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现象 问题 求解 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的响度和音色相同B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C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详解】A乙和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音色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甲和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错误;C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C正确;D丙和丁的振幅不相同,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
2、误;故选C。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 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就不同;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尺,钢尺振动的 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就不同。 【答案】幅度 响度 频率 音调 【解析】【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详解】12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34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3小明在吉他演奏
3、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和_两弦线做实验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请你据如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点,最低的是按住_点【答案】长度 a b A B 【解析】【分析】【详解】(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张力有关,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4、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两者的粗细和张力相同,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应该控制他们的长度和张力相同,满足该条件的是a和b两弦线(2)按住AC两点比较,按住A点时弦较短,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A,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C按住BC两点比较,按住B点时弦较粗,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C,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B,所以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
5、,它说明了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2)如图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并由此推理可知:_【答案】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空气 铃声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分析】【详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
6、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5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
7、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选填“强”或“弱”)于玻璃板。【答案】空气 能 强 【解析】【详解】(1)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2人看见闹钟,是闹钟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4)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
8、。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此实验说明_。(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
9、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理由是_。【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乒乓球被弹起跳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小丽 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 【解析】【分析】【详解】(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
10、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7某同学乘坐一辆汽车面对一座高山。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 m/s。求:(1)若汽车是静止的,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5 s听到回声,则汽车距离高山多远?(2)若汽车以10 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3s听到回声。鸣喇叭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答案】(1)850 m;(2)525 m。【解析】【分析】【详解】(1)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t=5s=2.5s,汽车到高山的距离:s=v2t=3
11、40m/s2.5s=850m;(2)在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0m/s3s=3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3s=1020m,设按喇叭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1+s2,s=525m。答:(1)若汽车是静止的,则汽车距离高山850m远;(2)鸣喇叭时汽车距离高山525m。8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七扇岩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动车行驶了多少米?(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
12、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答案】(1) 240;(2) 60(3) 17s【解析】【分析】【详解】(1) 根据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s声s0=1360m800m=560m;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s0s=800m560m=240m;(2)动车的速度:v车=60m/s(3)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t=17s答:(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240m;(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216km/h(3)动车完全穿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