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952851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PPT
  • 页数:60
  • 大小:1.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企业 化学 安全 防护 救护 知识 课件
    资源描述:

    1、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培训l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l2.实验室四防措施l3.实验室三废处理l4.本实验室需注意的危险点l5.化学品标识图l6.本实验室常见化学品的介绍1.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l按中国已公布的GB13690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品和腐蚀品等。1.1 1.1 第一类:爆炸品l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高氯酸高氯酸1.2 1

    2、.2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l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液氨液氨乙炔乙炔1.3 1.3 第三类:易燃液体l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于-18的液体的液体中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即闪点在 -1823的液体的液体丙酮丙酮甲醇甲醇二甲苯二甲苯高闪点液体,即闪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在2361的液体的液体1.4 1.4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l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硫磺硫磺黄磷黄磷氰化

    3、钾氰化钾易燃固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1.5 1.5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l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1.6 1.6 第六类:毒害品l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各种化学农药标准品各种化学农药标准品1.7 1.7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l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1.8

    4、 1.8 第八类:腐蚀品l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硫酸硫酸酸性腐蚀品酸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碱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苯酚钠苯酚钠其他腐蚀品其他腐蚀品2.2.实验室“四防”措施l2.1 防火措施l2.2 防爆措施l2.3 防止中毒措施l2.4 防盗措施 2.1 防火措施l2.1.1 灭火器种类l1.干粉类的灭火器l2.二氧化碳灭火器l3.泡沫型灭火器l4.水基型灭火器l5.卤代烷型灭火器 (如“1211”灭火器)类别药液成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碳酸氢钠,硬脂酸铝,云母粉,滑石粉,石英粉适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文件记录和

    5、遇水燃烧等物品的初起火灾,但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型硫酸铝,碳酸氢钠适用于扑救如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但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水基型AFFF水成膜适用于扑救易燃固体或非水溶性液体的初起火灾,但不可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卤代烷型灭火器CF2ClBr灭火效果好,主要应用于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l2.1.2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注: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l2.1.3 实验室防火注意事项l(1)防患于未然。

    6、根据不同实验地点,准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包括消火砂,石棉布,毯子,各类灭火器材。消火砂要保持干净,不得有水浸入。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更换,保证处在良好状态。灭火器要保证每个人会正确使用。l(2)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去浇。因除乙醇、甲醇等少数化合物外,大多数有机物比重小且不溶于水。除小范围可用湿抹布覆盖外,要立即用消火砂、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精密仪器最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l(3)电线着火时要立即关闭总电源,切断电流,再用干粉或1211灭火器熄灭已燃烧的电线,并及时通知电器装配人员。不许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熄灭燃烧的电线。l(4)衣服着火时应立即以湿毯子裹住身上着火的地方

    7、已熄灭燃烧着的衣服,不应慌张跑动。否则会加强气流流向燃烧着的衣服,使火焰加大。l(5)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如安全罩,防护面罩,防护板,预警预报装置,通风橱安装特种玻璃。l(6)不得用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装爆炸性物质。l(7)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明确所用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工作中的危险控制点。2.2 2.2 防爆措施l(1)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冰箱或铁柜内,远离火源。室温过高,启用易挥发物时应设法冷却试剂瓶。l(2)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如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l(3)爆炸类物品,如高氯酸和高氯酸盐,过氧化氢,叠氮化钠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得与其它易燃物放在一起。

    8、l(4)实验室一些常见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化合物爆炸极限下限(%)爆炸极限上限(%)甲醇6.7236.50环氧乙烷3.0080.00正己烷1.187.40氢气4.0074.20乙炔2.5080.00乙醚1.8536.5乙醇3.2818.95叔丁基甲醚1.658.4苯1.407.102.3 2.3 防止中毒措施l2.3.1 毒物的侵入途径l化学毒物一般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l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大部分中毒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的,如各种挥发性大的有机溶剂,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烟雾、或粉尘等。l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除误食外,主要是手上沾染毒物,于吸烟或进食时咽入而中毒。如氰化

