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选必三选必三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的世界意义。中国人认为何为文化?中国人认为何为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人文,以以化化成天下。成天下。周易周易贲卦贲卦彖传彖传 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
2、类社会的各种现象,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人文化成”。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然的运行规律,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大化”。何为优秀文化?第一目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读图:分析中华文化的起源的特征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中华文明多元起源;以中原华
3、夏族为核心;以中原华夏族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一、远古时代二、春秋战国:奠基1、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初步形成;中原中原南蛮南蛮北狄北狄西戎西戎东夷东夷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中原中原南蛮南蛮北狄北狄西西戎戎东东夷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中山国中山国: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平山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音乐舞蹈艺术既有游牧民族剽悍雄健的传统,又吸收了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楚国、越国楚国、越国:居住在长江流域
4、的土著吸纳了中原文明发展而来,最后接受了周天子的赐封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人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中国”。于是
5、,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二、春秋战国:奠基2、思想文化源头:百家争鸣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仁仁”: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为政以为政以德德”,“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乐制度“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百家争鸣背景 u 经济层面经济
6、层面: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发展,小农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士阶层与新兴地主阶级崛起。u 政治层面政治层面: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各诸侯国为争霸招揽人才。u 思想层面思想层面:私学的兴盛。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1、秦:推崇法家2、汉:尊崇儒术为什么要独尊儒术?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刘邦、萧何的政策毫无疑问为巩固汉家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不可能长久。因为这种政策无法完成文化统一的任务,不能满足历史发展(大一统封建帝国内在扩张)的需求。历史在这里没有为自己找到新的出口。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
7、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有利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儒家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成为两千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主流。董仲舒的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内容有哪些?思想体系内容有哪些?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1、秦:推崇法家2、汉:尊崇儒术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1、秦:推崇法家2、汉:尊崇儒术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于伦理的要求有何变化?孔子、孟子、董仲舒对于伦理的要求有何变化?论语颜渊:孔子
8、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董仲舒:“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3、魏晋:(1)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儒、佛、道交汇融通;材料: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3、魏晋:(1)佛道
9、盛行,儒学受到挑战,儒、佛、道交汇融通;(2)玄学盛行:儒、道结合 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虎溪三笑图僧:慧远 儒:陶渊明 道:陆修静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4、隋唐(1)唐奉行三教并行(尊道、礼佛、崇儒),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2)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1)宋: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理学形成内容内容:“理理”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本源;强调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提倡“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评价:积极: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
10、论思维:将个体生命、社会、宇宙内在联系起来,哲学化、思辨化;儒学世俗化;发挥入世精神消极:宣扬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5、宋元:三、秦汉宋元:发展创新5、宋元:(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四、明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王阳明:王阳明: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无理;“致良知致良知”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圣人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
11、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王阳明: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致良知)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外无物)致良知,自我反省四、明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2、明清之际:(1)明晚期:李贽提倡个性自由明末 李贽“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
12、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四、明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2、明清之际:(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四、明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钳制了思想,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3、康雍乾时期世宗微服游于市,就一书肆翻阅书籍,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一书生见状,即高吟曰:“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世宗以为讥讽也,旋下诏杀之。清稗类钞五、近代以来:冲击、复兴李鸿章李鸿章中学为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用 林则徐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
13、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立立宪法,开国会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孙中山民主共和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陈独秀陈独秀 民主科学民主科学 毛泽东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新文化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后抨击封建思想,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科学与民主成成为中华文化追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播并与中国实际相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推动了中华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救亡图存成为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迷
14、茫的探索迷茫的探索走别人的路走别人的路睿智的选择睿智的选择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形成形成成熟成熟发展发展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延安:1938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 1945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北京: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井冈山井冈山延安延安西西柏柏坡坡阶段时间 表现起源起源远古时期远古时期多元多元起源;起源;多元一体多元一体 华夏核心华夏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4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