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管理学原理》王爱民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93576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PPT
  • 页数:405
  • 大小:5.0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管理学原理》王爱民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 原理 爱民 课件
    资源描述:

    1、可编辑1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可编辑2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可编辑3p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p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福莱特p 管理是一种实践彼得德鲁克p 管理就是决策赫伯特西蒙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涵义可编辑4p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p 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加雷思琼斯p 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斯蒂芬罗宾斯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2、导 论论论一、管理的涵义可编辑5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表述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管理是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3)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调动的资源,。(4)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一、管理的涵义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可编辑6 (一)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美国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J.沃森(Tomas J.Walson)曾经用一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管理在社

    3、会生活中的作用。(二)管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大支柱”论 (三)管理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因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二、管理的重要性可编辑7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许多管理学者对管理职能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义进行了阐述,(见表1.1)。目前,较为认可的管理职能的说法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二、管理的职能可编辑8表1.1 管理职能表管 理 职 能古典的提法常见的提法本书的提法计划 planing 计划组织 orga

    4、nizing 用人 staffing 组织指导 directing指挥 commanding 领导领导 leading 协调 coordinating 沟通 communicating激励 motivating代表 representing监督 supervising 控制检查 checking控制 controling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可编辑9(一)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指的是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组织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具体安排。它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和作业计划、制定决策程序等。(二)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活

    5、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和资源、配备人员、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监督组织运行等。(三)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四)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同时也是管理者在建立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分析出现的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的过程。可编辑10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管理的属性来分析,二是从管理的本质来研究。(

    6、一)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体现了在任何社会制度中管理的共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的,因而它是管理的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表现出管理的不同个性。可编辑11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过程,存在着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在运用时具有较大的技巧性、

    7、创造性和灵活性,很难用陈规或原理把它禁锢起来,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管理理论和管理艺术研究的都是管理实践。可见,两者的粘合剂是实践,实践能够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说,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理论,同时,管理艺术也需要理论指导;而科学理论需要创造性的艺术来形成,同时,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可编辑12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起来主要

    8、涉及三个方面:正式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获得信息传递独特地位的角色以及与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见表l.2)。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表1.2 管理者的角色类 别角 色工作内容 人际关系类挂名首脑(figurehead)执行仪式或象征性的工作 联络者(1iaison)建立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 领导者(1eader)指挥协调群体的工作信息传递类监听者(monitor)搜寻、接收和筛选信息传播者(disseminator)传递信息给他人发言人(spokesperson)通过演讲、报告、电视、广播等向外部提供信息 企业家(entrepreneur)制定计划,建立秩序决策类障碍

    9、处理者(disturbance handler)解决员工或部门中的各种冲突问题谈判者(negotiator)在谈判中代表部门或公司 资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决定资源分配的对象和数量等 可编辑13三、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一)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技术与方法、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的能力。(二)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并与他人共事与沟通的能力。(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特别是对组织发展的远大目标、战略方向的把握及判断力。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掌

    10、握和运用的技能是有一定差异的(见图1.4)。技 术 技 能 人 际 技 能 概 念 技 能 高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图1.4 不同层次管理者所需的技能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 论论论专栏1-2 卡莉费奥瑞纳:惠普首席执行官可编辑14一、管理的定义 1.不同的出发点得出不同的定义 2.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可编辑15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约束四层含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职能作用对象五大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可编辑16二、管

    11、理的性质 1.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编辑17第二节 管理学的特点、研究方法和内容可编辑18一、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与专门的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可编辑19n二、管理学的特点二、管理学的特点n一般性一般性n综合性综合性n模糊性模糊性n实践性实践性可编辑20n三、管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三、管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n对象:管理活动和过程对象:管理活动和过程n内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内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n管理科学基本原理和原则管理科学基本原理和原则n管理性质和职能管理性质和职能n管理者及其行为管理

    12、者及其行为n管理方法管理方法n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可编辑21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可编辑22 1.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系统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边学习边实践。4.归纳演绎方法 对一系列典型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可编辑23第二章 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可编辑24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可编辑25n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n(一)早期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一)早期的管