    9、物、砷化物、有机农药等。l通过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中毒,某些毒物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而中毒,如苯胺、硝基苯等。l毒物无论从呼吸道、消化道,还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而分布于全身。其中由皮肤侵入通过毛囊吸收,比较缓慢。消化道侵入及从呼吸道侵入两者比较迅速。l2.3.2 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毒性分级大鼠一次径口LD50(mg/kg)6只大鼠吸入4h死亡2-4只得浓度(mg/kg)兔涂皮时LD50(mg/kg)对人可能致死量g/kg总量(g)(60kg体重)剧毒1105151000以60kg体重计:砷的急性中毒致死量:0.06-0.2g KCN:0.12gNaCN:0.1g 苯酚:2-15g多

    10、氯联苯最低发病剂量每日摄入量:0.4mgl2.3.3 实验室一些防毒措施l(1)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标识成分、浓度、溶剂、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剧毒药品必须实行“五双”制度。(双人保管,双人记账,双人收发,双人双锁,双人领用)l(2)剧毒药品撒落应立即全部收起,并把落过毒物的地方洗净。l(3)严禁试剂入口,严禁在实验室吸烟,进食。严禁食具与实验用器具代用。l(4)如需以嗅觉鉴别试剂时,应将试剂远离,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味即可,严禁一鼻子接近瓶口鉴别。l(5)对于某些有毒的气体和蒸气,如氮的氧化物、氯气、硫化氢、汞、氢氰酸、吡啶、二硫化碳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处理,头部在通风橱外面。凡有

    11、必要使用防毒面具的工作地点应悬挂一个防毒面具,以备急用。l(6)用无毒或毒性小的试剂代替有毒试剂。l(7)使用填装了适宜过滤性防毒物质的防护口罩与防毒面具。2.3.4 2.3.4 有毒物质及防毒面具所需填充物所需消除的有毒物质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中需填充的物质酸性气体(氯气、硫化氢、三氧化硫、光气)氢氧化钠、弱酸盐,加活性炭。有机芳香烃类蒸气活性炭醛、酮、卤代烃类蒸气氢氧化钠、碳酸钠加活性炭氰化物蒸气氢氧化铝、硫酸铜一氧化碳二氧化锰加氧化铜砷、锑化合物蒸气二氧化锰、次氯酸盐重金属蒸气氧化剂(次氯酸盐)加活性炭l2.3.5 急救措施l在化验室里,遇到有人急性中毒,原则上应尽快送医院或请医生来诊治,

    12、并报告领导或上级组织。l在送医院之前,应迅速查明中毒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急救措施:l急性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迅速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如有休克,虚脱或心肺机能不全,必须先作抗休克处理。如人工呼吸,给予氧气,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l经由口服而中毒需立即用25%小苏打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时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单的催吐办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压舌根,或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使之迅速将毒物吐出。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吐出物中基本无毒物为止。再服解毒剂,一般解毒剂有鸡蛋清,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

    13、另外有些特殊解毒剂专对某种中毒而用。如磷中毒时用硫酸铜,钡中毒时用硫酸钠,氰化物中毒时用硫代硫酸钠等。l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然后送医院请各专科医生处理。2.4 防盗措施l(1)安装必要的防盗门窗l(2)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l(3)原则上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如进入实验室(实验区)必须经过允许并由相关人员陪同;l(4)加强剧毒、易燃、易爆药品的管理;l(5)明确岗位责任。3.实验室“三废”处理 实验室应有安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措施和程序,保存相关处理、处置记录。l3.1 3.1 废气处理:l(1)在进行一般实验时,对产生较

    14、少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是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得到及时更新,减小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l(2)在进行可能产生强烈刺激性或毒性较大气体的实验时,处理时实验操作人员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保证通风良好。l3.2 废液处理l(1)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不得直接倒入下水道,必须按照无机废液、重金属离子废液、有机废液分类倒入废液桶,并做好登记 l(2)废液桶上应有分类等相应标识。l(3)废液桶装满后可交由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统一处理。l3.3 废渣处理l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统一收集,按其毒性、危害性的情况采取相应 的处理,尽可能减其毒害性,再统一处理。4.本实验室需注意的危险点l4.1 化学品伤

