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948979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PPTX
  • 页数:100
  • 大小:49.5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ppt课件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广义上的文化指的是,凡超越本能的、为我人指的是,凡超越本能的、为我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及其结果。包括:(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包括:(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构成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

    2、;(四)由为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四)由为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细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细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心态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由于文化的内涵宽泛,人们对文化的理解由于文化的内涵宽泛,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文化cultureculture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

    3、在决定社会意识。(德)马克思选必2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选必3选必1教材知识体系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第1、2课)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4、5课)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 (第6、7、8课)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10课)五、战争与文化交流 (第11、12、13课)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15课)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活动课)地域文化发展(有哪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文化之间如何交流?)传承、保护、共享(如何传承与保护?)多样性多样性交互性交互性传承性传承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一单元选必三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北京孔庙壹重要名

    4、词百家争鸣、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文字狱、马克思主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贰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本课重点本单元时间轴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壹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学习聚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学习聚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学习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学习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崇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

    5、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德尚贤,强调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理念。学习聚焦: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学习聚焦: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藏而不露藏而不露不偏不倚不偏不倚停滞迂回停滞迂回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儒家中庸理念(儒家中庸理念)审题立意思考 写写“人人”与做与做“人人”(碰到难题多思考)(碰到难题多思考)体现人对驾驭全局的思考,体现人对驾驭全局的思考,对事物分析的思辨能力。对事物分析的思辨能力。命题立意引导新时代青年应该把中国命题立意引导新时代青年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

    6、传统文化贯穿到做人始终,对材料所贯穿到做人始终,对材料所蕴含的蕴含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批判继承,精神进行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文 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易贲卦贲卦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7、。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英 泰勒原始文化泰勒原始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文化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文化是社会和历史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化的界定与属性人伦秩序政治经济的反映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些人类学家将

    8、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二、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三、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中华传统文化:指指1840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

    9、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中华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题也有重要价值。”习近

    10、平习近平20182018年年8 8月月2121日全国宣传工作会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议上的讲话社稷坛社稷坛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农为本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农为本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是其重要特点之一。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稷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据周礼记载,社稷坛设于王宫右侧,王宫左侧是宗庙。这幅

    11、图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左侧是宗庙。这幅图是明朝建立的社稷坛,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于北京中山公园内。教材第教材第2 2页页以农为本、崇拜祖先、源远流长等。以农为本、崇拜祖先、源远流长等。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社稷坛”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多元性(1)地域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然而,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明的诞生,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就有白胡子,叫人难以置信。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文明是

    12、西来的,是近东两河流域成熟了的文明的再现与发展。可是,考证结果却与这一论点大相径庭,可见,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特征。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苏秉琦满天星斗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多元性(2)趋势: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

    13、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1)多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14、2)核心: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遗址和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读图:分析中华文化的起源的特征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推动着多元一体的推动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的形成上古上古辽宁朝阳辽宁朝阳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女神像女神像山东济南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黑陶黑陶浙江余姚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骨耜骨耜浙江杭州浙江杭州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玉琮玉琮四川广汉四川广汉三星堆三星堆铜人头像铜人头像甘肃秦安甘肃秦安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陕西西安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半

    15、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多多 元元先秦先秦多多 元元华华夏夏东东夷夷西戎西戎北狄北狄南蛮南蛮 中原中原华夏族华夏族率先成为率先成为核心。核心。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不断发,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向四周辐射,初步形展壮大,并向四周辐射,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血缘认同、文化认同认同、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的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化的形成。“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夏;有服;有服章之美,谓之章之美,谓之华。华。华

    16、夏华夏与蛮夷的分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同华夏文化。一一 体体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秦汉先秦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奠基形成繁盛繁荣转折衰落到复兴诸子百家华夏认同秦-推崇法家汉-尊崇儒术魏晋玄学佛学盛行儒学复兴理学盛行科技发达艺术繁荣陆王心学经世致用文化总结中体西用科学民主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念】“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推崇法家推崇法家国家一统国家一统尊崇儒术尊崇儒术思想统一思想统一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佛学繁荣佛学繁荣儒学创新与发展儒学创新与发展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高度繁荣高度繁荣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文化禁锢文化禁锢冲击和探索冲击和探索复兴与

    17、新生复兴与新生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习近平习近平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奠基:先秦时期(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中原南蛮东夷西戎北狄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过程华夏认同的表现

    18、 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其出土青铜器铭文:“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吴越由蛮夷成为诸侯大国。秦楚由蛮夷而问鼎中原。“向中原看齐”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奠基:先秦时期(2)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概况:A.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B.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樊远问仁,子曰:樊远问仁,子曰:“爱人爱人”。论语论语 颜渊颜渊 儒家:“仁爱”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之。墨子墨子墨家:“兼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知老之将至。儒家:“有为”“我