    13、理活动和管理思想n(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与实践n(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时期(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时期n管理的职能和原则管理的职能和原则n管理技术和方法管理技术和方法可编辑26n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n(一)管理思想(一)管理思想n儒家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n道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n法家管理思想法家管理思想n商家管理思想商家管理思想n兵家管理思想兵家管理思想n(二)管理实践(二)管理实践可编辑27n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n管理产生于人类的协作劳动管理产生于人类的协作劳动n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结晶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结

    14、晶n管理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管理活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n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管理学奠定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管理学奠定了基础了基础可编辑28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编辑29(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18561915),美国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22岁时进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学徒,后被提升为工头、中层管理人员、总技师、总工程师。1901年后,泰罗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代表作为1910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后人尊称他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一、古典管理理论可编辑30(2)实行标准化 (3)科学的选人、用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

    15、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1)工作定额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6)在组织机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管理。可编辑31n3 3、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局限、历史、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局限、历史贡献贡献n实质:完全革命实质:完全革命n局限性:经济人局限性:经济人n历史贡献:方法和思想的革命历史贡献:方法和思想的革命可编辑32(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法国一个采矿冶金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其代表作为1925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理

    16、论之父”。可编辑33 (2)商业职能,即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4)安全职能,即员工安全和设备使用安全;(5)会计职能,即进行成本统计;(1)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法约尔认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有以下6种基本职能:(6)管理职能,包括五项基本职能。可编辑34 (2)组织,确定执行工作任务的机构;(3)指挥,即对下属的活动进行指导;(4)协调,协调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活动;(5)控制,即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标准相符合。(1)计划,即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完成步骤;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只是企业的6项基本活动之一,管理活动又包括以下5种职能:可编

    17、辑35 法约尔还总结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即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可编辑36 (8)集中化(或集中程度)。(9)等级系列。(10)组织的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7)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可编辑37(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 韦伯(18641920),德国人,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上都有相当的造诣。他在管理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和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

    18、远的影响,他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可编辑38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是一个按规则行使正式职能的持续性组织;第二,有明确的职权分化方式;第三,等级制原则,每一较低机构受较高机构的控制和监督;可编辑39 第五,管理分局的成员必须同生产资料或管理资料的所有权相分离;第六,任职者完全不能滥用其正式的权力;第七,以书面形式记载和规定行为、决定和规则等;第八,合法权力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行使。第四,指导一个机关的规则,可能是技术规则,也可能是一些制度规则;可编辑40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等管理思想是相通的,都强调要集中权力,明确劳动

    19、分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现垂直领导和职能的相互配合,认为严格管理才能提高效率。他们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仅限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因此,人们把他们的思想归入一类,称为“古典组织理论”。可编辑41第三节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可编辑42(二)梅奥及霍桑实验 乔治 埃尔顿 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后移民至美国。他曾获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又学习医学,进行精神病理学研究。1924年至1932年,他主持实施了霍桑实验。有关霍桑实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其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之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二、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产

    20、生的历史背景可编辑43(一)霍桑实验的实施过程1.车间照明实验(19241927)实验从变换工作现场的照明强度着手,其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但实验结果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可编辑44 2.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1932)实验以改变工人的各种福利为主要内容,结果发现,不论工作条件如何变化,生产量都是增加的。研究小组通过论证发现,对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够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从而促进产量的提高。可编辑45 3.大规模的访谈计划(19281930)研究小组同工人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以了解工人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监工、公司和使他们烦恼的任何问题

    21、的看法以及持有这些看法对生产效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访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可编辑46 4.继电器装配组的工作室实验(19311932)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感到在工人中似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W4 W5 W6S2I1W1 W2 W3S1W7 W8 W9S3I2AB继电器装配组工作室关系示意图可编辑47梅奥主持实施的霍桑实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可编辑48(三)行为科学及其研究内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22、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层级的需要是互相作用的,是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可编辑49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又称做“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在该理论中,赫茨伯格把企业中的有关因素分为两类,满意因素(激励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保健因素)。可编辑50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2)人生而不求上进,宁愿听命于人;(3)人生而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4)人习惯保守,反对改革;(5)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像力和创造力。(1)人是生而好逸恶劳的;X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可编辑51 (2

    23、)逃避责任并非人的天性;(3)外力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方法;(4)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是人们对组织目标的承诺;(5)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1)人并非生性懒惰;Y理论是和X理论相反的。其主要观点有:可编辑52 (四)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1.经济人假设可编辑53n三、管理科学理论三、管理科学理论n运筹学运筹学n系统分析系统分析n决策科学化决策科学化n管理科学理论的特征与局限性管理科学理论的特征与局限性可编辑54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可编辑5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管理思想也随之

