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 资源描述:
-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赏析指导长恨歌】长恨歌】 爱情是甜蜜的,但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 却倒映出虚假的幻境一样。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遮上了 一层幕布。一代国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来却为了 一个杨贵妃, “从此君王不早朝” ,落得个“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结果。白居易 的一曲长恨歌 ,道出了几多人间“长恨”情? 这首诗中心是歌“长恨” ,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 “重色”是“长恨”之因, “长恨”是“重 色”之果。诗人述写“日
2、高起” “不早朝” “夜专夜” “看不足”等“重色”的表现,正反衬出后面 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 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 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使得阶级矛盾 格外尖锐,所以安禄山发起叛乱之时,也正是唐王朝这座炫人眼目的金字塔倾倒崩溃之时。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过程。但诗人对于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 成的安史之乱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叙述描写,而是有意将其进行了淡化处理
3、,将重点放在对二人的 生离死别的着意刻画上,这样,读者感受到的便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人采用浪漫主 义写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 恨”的主题。诗歌的结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而且做到“清音有余” ,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这两句诗因写得婉转动人,常被后人引用来 表示对爱情的忠贞而成为千古名句。 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求不得的内心矛 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4、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唐玄宗奔蜀,是 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故地重经,又勾起了其对杨贵妃伤心的回忆; 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 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动人心魄。诗的尾声,诗人 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通过成仙之后的杨太真对唐玄宗的思念,对“在 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对“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表 现了她对人间真爱的坚贞和延续,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 “长恨”情感迸发到顶点。 本诗叙事详略适宜,舒卷自如。如
5、“安史之乱”爆发,因不是重点所在,作者只以两句诗作 扼要的叙述交待,而对李、杨二人的绵绵长恨,则不惜笔墨,大肆铺叙。在宛转叙述故事情节发 展的同时,作者倾注了自己的丰富感情,使这首叙事诗含带了浓郁的抒情成份。如“黄埃散漫风 萧索”以下四句诗,描绘的是李隆基入川途中的景色,也融和着唐玄宗惨淡灰暗、寂寞凄伤的心 情。又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两句,是叙事,是写景,也是抒情。全诗始终贯 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 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 然和谐。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
6、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 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画人物而服务。 【自主赏析】【自主赏析】 屈原放逐,满腔思虑化作离骚留传;鲍照遭弃,抑郁不平倾泻为“行路难” ;杜甫是不幸 的,倾心的凭吊化为悲切的一叹;陆游 是不幸的,一曲“愤”歌咏千年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 现自身的价值,但在文学上,却给后世留下一座座高峰,浸透了其人格魅力的高峰。 湘夫人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湖,仿佛湘夫人飘然而至,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 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 如画。开头这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
7、理交融在一起,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 的怅惘、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拟行路难(其四)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 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一般自然现象里, 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某种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 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 ,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 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 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
8、“泻”和“流”的动态描绘, 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安能行叹 复坐愁”是说不应当发愁,应该自我宽解,心胸开阔,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 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 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 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又表示人非木石,岂能无情?面对着 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智的劝慰、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 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
9、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表达的是 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 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行路难前四句写面对美酒佳肴, “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五六两句揭示自己虽 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好像到处被冰雪隔绝。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 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 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全诗感情跌荡起 伏,感人至深。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
10、酒” , “玉 盘珍羞” ,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 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 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南朝宋诗人鲍照 拟行路难 第六首开头为: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 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 ,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诗人的悲哀到 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 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实之路虽然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