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重视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7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909953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视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重视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7页 重视 生活 经验 小学 数学 教学 中的 应用 DOC 下载 _其他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标题】重视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沈 雅 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经验生活情景生活化数学化 【指导老师】赵 博 【专业】小学教育 【正文】1引言为了紧跟现代教育的时代脚步,许多教育专家开始研究小学数学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国内外也有大量的优秀教师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发表了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通过研读,我发现这些论文很

    2、大一部分只重视了教师教学生做书本上的数学题,忽视了学生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探索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魅力。2小学数学案例解读案例一:“弟弟吃哥哥”1做一道文字题:36乘8加上4的和,积是多少?学生列式有两种:一种368+4;另一种36(8+4)。当时老师就跟学生讲:“36应该乘一个和,最后应该是

    3、求一个积,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36乘和,积是多少?所以正确的列式应该是:36(8+4)。”可是有不少学生一脸茫然,老师有点“黔驴技穷”了。正在老师为难的时候,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老师可以打个比方吗?”她抬头看看老师,老师会意地点点头。“比如,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这句话中弟弟吃的是:哥哥的苹果,并不是。哥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上面的8离乘最近,就用368。”这个学生的比喻给了大家不少启发,很多同学都豁然开朗起来。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借助“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这句容易理解的日常语言,理解抽象的算法是很有创意的。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有同学不小心搞错了,孩子们便会说:“又把哥哥吃

    4、了!”就在这样的提醒当中,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个例子就是生动的佐证。案例二:“一根黄瓜长约3厘米”1这是三年级数学单元测验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阅卷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老师们都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选择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学生围着老师问。“你们见过黄瓜吗?”老师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

    5、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老师没有贸然否定他们:“这样,老师明天带一根黄瓜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第二天,老师带去一根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便迎刃而解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老师们以为学生是没有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如果问题说清楚是一根黄瓜也许好些。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教师要做的是

    6、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3小学数学案例反思3.1理解生活经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再加上小学生缺乏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以及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起来枯燥。这说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出发,与学习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关于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思索既是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也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本质追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知道小学

    7、数学知识并不难,很多知识都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书上的例题,课后的习题大多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解数学,学好数学,让其明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数学学习学会生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了教学的主旋律,所谓能力就是指学生解决为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既然培养学生能力也与生活有关,这就提醒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必须重视“生活经验”的应用。那么“生活经验”是什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什么?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生活经验”一般是指人们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记忆与认识过程,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感官

    8、经验对外界的一个认识积累,是具体而生动的2。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指小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3.2数学问题生活化著名数学教育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来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3。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这种学习的欲望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把数学回归于现实生活之中,既“数学问题生活化”。所谓

    9、“数学问题生活化”4,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

    10、及学好数学的愿望5。4以“生活化”为指挥棒指导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我们体会到:小学数学知识是把生活“数学化”,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把“数学化”回归到“生活化”再提升到“数学化”,是可逆、互融的关系。4.1把生活就经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堂优秀的数学课表现在备课充分,课堂气氛活跃,数学公式、概念理解准确,知识的衔接紧密具体,通过知识的传授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等等。要上好一堂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4.1.1利用生活经验开展小学数学教学4.1.1.1捕捉生活

    11、素材,多举例,多总结数学是大量的概念集合,而概念又是具体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它在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方面的同时,又失去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变成了一段抽象的数学术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感到数学学起来很枯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气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教授新知时,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图画等实际活动,使学生能了解新知识的实际背景,再把它们抽象出来,获得响应的数学概念。寻找一个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既能使小学生产生乐学的内部动力又能使小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我们提出小学数

    12、学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化教学就是创设实际生活的场景,结合小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唤醒并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达到提高数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小学儿童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由于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并不高,他们接受新知识大多建立于“生活经验”之上,也就是说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去联想、想象,最终获得新知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这一点,认真引导,给予帮助,其主要方法就是多举生活实例,少讲理论,多总结。实习的时候,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老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1+1=2,那为什么现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1斤油+1斤棉花不能相加啦?这不也是1+1吗?教师:

    13、你能就生活中的事物在举几个加法例子吗?学生: 3个人+5个人=8个人,7只小猫+2只小猫=9只小猫。教师:那你仔细观察着几个例子,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吗?学生:这些例子都是同一类事物相加,并且单位也相同。教师:油和棉花单位只有单位相同,但是不是同一类事物他们能相加吗?学生:摇摇头。如果老师告诉学生要同时遵循“同单位的同一种物质”才能相加这两个原则,告诉他加法的含义,那么学生依然一头雾水,特别是刚接触到应用题的时候儿童的分析能力并不强,把单纯的数的运算运用于应用题中,要小学生理解数的运算是一个整体的概括的东西,灵活运用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一点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强制性的灌输很多理论、定理很容易出现