    19、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我好静而民自正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我无欲而民自朴。无欲而民自朴。”道家:”无为“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以法为本,法不阿贵。韩非子韩非子法家:”法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所而众星共(拱拱)之。之。”儒家:”德治“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学派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政治思想(仁政);人性论(人性本善);义利观(重义轻利)荀子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性论(人性本恶);政治思想(礼法并用

    20、)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庄子哲学思想(齐物);人生态度(逍遥);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尚贤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百家争鸣的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仁、礼);道家思想构成了两千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2.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发展:秦汉

    21、至隋唐时期(1)秦汉是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西汉刘向战国策序“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德刑并施”“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董仲舒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2)魏晋隋唐是中华文化的繁盛时期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魏晋玄学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是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学家大

    22、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在“清谈”中,虽然也有人(如嵇康等)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儒家的伦理观念。节选自辞海“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2)魏晋隋唐是中华文化的繁盛时期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在魏晋清谈的许多流派中,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纵情享乐。他们觉得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走向极端放纵的道路。比如刘伶,他一天到晚喝酒,

    23、在屋子里连裤子也不穿就接见客人。客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拿天地当作房屋,拿房屋当作衣服,你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面来呢?”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与影响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3.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2)魏晋隋唐是中华文化的繁盛时期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辉煌灿烂。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

    24、佛不足事,亦可知矣。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韩愈谏迎佛骨表佛教兴盛佛教本土化儒学复兴运动三教并行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4.繁荣:宋元时期(1)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2)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3)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朱熹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宇宙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提倡“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以把握“理”变化哲学化思辨化世俗化社会化一

    25、、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5.转折:明清时期(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心”是宇宙的本原“知行合一”提倡“致良知”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独立思考的自由精神具有一定的叛逆色彩束书不观,学问空疏王阳明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5.转折:明清时期(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人之是非,初

    26、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初潭集夫妇篇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黄宗羲: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5.转折:明清时期(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

    27、化的发展。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商品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心学空疏,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束缚思想乾嘉汉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入总结阶段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批判君为臣纲批判空谈批判唯心主义进步束缚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6.衰落到复兴:近代(1)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主流。(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林则徐林则徐李鸿章

    28、李鸿章康有为康有为孙中山孙中山陈独秀陈独秀毛泽东毛泽东史实史实思想思想层面层面自主性自主性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维新君主立宪制,开国会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器物制度文化走他人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 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近代至今孙中山孙中山康有为康有为 林则徐林则徐 李鸿章李鸿章 陈独秀陈独秀 毛泽东毛泽东 中学为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用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立宪法,开立宪法,开国会国会,建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民主科学“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迷茫

    29、的探索迷茫的探索走他人的路走他人的路睿智的选择睿智的选择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逐渐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后抨击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后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渐趋的广泛传播及渐趋中国化,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6.衰落到复兴:近代(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长征与抗战时期,延安,1938论

    30、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1945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北京,七届二中全会(党工作重心转移),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诞生成熟发展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阶段时间概况起源远古时期多元一体;以华夏族为核心奠基先秦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孔子创立儒学;百家争鸣源头、奠基发展创新秦汉统一多民族;汉武帝时,儒家确立了正统地位,文化主流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融通;儒学受到挑战;文化灿烂宋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束缚精神世界宋元科技文化高度繁荣传承转折明中后期(陆王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

    31、由,批判理学,抨击专制,经世致用清康雍乾文字狱禁锢中华文化发展,思想受到钳制冲击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时期时期思想思想文史文史艺术艺术科技科技原始社会多元一体夏商周儒学渊源、礼乐文化与青铜文化天文历法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诗经楚辞冶铁技术秦汉时期崇法、尊儒汉赋、乐府诗、史记汉书医药、数学、农学、造纸术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建安文学、田园诗、骈文、民歌书法、文人画、雕塑、舞蹈数学、农学、地图学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唐诗书法、雕塑、舞蹈医药、天文、雕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宋词、话本、元曲书法、文人画、宫廷画天文历

    32、法、农学、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明清时期经世致用小说、大型典籍书法、戏曲、园林医药、农学、地质学近代以来学习西方,追求科学民主发展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博大精深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7)杰出人物: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8)

    33、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贰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而不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主张崇德尚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视以人为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追求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不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崇尚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崇德尚贤家国情怀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文化内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以人为本(伦理观)(1)人本内涵: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主张积极入世。(2)民本内涵: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

    34、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3)意义:人本思想:后世儒学思想家依据“以人为本”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体系。民本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本思想(相对神本,实用主义)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士可杀不可辱民本思想(相对君本、官本)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观)(1)内涵: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35、,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2)意义: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夏商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春秋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战国战国时期时期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家国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孟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家国同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6、林则徐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4.崇德尚贤,天下为公(价值观)(1)表现:西周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二、中华