    24、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文化学派等。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带着各自学科的特点阐述现代管理的相关问题,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可编辑56 在本书中,我们将简单介绍以下十个主要学派。一、管理过程学派 (2)管理过程有五个基本职能;(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1)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可编辑57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2)正式组织的存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3)经理人员应负担一定的责任。(1)组织是一个协

    25、作系统;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可编辑58三、经验或案例学派 (2)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3)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应正确评价;(4)提倡实行目标管理。(1)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应有重点做好的工作;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要点有:可编辑59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2)企业又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性大系统;(3)经理是一个把管理过程应用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的发展和联系的机制。(1)企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就是由人、机器、物资、资金等要素组成的;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可编辑60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2)注重人的行为的动因,把动因看成一种社会心理现象;(1)强调以人与人之

    26、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可编辑61六、群体行为学派 (2)研究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3)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模式;(1)关注一定群体中认得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可编辑62七、决策理论学派 (2)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强调决策的“满意原则”;(3)可将决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4)对组织决策的划分,为确定不同管理者的决策权提供了依据。(1)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决策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有:可编辑63八、沟通(信息)学派 (2)强调计算机技术在管理活动和决策中的应用 (1)主张把管

    27、理人员看成一个信息中心。沟通(信息)学派的主要观点有:(3)强调计算机科学同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可编辑64九、管理科学学派 (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1)从系统各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关系;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可编辑65十、经理角色学派全面阐述了经理角色理论。可编辑66第三章 决策可编辑67一、决策的定义n(一)决策理论的发展演变n1、古典决策理论n2、行为决策理论n3、当代决策理论可编辑681、古典决策理论n 基于“经济人”假设,20 世纪50 年代前n 该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

    28、在于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n 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够充分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n 主要内容:n1、决策者必须完全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n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n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n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使用在于使本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可编辑692、行为决策理论n始于20世纪50年代n1、有限理性的决策n理性的、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n主要内容:n(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n(2)识别和发现问题受知觉偏差影响,直觉分析多于逻辑分析;n(3)受到资源

    29、的限制,决策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n(4)对待风险的态度高于经济利益的考虑;n(5)只求满意结果,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n2、渐进决策n决策过程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应该大起大落,否则会危及社会稳定,给组织带来组织结构、心理倾向和习惯等方面的震荡和资金困难,也使决策者不能了解和思考全部方案并弄清每种方案的结果。可编辑703、当代决策理论n决策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n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及下属、同事组成的一个系统可编辑71二、基本要求n事实依据n价值依据n环境、条件依据可编辑72三、决策标准n满意原则n系统原则n可行性原则n集团决策原则n创新原则可编辑73(二)、决策的概念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是一

    30、个连续的过程 主体是管理者 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及利用机会的过程。三点含义可编辑741.有具体而明确的决策目标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二、决策的特征4.要对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5.追求最可能的优化效应可编辑75 1.按决策的时间分类一、决策的类型 长期决策、短期决策。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程序可编辑76 2.按决策的范围分类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战略:指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涉及组织全局的长远性的、方向性的决策。风险大。一般需要长时间才可看出决策结果,所需解决问题复杂,环境变动较大,并不过分依赖数学模式和技术,定性定量并重,对决策者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31、要求高。战术:又称管理决策。是组织内部范围贯彻执行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过程的具体决策。不直接决定组织命运,但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工作销量的高低。业务:又称执行性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所做的决策。涉及范围小,只对局部产生影响。可编辑77n3、按决策主体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按决策主体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n个人:在最后选定决策方案是,由最高领导最终做出决定的一种决策形式。(决策迅速,责任明确,充分发挥领导个人的主观能动性)n群体:两个或以上的决策群体所做出的决策。(耗时,复杂,但可集思广益,弥补个人不足)可编辑78n4、按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间的先、按决策所要解决的问

