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教师与学生)教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924916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PPT
  • 页数:49
  • 大小:1.6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教师与学生)教学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 教师 学生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教师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学生第三节第三节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1教师教师教育教育活动活动学生学生教育教育内容内容教育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缺一不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矛矛盾盾矛矛盾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2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教师(一)教师劳动的作用(一)教师劳动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德的形成起

    2、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一、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3(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二)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成果是社会所需要的,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成果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人,所以教师劳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人,所以教师劳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复杂性复杂性、创造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长期性、间接性间接性主体性主体性,示范性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育对象教育

    3、对象的多样性的多样性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的全面性决决定定了了教师劳动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教师劳动对象是一群具有一是一群具有一定自觉意识和定自觉意识和情感,具有不情感,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的好和特长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教师的劳动是教师的劳动是依照教育目的依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对学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生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教育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具有丰富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教师劳动具有丰富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和科学家不一样,它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和教和科学家不一样,它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和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

    4、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学生。学生。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6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从时空角度讲,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弹性,在从时空角度讲,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弹性,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看,教师要突破学校教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看,教师要突破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扩展到学校育

    5、的时空界限,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空间,去以外的空间,去“追踪追踪”自己的学生,依靠家庭自己的学生,依靠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形成校内外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和社区的配合形成校内外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健康成长。时间上时间上连连续续性性空间上空间上广广延延性性7教师劳动教师劳动的对象的对象和产品和产品都是人都是人人的成长人的成长需要一个需要一个较长的较长的周期周期教师劳动教师劳动周期长周期长见效慢见效慢“十年树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树人”教师劳动是一种教师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而这种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是无法很快转化是无法很快转化为物化形式的为物化形式的“精神产品

    6、精神产品”教师劳动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的长期性8教师劳动是以教师劳动是以学生为中介来学生为中介来实现教师劳动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的价值教师劳动教师劳动的间接性的间接性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运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财富。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财富。9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品质等素质去影响学生的过程才能、品质等素质去

    7、影响学生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10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个人的品格往往会对其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个人的品格往往会对其教学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教学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学校中,学生具有天然的在学校中,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向师性”,教师,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正是以他的全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正是以他的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影响着学生,甚至可能影响部人格、知识和才华影响着学生,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

    8、。其一生。德国教育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第斯多惠说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德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重要德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生最活生生的榜样。”11教师教师素养素养搞好教育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前提的前提衡量教衡量教师能否师能否胜任本胜任本职工作职工作的基本的基本要求要求道德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心理素养12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道

    9、德的核心教师道德的核心教师高尚道德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素养的自我表现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无私的爱要无私的爱爱与要求相结合爱与要求相结合要理智的爱要理智的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思想、品德、作风、治学等方面思想、品德、作风、治学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13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法14教师的心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主要体现在智力因

    10、素和非智力因素上。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由情感、意志、性格等因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由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组成。素组成。教师良好的心理素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不但在学习上能养,不但在学习上能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对学生心理绩,而且对学生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影响和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长发展起着影响和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效性。效性。教师的意志品质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意志品质集中体现在实现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实现教育目的的坚定性教育决策的果断性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处理矛盾时的自制力处理矛盾时的自制力15教师的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现代教育需要既有专业知识,

    11、又有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教育能力的教师。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保证。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超过了某种适当水平以后,教师的知的知识水平超过了某种适当水平以后,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16安排教学活动的能力安排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学生学习表达的清晰度表达的清晰度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管理课堂的能力管理课堂的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诊断学生

    12、学习困难的能力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及合理性思维的流畅性、条理性及合理性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影响17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教学权教育教学权科研学术活动权科研学术活动权管理学生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进修培训权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专业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技术人员的权利教师履行自己教师履行自己职责的主要权利职责的主要权利(一)教师的权利(一)教师的权利18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

    13、学。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19教师的科研学术活动权教师的科研学术活动权确定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确定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术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决定是否出版论文著作决定是否出版论文著作20教师的管理学生权教师的管理学生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有针

    14、对性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在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在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方面给予指导。方面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社会活动、劳动文体活动、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社会活动、劳动文体活动、师生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师生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严格要求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21教师的报酬待遇权教师的报酬待遇权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主管部门根据教育法律,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主管部门根据教育法律,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教师聘用合同

    15、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22教师的民主管理权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出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管理办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管理办法及其他规章制度法及其他规章制度讨论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办法及其他讨论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对学校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对学校干部实行民主监督23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教师享有进修培训权,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享有进修

    16、培训权,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进修培训,一方面是给予教师的权利,另教师进修培训,一方面是给予教师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基于基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一方面是基于基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改革的需要。24(二)教师的义务(二)教师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关心爱护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制止和抵制侵

    17、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25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教师新教师时期时期成熟期成熟期角角色色转转变变时时期期开开始始适适应应期期成成长长期期三至五年三至五年26标志:教学规范标志:教学规范 教学个性教学个性 教学品牌教学品牌行为:学会操作,行为:学会操作,学会反思,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研究特征特征 主要关注主要关注 主要关注主要关注 主要关注主要关注 模仿、任务模仿、任务 对象、效能对象、效能 规律、教学艺术规律、教学艺术新任教师新任教师合格教师合格教师特色教师特色教师学科带领人学科带领人积累期积累期成熟期成熟期创造期创造期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18、教师专业发展过程27(二)教师专业成熟主要体现在(二)教师专业成熟主要体现在(1 1)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2 2)熟练地驾驭学科知识的教学)熟练地驾驭学科知识的教学(3 3)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2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 新教师新教师入职入职辅导辅导 教师的教师的在职在职培训培训以取得学历、学位或升以取得学历、学位或升等升级资格为主要目标等升级资格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改进教学实践为主要目标改进教学实践为主要目标安排一个有序的计划,系统、持续地帮助安排一个有序的计划,系统、持