    14、“会背不会用”的情况。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在你的指导之下举例子,边比较,边总结,帮助他悟出道理。4.1.1.2创设小学生生活情境,突出主导地位“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把数学与学生生活接通,原本枯燥的理论就变得鲜活起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如:教学七册两积之和(差)应用题时,书本的例题是这样的:张叔叔出差,乘汽车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6千米;乘火车6小时,平均每小时行65千米。张叔叔共行了多少千米?应该说,这样的例题离学

    15、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这样处理,见表格如下:表(一)物品 价格 要求 反馈信息奇多 2元/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等选择其中的一样或两样物品,买一件或几件,并且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并分类。 只买一种商品的(一件或几件);买两种商品的(有各买一件、其中一种商品买一件,另一种商品买多件的、两种商品都买多件的)康师傅干吃面 1元/包 足球 15元/个 十万个为什么 10元/本 名侦探柯南 12元/本 像上面这样,前面几种情其实就是在复习简单的应用题数量关系,而两种或以上商品各买多件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实践证明:这个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学生好像真的在选购

    16、自己喜爱的商品,学习充满了乐趣。而且由于学生选择的不同,难度也各不相同,有一步、两步、三步,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人人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加深了简单应用题和复杂应用题的联系。4.1.1.3从小学生家庭生活入手案例简单的数据整理教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家收集信息并填写表格,都完成了吗?学生:完成了。教师:请大家把表拿出来(拿其中两名同学的表作示范)表(二)名称 用量/月水 5吨电 80度塑料袋 30个表(三)组别 讨论意见一组 小组1:我们通过讨论后发现现在每个家庭所消耗的塑料袋特别多,这样很不好,因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能污染环境而且塑料袋四处乱飞,很不美观,因此我们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使用

    17、布袋或篮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二组 我们小组认为现在家庭用水量太大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地球上水资源缺乏,如果再不节约用水恐怕再过几十年后就没水可用了,我们提倡每个同学都能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份节约用水计划书,合理利用水资源。三组 我们建议节约用电,减少能源的消耗,特别是要减少冰箱的使用量,因为冰箱费电又要产生弗里昂破坏臭氧层。本课仅仅通过简单的表格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其原因在于这张表格的内容来源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而且与现实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如节约用水等紧密联系,这就为单调的数学课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周围的一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而且

    18、想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在这一时期从他们的家庭生活入手,关注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让他们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使数学课折射出更大的魅力。4.1.1.4把数学活动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爱玩是小孩的天性,在玩中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数学活动进行教学。比如说在低年级儿童的几何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活动、剪拼与折叠活动、实物操作活动、测量活动、作图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详见图形的认识教案)本课的构想源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即小学生对直线和曲线的认识、角的认识、测量的基本操作等,观察、测量、图形构造都是建立与此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些方法巧妙地组合、

    19、运用,恰好就让数学活动顺理成章的进行了,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过去,我们常听老教师说:“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小学几何的学习是儿童“做数学”的操作活动,抓住儿童的年龄特征,适当的穿插各种活动,你会觉得几何课的教学是相当另人回味的。4.1.2利用生活经验学习小学数学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

    20、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4.1.2.1借用自然现象学习数学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5: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21、,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4.1.2.2利用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6:表(四)教师提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反馈信息 根据学生分析观察找出规律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

    22、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纸币亏不亏?为什么? 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 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

    23、自己的认知结构。4.2利用生活经验,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小学数学问题大多源于生活实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教学中不仅要及时将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教学的难点。如义务教材7册中的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掌握简便方法。特别是“多减要加”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表(五)教师 学生老师每次去领工资口袋里都带了2元零钱,猜一猜老师的工资是多少?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师的工资大概是698元(领到700元,找回2元)、79

    24、8元、1698元这时有一位学生说:不猜了,反正老师的工资个位是8元老师的工资是898元,老师妻子的工资是856元,你能算算我们两人的工资总数是多少吗? 有了前面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把898元看作900元,加上856元,还要找回2元,就是减去2元。老师用发的工资(1754元)其中一部分去买一台售价是497元的微波炉,老师会怎样付钱?营业员会怎么做?最后还剩下多少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会怎么付钱的。 上面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引入,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很快唤起他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个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了“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突破了教学的重

    25、点和难点。5运用数学知识积累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地生活经验,使知识和经验得到很好的转化,让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5.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

    26、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长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5.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在现代社会里从事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也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要摸的有7个白球、3个黄球、2个绿球。计划设个奖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确定

    27、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6总结小学数学教学所选择的素材,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启发引导,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便于教师进行课堂设计,也利于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另外,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和生活经验有限,小学数学课堂应适当开展一些诸如数学游戏之类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不断积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形成潜意识里的逻辑思维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视生活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7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9099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