    32、题及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后顺序划分分为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n初始决策:初次决策n追踪决策:损益型决策、增益型决策可编辑79n5、按决策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按决策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序化决策n程序化: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n非程序化:管理中首次出现的或偶然出现的非重复性的决策。无先例可循,随机性和偶然性大可编辑80n6、按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按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n确定型:决策所需的各种情报资料已完全掌握的条件下作出的决策。n不确定型:资料无法加

    33、以具体测定,而客观形式又必须要求做出决定的决策。n风险型: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肯定,可能有几种状态,每种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做出客观估计,但不管哪种方案都有风险的决策。可编辑81 1.调查研究、分析资料、找出问题 2.确定目标二、决策的程序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明确决策者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目标是合理决策的前提。可编辑823.拟定方案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相结合。衡量效益的标准实际上决定了最后的分析结果。可编辑835.实施决策方案6.追踪调查方案实施对目标的保证程度4.方案评估及方案选择 根据确立的决策目标,衡量效益的标准以及预期的结果等,分别对各方案进行衡量。方案的实施是决策过程

    34、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环节是在变动的环境中获取最优结果的唯一途径。可编辑84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n一、定性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n侧重于确定决策的方向,也被称为决策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可编辑851、头脑风暴法n特点: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n原则n(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n(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n(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n(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可编辑862、名义小组技术n向小组成员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的

    35、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资料。然后召集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己的方案。可编辑873、德尔菲技术n过程:n(1)选择和邀请有相关经验的专家;n(2)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n(3)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n(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可编辑88n4、提喻法n哥顿法n用类比法提出类似的问题或者把决策的问题分解成局部几个小问题可编辑89n二、定量决策方法二、定量决策方法n(一)确定型决策方法n制定决策的理想状态是具有确定性,即由于每一个方案的结果都是已知的,管理者能做出理想而精

    36、确的决策。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一般有判断选择法、盈亏平衡法、边际利润法等。可编辑90盈亏平衡法n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是研究生产、经营一种产品达到不盈不亏时的产量或收入的决策问题。这个不盈不亏的平衡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显然,生产量(或销售量)低于这个产量时,则发生亏损;超过这个产量(销量)时,则获得盈利。如图6-4所示,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与销售额随着增加,当到达平衡点A时,总成本等于销售额即成本等于收入,此时不盈利也不亏损,此点对应的产量Q即为平衡点产量;销售额R即为平衡点销售额。同时,以A点为界线点,形成亏损和盈利两个区域。可编辑91n(1)、盈亏平衡点产量(销量)法。即以盈亏平衡

    37、点产量或销量作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方法。n(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法。即以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作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可编辑92(二)风险型决策n 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n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可以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可编辑93决策树n图中方框称为决策节点,表示做出决策。由决策点引出的直线称为方案枝,每一枝条代表一个方案,并与状态节点连接。状态节点以圆圈表示,它表示选择某一方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后果。由状态节点引出的

    38、直线称为概率枝,每一枝条代表一种自然状态,要在概率枝上简要地说明自然状态的内容和其出现的概率。概率枝的右端写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编辑94(三)不确定型决策n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不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即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等。可编辑951、小中取大法n采用这种方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悲观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方案,都只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小收益。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来的最小

    39、收益,即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选择方案。可编辑962、大中取大法n此法又称乐观决策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决策者对未来持有乐观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方案,都能获取该方案的最大收益。可编辑973、懊悔值法。n此方法又称为大中取小法。由于决策者不了解未来的变化情况,常常会因选错了方案而后悔,为了避免决策失误而造成较大的后悔,遭受较大的损失,应选择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所谓后悔,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决策者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后悔值是指在某一自然

    40、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与各方案收益值之差。按照后悔值进行决策的方法,先要找出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从最大后悔值中选取最小后悔值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可编辑98n4折中决策法n5机会均等法可编辑99第四章 计划可编辑100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和特征可编辑101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工作:即确定未来的目标和实 现目标的方案的过程计划方案:即计划的结果 两层含义可编辑102二、计划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每一个好的计划都必须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桥梁性:计划为一切活动确定所需,把其他管理职能联系起来;(3)普遍性:任何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制定计划的权力和责任;可编辑103(4)效率性:即计划工作

    41、要讲究效率;(6)强制性和弹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但计划也必须有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修正行动方案的能力。(5)秩序性: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可编辑104三、计划的重要作用 (2)计划可以弥补因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所带来的问题;(4)计划有利于统一组织成员的目标;(3)计划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1)计划是管理人员进行指挥的依据。可编辑105 1.按企业职能分类 2.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分类 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安全计划、劳资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四、计划的种类可编辑106 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4.按计划的长短分类专项计划、综合计划。长期计

