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中华 传统文化 主题 任务 教学策略 研究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主题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共安排了四个“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分别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百家争鸣”、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历史现场”、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诗的国度”和第三单元“至情至性”,占整个选择性必修教材的三分之一,分量非常重,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笔者有两点建议:一是明确基本教学任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是古诗文,因此第一个教学任务应指向读懂古诗文,解决字、词、句、篇的理解问题。第二个教学任务应指向文化内涵,追问文化要义,比如“百家争鸣”要追问诸子思想,“历史现场”
2、要追问史论史传的意义,“诗的国度”和“至情至性”涉及诗词、散文,要追问中国古代文人的情志。这就提醒我们,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量。这两方面做好了(前者是基本教学任务,后者是重点教学任务),就达到了该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二是用大概念来统整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一个单元之所以能组合到一起,必然有一个内在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大概念。大概念相当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或者落实任务群教学的中枢,也是指引单元教学实施的灯塔。大概念起着统领一个单元或制约一个单元的作用,所以要把它提炼出来。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如何提炼大概念呢?建议多关注课标对任务群的描述和教学建议
3、,并注意教材中的单元导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单篇教学,还是一篇一篇地讲。倡导单元教学并非不要或者不能一篇一篇地讲,况且单元教学一定要通过一篇一篇地教去落实。那么,这两种单篇教学有什么不同呢?区别在于,倡导单元整体教学时的单篇教学,单篇要放置在单元的背景下看待,单篇教学时要注意关联单元内容,关联单元人文主题和核心素养,甚至还要关联单篇与单篇之间的关系;而以前的单篇教学可能较多地关注单篇本身,这就是区别所在。那么,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时,该如何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如何落实单篇教学的旨归?单篇教学要不要提炼大概念?下面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一、
4、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三条基本路径第一条路径:从单元人文价值层面切入。先来看课标中的相关文字。课标在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时写道:“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段描述来看,侧重点是在人文价值层面。尽管其中也提到了“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即上文所述解决字、词、句、篇的理解问题),但只有一句,更多的是强调人文价值培育,如“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这些都是从人文层面提出的学习要求。这说明把古
5、诗文的学习看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基本任务,把人文价值培育看作重点教学任务,是适宜的、科学的。再来看教材单元导语。其中写道:“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 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两段话里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中华思想文化”“经典论说”“百家争鸣”“根”,既清楚地说明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也凸显了人文
6、价值,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根本。再联系课标对该任务群的描述,联系单元人文主题,就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重点(或者核心)尝试理解传统文化之根。在原单元人文主题“理解传统文化之根”前冠以“尝试”,说明本单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仍然是初步的,是入门级的。但这还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大概念,需要进一步指明“根”到底是什么。这个“根”应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诸子文化或诸子思想。这样就产生了本单元教学的第一个学科大概念:追问诸子(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当然,指向单元人文主题的大概念或许不只有一种表述形式,本单元的第一个大概念还可以这
7、样表述:追问诸子(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文化,初步理解儒家、道家、墨家文化,沐浴百家争鸣时代的诸子光辉,中国轴心时代的诸子之光等。第二条路径:从单元核心素养层面切入。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第一条路径如果是人文价值层面的,那么显而易见,第二条路径就可以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入手。这仍然需要借助课标和教材进行导引。课标在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时写道:(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3)
8、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共五条,其中前两条仍然指向人文价值,后三条指向语文学科内容,实际上是对应“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这句话,只不过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再来看教材导语是如何指导这一单元学习的:“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
9、方法,领悟其妙处。”这段话不仅指向单元教学内容,更明确了单元教学重点,即指向单元核心素养。但表述稍显笼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列出具体的学习重点:分篇而言:(1)指向立身处世的论语十二章;(2)指向修身为本的“三纲八目”;(3)指向人性本善的“不忍人之心”;(4)指向辩证统一的老子智慧;(5)指向寓理于事的庄子哲学;(6)指向反复言说的墨子“兼爱”。整合而言:(1)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2)辩证思考的道家智慧;(3)保持警惕的墨家心志;(4)风格各异的诸子论说艺术;(5)分,是三家;不分,是一个“洞察”。综合课标和教材中关于本单元的语文学科内容、教学任务和学习要求,就可以尝试提炼出本单元关于学科
10、核心素养的教学大概念,如:一个“洞察”,三家路向儒道墨三家言旨之别;有为与无为儒道哲学对人生的考察;有差别还是无差别儒墨两家思想分歧之探究;同为儒家,孔孟何以有别孔孟联读;老庄何以并称老庄联读;言说能力与人格魅力儒道墨语言风格辨析;经典语句中的诸子名家这样的提炼和概括更有综合性,也更有思想容量,既明确地指向教学内容,也突出了文言文的学习,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向课文内容和能力训练,与人文价值的学科大概念互相呼应、互相渗透。人文价值追求与学科核心素养训练,不仅是我们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基本路径,也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基本结构,即“双线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的编写已经指明了提炼学科大
11、概念的基本路径和方向,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第三条路径:单元学习任务和单元写作训练。单元学习任务从巩固学习、作业设计、综合学习等角度,从读、写两个方面规定了单元学习的内容和要点,其中也涉及思维训练和文化涵泳,因此可以成为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的抓手。本单元的研习任务共有四个,其中第一个任务指向人文价值,教材编者概括为“立身处世”。仔细分析,本单元完全可以纳入“立身处世”这个范畴来考量,儒家、道家和墨家,说到底其实都是人伦哲学,都在思考人如何生存。围绕这个问题,就可以提炼大概念。教学时可借此机会来作整合,如可以这样提炼:立身处世与诸子言说尝试理解文化之根。第二个任务中文言和题旨兼而有之,也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