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及答案(共两套).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6.2 外孙 入村收麦 同步 练习 答案 共两套
- 资源描述:
-
1、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一【课前自主梳理】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陈年的稻谷),赖(依靠)有诸孙(本家孙辈)替老人。三夜阴霪(连绵不断的雨)败(使毁坏)场圃,一竿(太阳升起的高度)晴日舞(使跳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讨取,换取)村酤(农家自酿的酒)劳苦辛。闭廪(粮仓)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附译文:麦子成熟了,收割的麦子正好可以接上去年的稻谷,我年事已高,好在外孙们在农忙时节赶来帮忙收割。多天连绵不断的雨浸湿了麦场,初升的太阳让相邻欢欣鼓舞。急忙做好大饼消解外孙们的饥饿和困乏,多多换取农家酒来犒劳他
2、们收割的辛劳。关上粮仓回到家里完成了收麦事宜后,可爱的外孙们又精神满满地投入到吟诗作赋中。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阴(2)博(3)怜答案(1)名词,阴雨名词,水之南名词,树荫形容词,寒冷(2)动词,换取形容词,广博广阔,宽广(3)动词,怜爱动词,爱戴动词,同情【课堂自主探究】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答案麦子成熟关上粮仓舞做饼沽酒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B诗歌以对比手法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C诗歌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D“老人”“大饼”等口语的运用,字里行间
3、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乐。答案C解析“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不正确,应是“侧面展现出劳动场面的热烈”。【课后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B一竿晴日舞比邻 比邻:相邻而居C多博村酤劳苦辛 村酤:农家自酿的酒D闭廪归来真了事 闭廪:关上粮仓答案B解析比邻:乡邻,邻居。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B一竿晴日舞比邻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答案D解析D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败:使毁坏。B.舞:使跳舞。C.止:使停止。3下列句子与
4、“赋诗怜汝足精神”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吾谁与归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答案B解析B项和“赋诗怜汝足精神”均为倒装句,“赋诗怜汝足精神”应为“怜汝赋诗足精神”,“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A项被动句,用“为动词”表示被动。C项省略句,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用“乃”表判断。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B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C廪,古代是指贮藏米谷
5、的仓库。如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也指官府供应的粮食。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D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案B解析“苏辙,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错,苏洵自号老泉。苏辙隐居于颍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完成56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
6、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B苏辙虽年老体迈,但农忙时节,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C颔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对连日阴雨的担忧,后写天气放晴的欢欣。D这首诗率真自然,饶有兴趣,让人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能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答案B解析“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不正确,根据诗的意思,应当是“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新麦成熟,外孙们主动帮自己收麦的欣慰喜悦之情。对外孙们辛苦劳作的怜惜和疼爱之情。对外孙们忙完农事后不顾辛劳迅
7、速投入到吟诗作赋中的怜爱和高兴之情。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二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 B一竿晴日舞比邻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2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3.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苏辙的简介(不超过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苏辙(1039年3月18日11
8、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
9、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人物简介:人物评价:4.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5. 下列每对诗句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 B、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C、白沙翠竹江村暮 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二、
10、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宋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注)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表兄文同之孙。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对仗工整,率真自然,饶有趣味。B.全诗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一个“赖”字饱含深情。C.第三联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正面展现出了麦收劳动场面的热烈。D.结尾写了收麦结束后的轻松,“赋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7.赏析颔联。8.试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三、课
11、外阅读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午昌市东),自号颖滨遗老。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
12、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D.本诗结构圆合,以“出门游湖”始,以归去“掩屏卧”终。叙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见、所感。意境闲淡,情趣悠远。10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其二)苏辙南商西洛曾虚署,长吏居民怪不来。妄语自知当见弃,远人未信本非才。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注)1061年,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即“商幕”。他因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辞不赴任。“东阁”,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李商隐谒见令狐陶而不得见,写下“东阁无因再得窥”句
13、。“缓两腮”即缓颊,指婉言阿谀。唐代张说由直言变为阿谀奉承。指汉初隐士“商山四皓”,初避秦乱隐居,后为汉效力。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曾被任命到南商、西洛,却均未到任,故说“虚署”;“怪”字很自然地转到写“不来”之因。B“自知”二字很有分量,意谓自己早就料到朝廷容不得直言,自己直言进谏必然会遭到冷落。C商州是四皓隐居之地,至宋代还有遗迹,作者虽未到商州赴任,但认为当地并不缺乏人才。D这首诗感情淡然,善于运用典故,用语很婉转,含蓄蕴藉,不露不张,颇能代表苏辙的诗风。12苏辙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见弃”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分析。6.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同步练习 答案解析一、基础知
14、识1下列加点的词语存在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 B一竿晴日舞比邻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答案】A【解析】“败”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均无活用现象。2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答案】C【解析】C项,“班超”应为“班固”。3.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苏辙的简介(不超过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苏辙
15、(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