污染;要做好对雾霾天气有应对措施,在饮食上调节,出门戴口罩等; 向社会公众、亲朋好友宣传减少、防范空气污染的方法、措施等。【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文章,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B项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句中加点的“和”字,表明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而选项却换成了“或”,变成了两个条件有一即可,意思发生变化,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总结归纳说

    45、明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B项表述有误,“PM2.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有误,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的只有“相对湿度”。【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对于如何积极应对雾霾这个问题可从两大方面进行思考,一是采用哪些方法防止或减少雾霾,比如宣传防止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措施提倡绿色环保生活等;二是在有雾霾的情况下怎样减少雾霾对自身的危害,比如出门带口罩,尽量少到户外活动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生了根的空床那天,小艾跟妻子商量说,他想把次卧的那张空床撤了,然后买一张书柜放进去, 改做书房。这样不好吧?妻子不无担忧地说,以后来客人了咋办?客人?咱们家两三年也没来一个客人!小艾看了妻子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那爸妈来了呢?妻子想了想,又问。爸妈来了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再说爸妈一年也来不了两次。小艾的父母不爱走动,很少来小艾这儿,就是来了,也是当天来当天赶回去,很少在小艾这儿过夜。妻子想想觉得小艾在理,便同意了。书房弄好后没多久,国庆节就到了。小艾想他和妻子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父母了,何不趁这个机会回老家看看父母?于是小艾和妻子开着车赶到了那个小县城。老家的大门上着锁,父母没在,可能是到菜市场买菜去了。小艾自己用钥匙开了门,进屋后,当他的目光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68236.html
    刘殿科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