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期中检测(A)-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92917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6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期中检测(A)-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 期中 检测 鲁科版 高中化学 必修 第二 解析
    资源描述:

    1、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期中检测(A)命题范围:第12章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不符合下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是A. 电解水 B. A1 与 Fe2O3 反应C. Na与水反应 D.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图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电解水吸热;A1 与 Fe2O3 反应是铝热反应,是放热的;Na与水反应放热;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放热,故A正确。2.关于12C、13C、14C说法正确的是A. 是同一种核素B.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 它们的物

    2、理性质不同【答案】D【解析】12C、13C、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核素,故A错误;具有不同的中子数,故B错误;都有6个电子,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质量数不同,所以质量不同,故D正确。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 HBr NaCl H2O B. H2O2 Na2O2 C2H4C. NH3 H2O HC1 D. NaOH NH4C1 CaCl2【答案】C【解析】HBr、H2O含有共价键,NaCl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H2O2、C2H4含有共价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错误;NH3、H2O 、HC1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NaOH、NH4C1含有共价键和离

    3、子键,CaCl2只含离子键,故D错误。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化学键的断裂一定需要吸收能量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叫燃烧,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故B错误;化学键的断裂一定需要吸收能量,成键一定放热,故C正确;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热稳定性:H2OHFH2S 离子半径:O2-Na+Mg2+酸性:H3PO4H2SO4HClO4 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 B.

    4、 C. D. 【答案】B【解析】热稳定性: HFH2O H2S,故错误;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减小,离子半径:O2-Na+Mg2+,故正确;酸性:H3PO4H2SO4CH3COOCl,故正确,选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答案】B【解析】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近,A错误;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电子的分层运动,B正确;稀有气体元素中He的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错误;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D错误。7.实验室中利用

    5、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氢气生成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用锌粉代替锌粒 C.用镁条代替锌粒 D.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答案】D【解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锌粒反应不能生成氢气。8.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A族元素在第14列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列、16个族C第A族所含元素种类最多D过渡元素就是副族元素【答案】A【解析】第14列元素为A族元素,A正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列,16个族,B不正确;B族中包含锕系与镧系元素,共有32种元素,B族所含元素种类最多,C不正确;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和族的元素称为过渡元素,D不正确。9.如图所示,电流表A

    6、指针发生偏转,同时M极质量增加,N极质量减少,M电解质溶液。则M、N、B分别为A. M是Cu,N是Zn,B是稀硫酸B. M是 Zn,N 是 Cu,B 是 CuCl2溶液C. M是Ag,N是Fe,B是稀AgNO3溶液D. M是Ag,N是Fe,B是稀硫酸【答案】C【解析】同时M极质量增加,N极质量减少,说明N是负极、M是正极,N的活泼性大于M;M极质量增加,M极析出金属,说明电解质是盐溶液,故C正确。10.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NH3的物质的量为2molC.N2、H2、NH3的浓度均不在变化 D.

    7、若升高温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答案】B【解析】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不可能生成2mol NH3。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部分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多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QYXC. Z, W, Q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D. 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X、Y、Z、

    8、W、Q分别是C、N、Na、Al、S;相同质量的Na和Al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Al获得的氢气多,故A错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SCH4,故B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硫酸两两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CS2含有共价键、Na2S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1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热量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B该反应过程释放能量C断裂1 mol液态水中的化学键需吸收930 kJ能量D2 mol O(g)形成1 mol O2(g)释放249 kJ能量【答案】CD【解析】O2、H2、H2O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9、A项正确;由图示可知该反应过程中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故该反应过程释放能量,B项正确;断裂1 mol 水蒸气中的化学键需吸收930 kJ能量,C项错误;断裂 mol O2(g)中的化学键吸收249 kJ能量,则2 mol O(g)形成1 mol O2(g)释放498 kJ 能量,D项不正确。13.下图是银锌电池装置图,电池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Zn电极是负极 B. Ag2O 电解发生氧化反应 C.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D.溶液中的OH-向移向锌电极【答案】BC【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锌化

    10、合价升高失电子为负极,A正确;氧化银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根据总反应式锌失电子后生成Zn(OH)2,故反应式为Zn+2OH-2e-= Zn(OH)2,故C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故D正确。14.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50mL过量浓HN03反应制取N0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不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AB、BC段中,OA段反应速率最慢B. AB段反应速率加快,仅因为产物有催化作用C. OC段用浓硝酸表示的反应速率V=0.2 mol/(Lmin)D.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KNO3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答案】C【解析】相同时间内BC

    11、段产生的气体最少,BC段反应速率最慢,故A错误;AB段反应速率加快,因为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故B错误;OC段用浓硝酸表示的反应速率V= 0.2 mol/(Lmin),故C正确;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KNO3,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15.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S02和18O2合成SO3,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 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D. 达到平衡时,只有O2、S03中均存在180【答案】BD【解析】开始反应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正反应速率最

