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秀教学设计1.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云
  • 文档编号:5930251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4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秀教学设计1.doc》由用户(刘殿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20.3 优秀 教学 设计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秀教学设计1课型:新授课 小学 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3.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4.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鄙视流俗、贞节自守活的高尚情操,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课前准备预习作业、PPT学情分析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并理解诗句,能够积累一定的资料,具备了一

    2、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该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名背)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梅花的诗,它的题目是墨梅。(板书)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它是什么意思呢?(黑色的梅花)3.出示挂图: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还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解开这个谜团吗?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观看挂图)4.小结: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以前也学过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那是苏轼为惠崇画的一幅画题的诗,我们今天要学的

    3、这首题画诗是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关于王冕,同学们能交流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吗? 5.王冕是怎样为自己的画题诗的。他要表达什么样的心志呢?6.出示目标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3.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4.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鄙视流俗、贞节自守活的高尚情操,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二、初读古诗: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

    4、,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要读出平仄变化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3.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4.自学古诗。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三、品读感悟,体会诗意1.全班交流:A.能理解下列重点词吗?淡墨、痕、清气、乾坤 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可能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

    5、乾坤”?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C.品“淡墨”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再次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素

    6、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D.品“清气”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指生说。)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正如诗中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读懂了“墨梅”。师引读: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

    7、花! 齐声读E.品读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师引读: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四、拓展延伸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昨天学的石灰吟,墨梅与它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1.师:能提到“借

    8、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出示:王冕资料。指生读师: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

    9、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齐诵墨梅!五、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2.课后积累两到三首有关“梅花”的古诗六、板书设计:墨梅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同流合污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伦敦大雾的真相(节选)伦敦本来就以烟雾出名,有“雾都”的名号。可是那一次伦敦经历的,可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整整有五天之久。浓雾从街上钻入窗户与办公室。大众运输系统几乎瘫痪,到了夜里,能见度低到许多地方都无法行走。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然后烟雾消散,一切都恢复正常。至少大家以为恢复正常了。直到三个星期后,内政部发表了统计数字,大家才恍

    10、然大悟,那是一场灾难。原来在那五天里,有四千人死于呼吸疾病,大雾之后几个月,另外有八千人因此死亡。死者大多数是年纪大或有病缠身的人。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有个研究团体重新检验了当年搜集的肺脏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在那些标本中,空飘微粒的含量极高,例如煤灰,证实了当年伦敦卫生官员的判断:燃煤是致死元凶。但是,仔细分析那些微粒后,科学家发现,除了煤灰,其中还有十几种其他物质的微粒,包括金属,例如铅。许多微粒源自柴油,直到今天,柴油仍是欧洲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生大雾那年,伦敦刚把电车完全改为柴油引擎车。因此,那场大雾的致死威力,是几个因素并发的结果。(选自每天都是一份礼物,北京燕山出版社)

    11、(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消散_由聚集而分离;分发;分给;排遣;排除。确实_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际;事实;果实;种子。(2)“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那是一场灾难”的“那”指代的是_。 (3)“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倒装,原因是_,结果是_。 (4)“那场大雾为什么杀伤力那么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吧。 (5)伦敦大雾带给人类什么启示呢? 【答案】 (1);(2)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3)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4)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

    12、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雾致死的因素。(5)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义选择字义。 (2)理解词语时要结合语境。恍然大悟: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那”指代的内容可以从第一自然中总结。 (3)本句是一个倒装关系的因果复句,所以后半句是原因,前半句是结果。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进行筛选概括。 (5)解答本题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持续五天的伦敦大雾;出席的观众连舞台都看不见|室内演奏会也必须取消;因为燃煤造成的煤灰、源自柴油的许多微粒等都是大

    13、雾致死的因素。要从多方面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字义的理解能力。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有所不同,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这种代指内容都在代词的前面。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的阅读感悟。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旨。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出卖住宅(节选) 有位孤独的老人居住在林木环绕、优雅安静的湖边。他

    14、的住宅后面是绿油油的草坪,前面是鸟语蝶飞的小花园,再前面就是微波荡漾的湖水了。然而他还是不得不决定去养老院,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无人照顾。 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欲购房者蜂拥而至,从底价18万英镑,很快炒到了24万英镑,30万英镑购买者络绎不绝,价钱也越来越高。但老人一直抑郁地低着头,默不作声。他舍不得出卖自己的住宅呀。 老人伤心地走出了喧闹的客厅,来到幽静的花园,惆怅失落地环顾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颤颤巍巍地坐在长椅上,凝视着天上那朵漂泊不定的孤云。 正当老人长吁短叹时,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在老人面前徘徊着,似乎有难言之隐。突然他弯下腰,微笑着低声对老人说:“老先

    15、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很穷,只有1万英镑。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你所有的习惯。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你天天会感到快快乐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 老人颔首微笑着,甜甜地微笑着。他慈祥地紧紧握着年轻人的手,高兴地以1万英镑的价钱把房子卖给了他。在场的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选自桃花源就在这里,山东友谊出版社)(1)解释词语。蜂拥而至:_络绎不绝:_(2)写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_,再改写成肯定句:_。 (3)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老人的住宅很大,里面有草坪,有花园,还有湖水。B.老人要卖掉住宅,是因为他

    16、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要去养老院了。C.想欲购买房子的人们出的价格越来越高,老人却并不因此而高兴。D.最后买到房子的是只有1万英镑的年轻人。(4)老人开始因为舍不得卖房子而难过,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地卖了呢?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2)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老人只得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3)A(4)因为年轻人承诺老人卖房后还可以住在房子里,依旧保留所有的习惯,他会照顾老人,让老人天天都感到快乐。(5)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用仁爱之心去

    17、将心比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也会更加亲近。 【解析】【分析】(1)蜂拥而至: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仔细阅读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变肯定句时去掉否定词,添加强调语气的字词。 (3)可以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可以根据“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你所有的习惯。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你天天会感到快快乐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这句话进行解答。 (5)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故

    18、答案为: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示例: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老人只得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A;因为年轻人承诺老人卖房后还可以住在房子里,依旧保留所有的习惯,他会照顾老人,让老人天天都感到快乐。示例: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用仁爱之心去将心比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也会更加亲近。【点评】(1)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2)根据否定句的定义进行筛选。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不过得用适合的字眼。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

    19、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理解。 (5)本题主要阅读感悟能力。做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

    20、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_ 思考_ 显现_(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3)用“_”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

    21、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秘诀;琢磨;浮现(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4)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如:诀窍:关键性的好办法。根据其意思,诀窍的近义词可以是“窍门、 秘诀、 诀要”中其中之一。其他依次类推。思考:思索、考虑。显现:显露,露面。

    22、(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秘诀、琢磨、浮现 (2)平日多注意观察竹子的形态、颜色、形象,时刻铭记心中。 (3)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造句:当他空着手走上讲台准备演讲时,人们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 (4)略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

    23、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偷秋(节选)月亮挂到中天时,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

    24、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选自勇气改变世界,印刷工业出版社)(1)解释词语。不知疲倦:_蹑手蹑脚: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一清二楚_渴望_劳碌_(3)文中表现孩子们偷秋后心情的词语是_,体现了他

    25、们_的心情。(4)孩子们偷秋后“甜甜地睡熟了”是因为( ) A.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B.因为这些东西都很好吃。C.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们的梦想。(5)短文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传递了庄户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2)模模糊糊;失望;悠闲(3)兴高采烈;高兴(4)C(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

    26、情感。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模模糊糊;失望;悠闲;兴高采烈;高兴;C;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地顺手牵羊拿点东西,表现出庄稼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优秀教学设计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302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