    15、害l4.2 高压易燃气体钢瓶伤害l4.3 高温伤害4.1 化学品伤害l4.1.1 在做纤维含量化学分析,干洗色牢度,偶氮染料,甲醛含量,有机锡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含量等项目时难免都会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使用不当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甲醛甲醛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l4.1.2 实验室化学品储存不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l实验室化学品存放守则l化学药品的存放l1.普通化学药品必须存放在化学药品仓专用储存室(柜)里,化学品标准溶液应当存放于专用柜中,并由专人负责。l2.储存化学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l化学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1米左右),不得超量储存。化学品仓的药品可以

    16、分为以下几种类型:la.爆炸品(如高氯酸等)b.易燃液体(如丙酮、甲醇等)c.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氢化钾等)d.氧化剂和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e.毒害品(如氢氟酸等)f.腐蚀药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及氢氧化钠等)。l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不得存放于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地点。l经光照后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药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或气体应当存放于阴凉通风处。l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药品,不得存放于同一储存室内。l3.所有化学品及盛放容器都必须有清楚明确的标签。l4.保持化学品仓库有良好的通风及温

    17、湿度,配备相应的空调及温湿度计并且定期检查。l5.化学药品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l6.化学药品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相应的消防及灭火设施,以及必要的通讯报警装置。l4.1.3 化学药品的检查l1.有明确、清晰的标签。l2.无过期药品试剂。l3.各种药品要求有完好的包装。l4.根据化学品的性质,正确摆放各种药品,性质相互抵触的药品应当分开存放,不得超量存储。l5.剧毒药品试剂要求实行“五双”制度。4.2 高压易燃气体钢瓶l本实验室气瓶间内有乙炔,液氩,高氦等气体。其中乙炔为高度易燃易爆气体,液氩,高氦为高压气体。l高压气瓶使用规则l(1)禁止敲击、碰撞;气瓶应可靠地固定在支架上,以防滑到。l

    18、(2)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出气口的侧面,气瓶应直立,然后缓慢旋开。气体必须经减压阀减压后使用,不得直接放气。l(3)高压气瓶上选用的减压阀要专用,安装时螺口要上紧并试漏。l(4)开启高压气瓶阀时,应用手或专门扳手。l(5)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氧气瓶附近也不得有油类存在,操作者必须将手洗净。l(6)可燃气瓶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有困难,应有可靠的隔热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l(7)高压气瓶应避免暴晒及强烈振动。l(8)使用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气瓶工作地点,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l(9)气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剩余压力一般应为0.2MPa。4.3 4.3 高温伤害l实验室的

    19、烘箱间烘箱一般温度为105,在取样时应当带手套并小心,防止高温烫伤。l1迅速避开热源;l2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续30分钟以上,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泡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烧烫伤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案;l3创面不要用碱面、酱酒、牙膏等乱敷,以免造成感染;l4水泡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转运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l值得注意的是:烫伤发生后,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也不要急着用毛巾拭擦。5.化学品标识

    20、图l5.1 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l5.2 欧盟危险化学品标志符号l5.3 中国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l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6.6.本实验室常见化学品的介绍(MSDS)(MSDS)6.1 甲酸l操作处置:l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l储存方法:l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

    21、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l健康危害: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l急性毒性:LD50 1100mg/kg(大鼠经口)l急救措施: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误食: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l皮肤接触:

    22、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6.2 次氯酸钠l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l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急救措施:l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l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23、生理盐水冲洗。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6.3 二甲基甲酰胺l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与卤代烃、硝酸盐和硝酸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氯化碳、三氧化二磷、三乙基铝、氧化剂和酸类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l健康危害l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中毒常是吸入和皮肤吸收并存,且以皮肤吸收为主。l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

    24、,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l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尚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功能变化。l急性毒性:LD50 2800mg/kg(大鼠经口)l急救措施l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上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6.4 苯酚l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25、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l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l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

    26、、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l急救措施l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27、洗至少15分钟。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6.5 二甲苯l储存注意事项: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等共储混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l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28、。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l急救处理l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除去沾染衣物及皮肤上毒物。解毒剂可用葡萄糖醛酸内脂。l对症处理:口服维生素B族、防治脑水肿等。l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送医诊治。6.6 甲醇l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