    37、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生观)(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和而不同(处世观)(1)表现:西周末年的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2)意义:“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内涵1伦理观:重视以人为本,强

    38、调民本思想2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3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4价值观: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5人生观: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6处世观:主张和而不同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摘自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5 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深化理解】【深化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 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与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

    39、与神之间,以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为中心。张岱年张岱年中华文化概论中华文化概论1 1、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2 2、民本思想、民本思想3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4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6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7 7、主张和而不同、主张和而不同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敬天保民”“仁”“仁政”“民贵君轻”“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政以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天下为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下求索”伦理观伦理观政治观政治观自然观自然观家国观家国观价值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生观处世观处世观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论语.雍也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论语.先进先进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民为邦本,本固平宁。民为邦本,本固平宁。-尚书尚书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P4-P4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当堂巩固】【当堂巩固】品读以下材料,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41、,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德经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载横渠语录横渠语录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国语郑语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崇德尚贤自

    42、强不息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当堂巩固】【当堂巩固】品读以下材料,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涵具体表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周公(商末周初)周公(商末周初)“敬天保民敬天保民“、制礼乐;、制礼乐;管子(春秋)管子(春秋)顺应民意;顺应民意;孟子(战国)孟子(战国)主张实行主张实行“仁政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春秋)老子(春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战荀子(战国)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43、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天下之本天下之本”;张载张载(北宋(北宋)“为天地为天地”;范仲淹范仲淹(北宋)(北宋)“先天下先天下”;文天祥(南宋)文天祥(南宋)“人生自古人生自古”;顾炎武(北宋)顾炎武(北宋)“天下天下”。孔子(春秋)孔子(春秋)“道之以德道之以德”;墨子(春秋战国)墨子(春秋战国)“夫尚贤者夫尚贤者”;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尊贤使能尊贤使能”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战国)屈原(战国)“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太使伯

    44、(西周)太使伯(西周)“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春秋)孔子(春秋)“君子和而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战国)孟子(战国)“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以下史料分别以下史料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哪些内涵内涵?【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4“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插图,结合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思考:民本与民主有何区别?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1)民本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人民是政权(社稷、君)的统治基础”,而民主思想的核心含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即由多数人进行统治)”。(2)民本思想

    45、是把人民看成是社会的基础,统治者和君主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民主强调的是多数人的平等统治。(3)民本思想认定主权在君,民主思想认定主权在民。仁者爱仁者爱人人为为仁由仁由己己四海之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皆兄弟也大同世界大同世界仁民爱仁民爱物物民胞物与民胞物与天道酬勤天道酬勤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天佑有德天佑有德个人个人社会社会国家国家宇宙宇宙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问题探究: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思想内涵?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天下一家天下一家崇德向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见贤思齐【以史鉴今】抗疫伟大斗争中,体现了

    46、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价值抗疫伟大斗争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价值?材料材料1 1:“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不计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酬,无论生死。”“”“与时间赛跑,同病毒竞速。与时间赛跑,同病毒竞速。材料材料2 2: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切断传播链,武汉封城,切断传播链,武汉封城,1414亿中国人亿中国人“宅宅”家。家。材料材料3 3: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中国政:病毒没有国

    47、界,疫情不分种族,中国政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地府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以民为本,顾全大局 和谐大同,命运共同你能列举更多传统文化的内涵吗?与时俱进、脚踏实地、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实事求是、求同存异 你能从日常生活场景中 列举更多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例子吗?团圆和睦和和美美纪念屈原忧国忧民尊祖敬宗家族认同团圆和睦睦和谐有序 四合院四合院 黄帝陵黄帝陵 炎黄子孙 民族认同 北京社稷坛北京社稷坛 农本、民本观念文化认同 你能从日

    48、常生活场景中列举更多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例子吗?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家乡 照在边关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你也思念 我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啊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长江长江 长城长城黄山黄山 黄河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心中一样亲 爱国之情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你可知你可知“ma-cau”不不是我的真名姓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

    49、亲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的灵魂。渴望祖国统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和,故百物皆化。”礼记【知识升华】请用一个字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阅读教材P6“学思之窗”:阅读材料,选取其中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提示:(1)若选取“核心思想理念”,则其内涵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若选取“中华传统美德”,则其内涵为: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

    50、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3)若选取“中华人文精神”,则其内涵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材料一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48979.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复习:第1~3单元+期中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复习:第1~3单元+期中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4~6单元+期末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4~6单元+期末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第一至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第一至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第一至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第一至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从鉴赏欧洲建筑谈起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rar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从鉴赏欧洲建筑谈起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rar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