    42、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5.按计划的重复程度分类可编辑107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的层次体系目 的目 标战 略政 策规 划程 序规 则预 算 5.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可编辑108五、计划的原则 1.综合平衡原则2.承诺原则 第一,计划应以组织目标为指导,协调组织层次、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二,短期计划应与长期计划相协调。承诺原则主要是对计划工作时限的限定。可编辑109 3.灵活性原则 4.改变航道原则 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就越小。计划对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的检查现状和预计前景,以及为保证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等工作也就越

    43、重要。可编辑110 5.限定因素原则 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清楚地了解、认识并解决对实现预期目标起限定或关键作用的因素,就越能清楚和明确地选择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案。限定因素原则是正确决策的关键,决策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和解决限定性或战略性的因素。可编辑111六、计划的制定步骤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一定要对组织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有充分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中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可编辑112 4.拟定备选方案 3.确定前提条件 计划的前提条件是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对计划方案的实施效果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组织实现其目标的途径不只一条,可能存在着多个方案

    44、可供选择,但通常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实施。可编辑113 5.评估备选方案 6.选定方案 管理者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备选方案。在备选方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相互间分析、比较,然后作出最后的抉择。这一步骤是制定计划的关键。可编辑1147.拟定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 根据计划方案指导和帮助各个部门来制定支持组织整体行动计划的派生计划方案。将行动计划数字化、货币化。9.在工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可编辑115七、编制计划的方法和技术七、编制计划的方法和技术n1、滚动计划法n2、投入产出法n3、综合平衡计划法n4、运筹学方法可编辑116117n基本思想: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根据

    45、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n可以用近细远粗的方法制订计划,以避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良后果滚动计划法可编辑118n滚动计划法应用举例:滚动计划法(续)绩效分析2010实际执行情况绩效分析2009实际完成情况实际执行中的经验加强或改善措施具体计划比较具体计划比较粗略计划20102011 2012 2013 2014具体计划比较粗略计划20092010 2011 2012 2013计划本身的原因五年计划调整的措施方案选择比较具体计划可编辑119n滚动计划法的评价n

    46、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n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各期计划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从而基本保持一致n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滚动计划法(续)可编辑120n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n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n网络计划技术的步骤(见下页)网络计划技术可编辑确定目标进行计划准备工作确定目标进行计划准备工作工程分析

    47、列出作业明细表工程分析列出作业明细表确定各项作业间相互关系估算各项作业所需作业时间绘制网络画划草图计算各作业最早开始时计算各作业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间和最迟结束时间综合平衡综合平衡重新考虑各作业重新考虑各作业之间关系之间关系根据平衡结果修改作业时间绘制正式网络图网络计划技术(续)可编辑121122网络计划技术(续)n网络图:n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n任何一项任务都可分解成许多工作,根据这些工作在时间上的衔接关系,用箭线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画出一个由各项工作相互联系、并注明所需时间的箭线图,这个箭线图就称作网络图可编辑123网络计划技术(续)n网络图:n“”表示工序n“”表示事项n路线

    48、:网络图中由始点事项出发,沿箭线方向前进,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如:1248569371011121112可编辑124n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n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并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n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n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n便于组织与控制n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网络计划技术可编辑125n企业资源计划(ERP)发展的四个阶段:n19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n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n19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MRP)n1990年代的企业资源计划(E

    49、RP)企业资源计划可编辑126n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n步骤:n首先,必须落实最终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即主生产计划n其次,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OM),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n同时,需要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n依据:n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库存信息物料需求计划(MRP)可编辑127nMRP的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关系: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什么?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清单BOM库存信息每一项加工件的建议计划开始生产日期和完工日期需求数量每一项采购件的建议计划订货日期和到货日期需求数量有什么?需要什么

    50、?生产作业计划采购计划可编辑128n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n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可编辑129闭环MRP逻辑流程图生产作业计划资源需求计划可行否?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可行否?执行能力需求计划执行物料需求计划库存信息物料信息是是否否可编辑130n在19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简称MRPnMRP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王爱民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357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