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解析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框架结构设计解析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结构 设计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一、框架结构概念设计 受力变形特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跨中弯矩承载力极限状态:梁跨中f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水平荷载作用下:柱上、下端N、M、V承载力极限状态:框架水平侧移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第1页/共50页2框架水平侧移特点:z q剪切变形 曲线 剪力引起的变形曲线越底部 相邻两点间相对变形越大z q弯曲变形 曲线 弯矩引起的变形曲线越顶部 相邻两点间相对变形越大第2页/共50页3 qVBNANBVAVM(梁、柱弯曲、剪切变形)剪切型变形曲线弯曲型变形曲线(柱轴向变形)框架总变形整体剪切变形整体弯曲变形 由梁柱弯曲、剪切变形引起 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第3页/共50页4注:框架结构水平侧移曲线呈现
2、剪切型变形特点 底部层间变形最大 结构布置 最大适用高度(P35表215)高宽比限值 (P29表210)平、立面布置原则第4页/共50页5 构件选型 梁截面尺寸荷载、跨度、设防烈度、砼强度 hb(1/10 1/18)lb 且400mm、不宜1/4 ln bb(1/2 1/3)hb 且 200mm ln/hb 4、hb/bb 宜4 材料强度一级:不应低于C30二四级:不应低于C20不宜大于C40第5页/共50页6 柱截面尺寸依据轴压比:bc、hc(1/15 1/20)Hc非抗震:不宜小于250mm抗震:不宜小于300mm圆柱:d 不宜小于350mm宜大于2、hb/bb不宜大于3材料强度一级:不应
3、低于C30二四级:不应低于C208度不宜大于C70、9度不宜大于C60 nfNAcc第6页/共50页7 设计计算要点 节点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宽度的1/48度设防,偏心距该方向1/4柱宽时,可 采取增设梁水平加腋等措施沿建筑两主轴方向都应设置框架横向和纵向均应采取刚接连接、设计成 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第7页/共50页8抗震框架梁不宜太强,钢砼框架柱网抗震框架梁不宜太强,钢砼框架柱网 不宜超过不宜超过68m抗震时不得采用部分砌体墙承重形式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布置宜均匀对称 避免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 避免形成短柱 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造成的扭转 填充墙及隔墙注意与框架及楼板拉结
4、及自身稳定性沿高度方向各层平面柱网尺寸宜相同柱截面变化时,尽可能使轴线不变楼层高度不等形成错层或上部楼层部分柱取消时,应加强楼层(加厚楼板、增加边梁配筋)第8页/共50页9二、内力、位移简化计算 基本假定平面抗侧力假定弹性变形假定刚性楼板假定 计算 单元和简图第9页/共50页10梁、柱:几何轴线刚接节点梁柱连接处:跨度差10%,视为等跨构件截面惯性矩:柱:按实际截面计算梁现浇:边跨I1.5I0中跨I2.0I0预制:II0荷载简化:次梁:简支梁其它形式荷载简化为等效均布荷载第10页/共50页11 竖向荷载作用下近似计算-分层法 基本假定水平侧移忽略不计各层荷载对其它层杆件内力影响忽略 计算要点分
5、层单层计算内力叠加节点不平衡力矩再分配(10%)上层柱线刚度0.9上层柱力矩传递系数取1/3第11页/共50页12 水平荷载作用下-反弯点法 基本假定若ib/ic3,假定梁刚度无穷大梁、柱轴向变形不计 基本概念柱抗侧刚度d:杆端剪力方程:V12ic/h2dV/12ic/h2icEI/h第12页/共50页13反弯点:上层柱中点底层柱距底面2/3h 基本过程判断 ib/ic 3计算各柱 dij设各柱端侧移为第j层各柱剪力:V1j d1j jV2j d2j jVij dij j Vij VPj dij j VPj j VPj/dij Vij dij VPj/dij 第13页/共50页14柱端弯矩 V
6、ij dij VPj/dij 一般柱:2jijijijhMMV下上上下jijibMMM,1,3111hMiiV上底层柱:bbrblblblMiiiM32111hVMii下梁端弯矩边跨梁:中跨梁:bbrblbrbrMiiiM第14页/共50页15 水平荷载作用下-D值法 基本假定梁、柱轴向变形不计假定同层各节点转角相同 柱抗侧刚度D h h h 1 2 3 ic ic ic i1 i2 i1 i2 i1 i21233213210)66()24()24()2244(21hiiiicc123节点2:第15页/共50页16hKhiiic222221:修正系数2122kKhiVDcKK2212hiDcK
7、:梁柱刚度比K无穷大:Dd一般:DdVijDij VPj Dij)(612212hihiVcc第16页/共50页17 柱反弯点高度修正影响柱反弯点位置主要因素:j-1j j-1=jMj-1=MjMj-1MjMj-1柱端约束刚度影响柱端约束 刚度因素结构层数、位置荷载形式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变化(梁刚度、层高)第17页/共50页183210yyyyy 标准反弯点高度 上下层梁刚度修正 上层层高修正 h上/h 2 下层层高修正 h下/h 3第18页/共50页19 水平侧移近似计算 水平侧移组成NMQ 整体剪切变形整体弯曲变形 整体剪切变形MQ:层间侧移:MQj VPj/Dij j层侧移:MQj jj
8、1 MQj第19页/共50页20 整体弯曲变形N:N N Bq(Z)Njj层侧移 Nj :Hj HdzEANNjHNj02nNjFBEAHV230底N z第20页/共50页21V0:总剪力NNjFBEAHV230底EA底:底层边柱轴向刚度FN:荷载系数层间侧移:Nj Nj Nj1第21页/共50页22三、构件截面设计荷载效应组合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类型 梁支座:Mmax、Vmax、Mmax跨中:Mmax、Mmax(Mmin)柱上下端截面:MmaxMmax、N、VNmax、M、VNmin、M、V第22页/共50页23 计算截面梁端:柱边柱端:梁边 梁端内力调幅调幅系数现浇框架:0.8 0.9装配
9、式框架:0.7 0.8M1M0M2M1M0M2M: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M1M2)/2+M0 M0 M/2 调幅后再组合第23页/共50页24 框架梁 梁抗剪截面限制条件无地震:025.0bhfVcc有地震:跨高比 2.5:跨高比2.5:02.01bhfVccRE015.01bhfVccRE V:计算截面剪力设计值c:砼强度影响系数(C50 取1.0;C80 取0.8)b:矩形:截面宽度;T、I 形:腹板宽度第24页/共50页25 梁受压区高度要求M一级抗震:二级抗震:025.0hx 035.0hx x:受压区高度第25页/共50页26 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非抗震:MfyAsfpyApf y
10、As(po f py)Ap1fc)()()()2(00001pppypssycahAfahAfxhbxfM 1 :系数(C50 取1.0;C80 取0.94)p0: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 砼法向应力为0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第26页/共50页27 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承载力计算公式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一般框架梁:集中荷载作用下:)25.142.0(100hsAfbhfVsvyvtREb)105.1(100hsAfbhfVsvyvtREb Vb:截面剪力设计值:剪跨比(a/h0;1.53 )集中荷载对节点边缘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75%以上第27页/共50页28梁端剪力设计值梁端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