    19、续地帮助新教师,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新教师,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教学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教学请骨干教师带教请骨干教师带教(最直接的办法最直接的办法)29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有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有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观摩分析集体讨论研究集体讨论研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经验+反思反思=成长成长30五、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班及考核五、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班及考核 (一)教师的资格(一)教师的资格 教师的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教师的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从

    20、事教师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作必须具备的条件。1 1教师资格分类教师资格分类 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资格,小学资格,初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资格,小学资格,初中教师资格,高级中学资格,中等专业学中教师资格,高级中学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学文化课、专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业课教师资格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学校教师资格。31 2 2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资格条件(1 1)中国公民。这是成为教师的先决条件。)中国公民。这是成为教师的先决条件。(2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取得教师)具有良好的思

    21、想品德。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资格的重要条件。(3 3)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试合格。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4 4)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成为教师的)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必备条件。32(二)教师的任用制度(二)教师的任用制度 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不同分为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以下几种形式:(1 1)招聘()招聘(2 2)续聘)续聘(3 3)解聘()解聘(4 4)辞聘)辞聘33(三)教师的培训(三)教师的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

    22、教师教师的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教育部于的一种继续教育。教育部于19991999年年9 9月月1313日日发布了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培训类别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教师培训类别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育。非学历教育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三种。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三种。学历教育是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是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层次的培训。34(四)教师的考核(四)教

    23、师的考核 教育法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通过考核加第三十四条规定,通过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教师考核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性教师考核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教师考核结果分为优原则、准确性原则。教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层次。秀、称职、不称职等层次。35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学生(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另一一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另一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

    24、人。因而,在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因而,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发展的潜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发展的潜能,又须把握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促进使学能,又须把握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促进使学生在发展中走向成熟。生在发展中走向成熟。(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它包括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它包括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一、学生的本质特点36 二、学生的发展二、学生的发展(一)学生的发展概述(一)学生的发展概述 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的发展包

    25、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机体素质的增强。机体素质的增强。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方面,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相等方面的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辅相成、相互影响。37(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1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

    26、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成熟阶段;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成熟阶段;最后,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人对首先,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次,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教育活动。其次,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

    27、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还应把握以下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还应把握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学校教育能否协调社会上各种影响学生基本条件:一是学校教育能否协调社会上各种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二是教育者必须了解、熟悉学生身心个体发展的因素;二是教育者必须了解、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三是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时发展的特征;三是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代背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8三、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一)顺序性。(一)顺序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总是按照某种固定程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总

    28、是按照某种固定程序发展的,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序发展的,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能拔苗助长,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一刀切一刀切”。(二)阶段性。(二)阶段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也即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育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也即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考虑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工作者考虑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三)不均衡性。(三)不均

    29、衡性。首先表现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首先表现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其次表现在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平其次表现在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衡,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方面则要到在较晚的年龄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而有的方面则要到在较晚的年龄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程度。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来促进其程度。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来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获得最佳发展。39(四)个别差异性。(四)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在不同方面的

    30、发展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其次,表现为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速度和水平上。其次,表现为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向相同。最后,这种个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向相同。最后,这种个别差异还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别差异还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性倾向。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五)稳定性和可变性。(五)稳定性和可变性。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

    31、件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大体是相同的、稳定的。要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大体是相同的、稳定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求教育工作者掌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应根据时代特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特征,应根据时代特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以适应社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40四、学生群体四、学生群体班级班级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积极型积极型自娱型自娱型消极型消极型41学生群体学生群体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正确对待

    32、和处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不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发挥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以对每个仅要发挥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以对每个学生产生吸引力,而且还要善于调动非正学生产生吸引力,而且还要善于调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群体发展到高级形式式群体的积极因素。群体发展到高级形式便是集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便是集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的群体,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42五、学生的地位与权利五、学生的地位与权利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获得学金

    33、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或诉讼权申诉或诉讼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43学生的义务学生的义务我国我国教育法教育法中,指出的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中,指出的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

    34、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4第三节第三节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基本基本观点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活动的控制学生服从教师学生服从教师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代表代表人物人物赫尔巴特(德国)赫尔巴特(德国)凯洛夫

    35、(前苏联)凯洛夫(前苏联)卢梭(法国)卢梭(法国)杜威(美国)杜威(美国)45赫尔巴特认为,师生关系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师生关系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学生是装知识的口袋和容器。学生是装知识的口袋和容器。凯洛夫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领导下进凯洛夫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知识,并提出了行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知识,并提出了“三三中心中心”理论:理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以教材为中心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卢梭,他认为应把人的天性的自

    36、然发展作为教育卢梭,他认为应把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爱弥尔爱弥尔一书中以一书中以“自自然教育然教育”来否定来否定“人为人为”的教育,儿童一直是被的教育,儿童一直是被置于无外力强制的中心地位。置于无外力强制的中心地位。46杜威认为教育是使人类杜威认为教育是使人类“与身俱来与身俱来”的能力得的能力得以生长,一切知识、观点都来自儿童亲自参与活以生长,一切知识、观点都来自儿童亲自参与活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由此提出,儿童是太阳,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由此提出,儿童是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是围绕着他转动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是围绕着他转动”的观点。的观点。47新型

    37、师生关系的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做一个关怀教师做一个关怀教师朋友与知己朋友与知己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民主平等民主平等48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方法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构建(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二)热爱、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二)热爱、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三)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交往。加强师生间的(三)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交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沟通与交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四)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素质是影(四)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4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教师与学生)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249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