    12、大;生成物浓度为零,所以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能减小为零,故B错误;平衡时反应没有停止,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故C正确;可逆反应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达到平衡时,SO2、O2、S03三者中均存在180,故D不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12分)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多3个。回答下列问题:(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2)B、C的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C的最高价含氧酸是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

    13、物。(3)D、E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将E的单质通入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第2周期A族;(2)H2O;共价(3)HClO4,Cl2+H2S=S+2HCl【解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多3个,则A为N。根据在周期表位置可推知B为O,D为S,C为P,E为Cl。17(10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写两种)。(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

    14、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混合溶液ABCDEF4 molL1 H2SO4溶液/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V6_,V9_。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色。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答

    15、案】(1)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升高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或增大锌粒的比表面积等)(3)301017.5浅灰暗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减小了Zn与H2SO4的接触面积【解析】(1)分析实验中涉及的物质:Zn、CuSO4、H2SO4,其中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个: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分析,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还有: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锌粒的比表面积等。注意H2SO4溶液浓度不能过大,浓硫酸与Zn反应不能生成H2

    16、。(3)若研究CuSO4的量对H2生成速率的影响,则实验中除CuSO4的量不同之外,其他物质的量均相同,则V1V2V3V4V530,最终混合溶液总体积相同,由实验F可知,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50 mL,则V610,V917.5。随着CuSO4的量增大,则附着在Zn片表面的Cu会越来越多,当Cu完全覆盖Zn片时,Zn不能与H2SO4接触,则H2的生成速率会减慢,Zn片表面的Cu为暗红色。18. (10分)(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锌片和铜片不接触),可观察到铜片上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图A),

    17、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2 mol/L 500 mL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图B,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 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_。(3)生活中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池,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_。A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C防止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答案】 (1)没有锌2H2e=H2 (2)1 mol/L(3)B【解析】(1)由于

    18、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排在Cu之前,所以Cu与稀H2SO4不发生反应。(2)n(H2)0.5 molZn H2SO4=ZnSO4H21 10.5 mol 0.5 mol反应后溶液中:n(H2SO4)2 mol/L0.5 L0.5 mol0.5 mol,则反应后:c(H2SO4)1 mol/L。(3)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能力强,而且很难消除。19. (14分)利用NO2平衡气体遇热颜色加深、遇冷颜色变浅来指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按下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向甲烧杯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的NO2平衡混合气体的红棕色变深;向乙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此时烧杯中NO2平衡混

    19、合气体颜色变浅。回答下列问题:(1)CaO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该反应为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2)NH4NO3晶体溶于水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NH4NO3溶于水_(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3)查阅资料知NO2的平衡气体中存在的可逆反应为2NO2(g) N2O4(g),已知NO2为红棕色,N2O4为无色,结合实验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_(填“未被破坏”或“发生移动”),此时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_(填“能”或“不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答案】(1)CaOH2O=Ca(OH)2放热反应(2)降低不是(3)发生移

    20、动增大能【解析】(1)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是典型的放热反应。(2)吸热与放热反应须为化学反应,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不是化学反应,故NH4NO3溶于水不是吸热反应。(3)因2NO2(g) N2O4(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温度变化时,化学平衡被破坏,颜色代表浓度,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能证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20.(14分)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可与其他四种元素分别形成二元化合物,其中只在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呈-1价;B2C5对应的水化物与BA3反应生成一种盐X;D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0族元素除外);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21、/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 X的化学式为_,化合物DA的电子式为_。(2)元素的非金属性 C_ E(填“” “”或“=”)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该结论的事实有_;(填序号)。 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单质与氢气化合C比E容易 (3)实验室将BC和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想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己知:(i)浓硝酸能将气体BC氧化成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BC。(ii)NaOH溶液与BC2能完全反应,与BC气体不反应。a.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依次_、_、_ 。b.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

    22、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c.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现象是_ 。【答案】 (1) NH4NO3; (2) (4) (3) H2O、 稀硝酸、浓硝酸 ; CO2(N2、H2等合理答案均可);中气体仍然无色,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解析】A可与其他四种元素分别形成二元化合物,其中只在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呈-1价;D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D是Na;A是H;B2C5对应的水化物与BA3反应生成一种盐X,B是N;C是O;X是NH4NO3;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屯子数的3/4倍,E是S。(1) X的化学式为NH4NO3,化合物NaH是离子化

    23、合物,电子式为。(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OS。氢化物的酸性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不能说明;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故能说明;氢化物H2S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氧气氧化性大于S,故能说明; 非金属性越强,越易与氢气化合,单质与氢气化合O比S容易,故能说明;(3) a.根据实验目的,装置中用水除去NO中的NO2、装置后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知装置没有把NO氧化为NO2,所以中盛有稀硝酸、装置后用氢氧化钠吸收气体,可知装置把NO氧化为NO2,所以中盛有浓硝酸。b.为防止氧气氧化NO,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排出空气,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CO2、N2、H2等。c. 中气体仍然无色,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期中检测(A)-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291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