    29、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l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l健康危害:甲醇对人体有强烈毒性,因为甲醇在人体新陈代谢中会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强的甲醛和甲酸(蚁酸),因此饮用含有甲醇的酒可引致失明、肝病、甚至死亡。误饮4毫升以上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超过10毫升即可因对视神经的永久破坏而导致失明

    30、,30毫升已能导致死亡。初期中毒症状包括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呕)、下泻、无胃口、头痛、晕、全身无力。严重者会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失明是它最典型的症状,甲醇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变强产生酸中毒,导致肾衰竭。最严重者是死亡。l急救处理l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l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6.7 高氯酸l操作和储存注意事项:l(1)使用高氯酸应带一次性橡胶手套和面罩

    31、,以防不测;l(2)高氯酸应盛放于带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并把玻璃瓶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之上,以防溢漏。l(3)高氯酸附近不可放有机药品或还原性物质,如乙醇、甘油,次磷酸盐等。l(4)高氯酸万一泻落在桌面上,应迅速用水冲去,不能用棉布擦拭。(对应浓硫酸)l(5)对基质不明的试样用高氯酸消化时,最好先取微量试样作预试验,观察有无爆炸的危险。l(6)对高蛋白、高油脂的物质,尽量避免用高氯酸消化,最好采用干法消化。l(7)如果对高蛋白、高油脂的物质必须采用高氯酸消化,应减少取样量,一次消化样品数量以能从容处理为宜。l(8)高氯酸接触脱水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或醋酸酐会引起火灾和爆炸l(9)乙醇、甘油或其他

    32、能与酸形成酯的物质,绝对不能与高氯酸共热,否则会猛烈爆炸。l(10)某些无机物如次磷酸盐、三氧化二锑或铋的化合物,遇热的高氯酸会引起爆炸。l(11)不论高氯酸用于消化无机物还是有机物,高氯酸一定要过量,多余的高氯酸除起稀释作用外,还防止溶液蒸干引起爆炸(高氯酸盐直接加热和撞击会引起爆炸)。l(12)高氯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或吸入。l(13)加热高氯酸应用电热器、水浴或砂浴,禁止使用油浴或直接加热。l(14)废弃的高氯酸应在玻璃器皿内加入10倍水稀释排入酸沟,然后用水冲走。l健康危害:该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l急救措施l皮肤接触:立即脱

    33、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6.8 氢氧化钠l健康危害l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l急救措施l皮肤接触: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就医。l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l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

    34、行人工呼吸。就医。l食入: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就医。l6.9 氢氟酸l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l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

    35、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l急救措施:l吸入:1.援助时需穿戴合适、安全的个体防护装备,以确保自己的安全。2.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流通处。3.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人员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避免口对口接触,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氧。l皮肤接触:1.避免直接接触该化学品,必要时戴防渗手套。2

    36、.立即用六氟灵冲洗患部。并在冲洗时脱去污染的衣物,避免化学物质通过衣物扩大与身体的接触面积。3.若现场没有六氟灵,立即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15分钟以上。并在冲水时脱去污染的衣物。然后在受伤处涂抹2.5%的葡萄糖酸钙凝胶。3.送医。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流水作长时间彻底冲洗,尽快地稀释和冲去氢氟酸。这是最有效的措施,治疗的关键。氢氟酸灼伤后的中和方法不少,总的原则是使用一些可溶性钙、镁盐类制剂,使其与氟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钙或氟化镁,从而使氟离子灭活。l眼睛接触:1.立即使用六氟灵洗眼器冲洗眼睛,推荐一次性使用完毕。然后用渗透压平衡眼露清洗眼睛,缓解由于喷溅和清洗产生的不适感。2.若现场没有六氟灵,立即撑开眼皮,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15分钟。小心勿使冲洗液沾染未受污染的眼睛。若无法立即就医,可滴1或2滴0.5%的盐酸丁卡因溶液,然后送医。3.送医。l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经失去意识或痉挛,勿经口喂食任何东西。2.用冷水彻底漱口。3.切勿催吐。4.让患者喝下240-300ml的10%葡萄糖酸钙溶液,以稀释胃中的物质。5.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身体向前以避免吸入呕吐物。6.反复给患者喝水。7.送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企业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528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