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训练 练习 解析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其一人专心致志_其名为银_及其家穿井_其真无马邪_(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 (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2)C(3)设问(4)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其:代词, 其中的 ;其:代词, 它的 ;其:代词, 他 ;其:表反问语气, 难道 。 “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 ”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
3、问句。 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 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 其中的 ; 它的 ; 他 ; 难道 。C; 设问; 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
4、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本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句式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准确把握句意判断作答。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修辞手法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附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
5、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6、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7、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面语句划线的词语。 泉香而酒洌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伛偻提携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中,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色,是美丽的“风景画”。B.文中第三段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借酒解愁”来排遣被贬后痛苦抑郁的思想感情。C.“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山水自然环境描写,写景色顺序是由远及近。D.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答案】 (1)清;离开;
8、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2)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醉了能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3)B 【解析】【分析】(1)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去”:离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洌”“伛偻”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得”:领会。“寓”:寄托。还有“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判断句的翻译。“醒能述以文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3)B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被贬谪后痛苦抑郁”错。本文通过描写滁州的山水美景、太守与民同乐一起游玩的乐趣,表达了醉翁醉情于山水
9、之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故答案为:清;离开;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醉了能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B【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10、,判断正误。【附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
11、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
12、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
13、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B.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D.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 “唐宋八大家” 之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3)选文中游
14、人的“乐”指:_;太守的“乐”指:_。 【答案】 (1)C(2)用酿泉的水酿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3)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 【解析】【分析】(1)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故选C。 (2)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酿泉,用酿泉;为,做,酿造;洌,清。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语句“宴酣之乐
15、,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以得知,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可以尽兴地享乐。而太守则是,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能够和自己一起来游山,这是太守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以,游人的“乐”主要指享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太守的“乐”指的是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故答案为:C; 用酿泉的水酿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 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
16、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附参考译文】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
17、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
18、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 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节选自史林测义)【注】颜真卿:唐朝名臣、
19、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见于:表被动。(1)下列对【甲】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20、.宋祁称其“笔力遒婉” 其真无马邪(马说) B.今披阅遗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 , 诏遗宜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
21、,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答案】 (1)B(2)C(3)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4)C 【解析】【分析】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根据句意:天下不用姓名称而独称他为“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颜真卿被派前去晓谕大义,因凛然拒降,终为敌所害。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A代词,代颜真卿/表
22、诘问语气。B遗迹/送,赠给。C都是“厌恶”。D谋反/通“返”,返回。故选B。 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益:更加。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达:实现。 C项有误,“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错误,与原文“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不符。 故答案为:B;C; 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 C【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