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及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及解析.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透镜 及其 应用 练习题 20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的B.放大的C.正立的D.倒立的【答案】 B 【解析】(1)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2f20cmf,20cmf10cm(2)蜡烛向透镜移动8cm,物距是20cm- 8cm=12cm,20cmf10cm,物距和焦距关系有两种可能: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思路【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
2、出焦距取值范围(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成像情况试题【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掌握每一种成像情况的物距和焦距关系根据物距求出焦距2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
3、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答案】 B 【解析】【解答】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在凸透镜后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这是胶片的位置,如果用短焦距镜头,其焦距本身就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当用这种傻瓜照相机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相机镜头距离发生改变时,像距的变化范围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可以认为能成近似清晰的像,故答案为:B。【分析】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当焦距较小时,凸透镜所成像在较小的范围内。3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
4、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答案】 B 【解析】【解答】光屏上能呈现像,那一定是实像,又是放大的,那一定是投影仪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墙面是粗糙
5、的,光照到墙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墙上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其它的光被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投影仪原理:当f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u2f 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 潜望镜是利用物体经两块平面镜反射成像工作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试衣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像是倒立放大的, A、试衣镜利用了平面镜的
6、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规律,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利用了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规律,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C不符合题意;D、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的规律,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图中成像特点,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判断即可.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 字小诗苔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诗句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苔花是光源B.苔花虽然很小,也学牡丹花努
7、力绽放,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的反射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实像D.苔花生长在房屋背后的阴凉处,房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苔花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照在苔花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B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8、.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8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成的像也变小【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9、,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A不符合题意; B、甲图中成像规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应用于投影仪,B不符合题意;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不符合题意。D、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且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此时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成的像也变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0、 【分析】结合成像特点,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即可.9晨光初中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 A.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物近像远像变大.10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
11、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的焦距更远,则像更靠近凸透镜,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承接清晰的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焦点更远,像会更靠近凸透镜。1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
12、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 【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 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即现在的物距是2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分析】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12如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
13、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虚像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故A错误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故B正确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故C错误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只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
14、内能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2)电视画面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3)凸透镜对所有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4)人从水面上斜着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叉鱼时要对着虚像的下面叉去,才能叉到鱼1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属于光的反射D.丁:漫反射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墙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C、海面上出现的“海市屋楼”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D、漫反射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
15、选C。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2)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 【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
16、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 , 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15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
17、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
18、的焦距;(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物距(u)成像特点像距(v)应用u2f倒立 缩小 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 等大 实像v=2f测焦距2fuf倒立 放大 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 放大 虚像放大镜3)结合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通过透镜会聚而成像和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1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照相机B.老花镜C.幻灯机D.放大镜【答案】 A 【解析】【解答】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好利用的是这一个原理,A符合题意;幻灯机是利用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