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期末 专题 关于 路程 时间 计算 问题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总是初学物理的难点所在。本来这些问题在应用小学数学的知识来解决时同学们多数都能完成。可是现在用物理方法来完成同学们就感到困难重 重。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要有一个转形期,这也非常正常。不过在这个转形期,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练习来加快转形。实际这部分内容只要多做一些练习就能“生巧”了。这并不等于题海战术。这部分内容就必须多做练习才行,你见得多了,自然而然的在遇到问题时就有思路了。本周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一下速度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提到,但在考试时出现了,这说明这部分内容也是我们所必须会的。)然后利用一些例题的讲解,来
2、提高同学们审题时思维的高度。最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加强巩固。1. 关于速度和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通常用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速度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大体上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为了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的快慢,把物体在这段时间里(或这段路程上)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从而用求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办法来求其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
3、内(或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因此,计算时,一定要明确物体是在哪段时间内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例如:火车以20 米秒的速度行驶 5 分钟,接着以 30 米秒的速度行驶 15 分钟,这列火车在 20 分钟内的平均速度v = 20米 / 秒 5 60秒+ 30米 / 秒 15 60秒 = 27.5米 / 秒,如果把求平均20 60秒速度公式写成v =v + v12= 1 (20米 / 秒 + 30米 / 秒) = 25米 / 秒,显然是错误的。22此外,假如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途休息,在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时要将休息时间加在总时间内。解物理题的一般步骤:写出已知条件,要求的物理量,
4、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2. 学生解路程、时间题目常犯的毛病有:(1) 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 对不同的速度、路程或时间,不用带不同的下角标或上角标的字母v、s 或 t 加以区别。(2) 没有统一单位。(3) 列的算式中漏掉单位,运算中漏掉单位的运算。(4) 不知道(或者不会)作图帮助分析比较复杂的题目。(5) 解题格式不够合理,因而容易出错。3. 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1) 分析题意,在头脑中想象出物体运动的情况,题目已给的条件(即已知量)和要求出的量(待求量)。(2) 思考如何根据已知的物理知识、物理公式逐步求解;对不同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或时间用什么样的角标加以区别;遇到比较复杂的问
5、题可以作图来帮助分析.告诉学生“分析”这一步骤在解题中是关键性的步骤,课文中用楷体字印出,虽然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但不能越过这一步。一定要养成分析清楚之后再着手解题的习惯,切忌蒙着干。(3) 按照课本中的例题的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在列已知条件时就应该统一单位,在列式子和运算过程中都不要漏掉单位。带单位运算时,单位也像数字那样相乘、相除、相消。由于同学们对此比较陌生,所以在讲解例题时就要注意这一点。另外解题的格式不是死的。但是在刚开始学物理、解物理题时,按照正规的格式写可以减少错误。以后解题熟练了就可以不受这种格式的拘束。【典型例题】1例 1. 甲骑自行车以 16km/h 速度从某地
6、出发沿平直路面运动,2 h后,乙有事需追赶甲,于是骑摩托车以 40km/h 从同一地点出发追甲。(1)乙经多少时间后追上甲?(2)此时甲运动了多少路程?【分析】本题有两个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都不相同,但追上时两者路程相同。【解答】设乙追上甲时间t(h),则甲运动时间为t0.5(h),由s s甲,或vt乙甲vt ,甲乙 乙得 v (t甲0.5)vt ,乙乙 乙乙乙或 16km/h(t 0.5)h40km/ht答(1)20min 后乙追上甲。(2)追上甲时,甲运动的路程是13.3km【说明】本题有多种解法。如:根据两车速度可知乙速度比甲快甲为参照物时,乙速度为 24km/h,运动距离 8km。例
7、2.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 1600m,一列长 250m 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分析】火车过桥时间应以火车头上桥开始计时到火车尾下桥为止,实际路程是L桥L 。火车全部在桥上时间应以火车尾上桥开始计时到火车头下桥为止,实际路程是L车桥L 。车答: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时间135s.135s. 用比例方法解可简化运算,还可以不需具体计算出火车的速度。例 3. 一列火车以 54 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 1100 米长的铁桥,用时 1 分 20 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分析】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桥、钻洞问题”,特点是:题目给出车辆长度,“路程”不
8、能直接代入“桥(洞)的长度”若是这样代入,车辆行完计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过桥(洞),此时整个车辆还在桥上(洞里)!,而是路程桥(洞)长车长。【解答】v54 千米/时15 米/秒,t1 分 20 秒80 秒,l1100 米,求:l桥车根据题意 sl l桥车则 l vtl车15 米/秒80 秒1100 米100 米桥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 100 米。例 4. 地铁列车环城一周,正常运行的速度是 84 千米/时,若实际列车迟开 6 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 90 千米/时,则列车正点到达。求:(1)环城一周的路程;(2)列车实际运行时间。【分析】本题乍看上去似乎“条件不足”,其实题目中隐含着一个不
9、变量环城一周的路程s,发现这一点后,问题就不难解决了。(2)根据题意 sss 而 svt正常实际则 vt正常vt正常实际实际由 tt正常得 tt正常0.1 时实际0.1 时实际代入公式 v(t正常0.1 时)vt实际实际 实际代入数据 84 千米/时(t0.1 时)90 千米/时t实际实际解得 t1.4 时实际代入式 svt实际90 千米/时1.4 时126 千米实际答:(1)环城一周的路程是 126 千米;(2)列车实际运行时间是 1.4 小时。例 5. 北京和天津相距约 140 千米,有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对行驶,48 分钟后两车相遇,汽车的速度是105 千米/时,求摩
10、托车的速度是多大?【分析】本题是典型的“相遇问题”,特点是:(1)全程两车路程之和;(2)两车行驶时间相等,请注意初中物理与小学数学解决此类问题的不同方法。【解答】s140 千米,t48 分0.8 时,v 量(如本题中的时间t)可以不写下标105 千米/时。注:同一题目中相等的汽车根据题意sssv汽车摩托车tv汽车t摩托车则 v(sv摩托车t) /t汽车(140 千米/时105 千米/时0.8 时)/0.8 时70 千米/时答:摩托车的速度是 70 千米/时。例 6. 甲乙丙三人分别用跑步、竞走和慢跑绕操场一周,他们的速度之比是3:2:1,则他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6:3:2 B. 3
11、:2:1C. 1:2:3 D. 2:3:6【分析】本题的隐含条件是三人路程相等(都是“绕操场一周”)。由ts/v 可知, 当 s 相等时,t 与 v 成反比,三人的速度之比是 3:2:1,其反比就应该是 1:2:3 了,应该选“C”!不幸的是,这恰恰是一个“陷阱”,请看下述解题过程:【解答】根据题意 ts/v,而 s s s123则 t 与 v 成反比又 v :v :v 3:2:11 2 3所 以 t :t :t 1/v :1/v :1/v1 2 3123代入 1/3:1/2:1/1 通分 2/6:3/6:6/6 化简 2:3:6所以,正确答案是“D”。例 7. 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
12、端,甲在全部时间的一半内跑,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全部路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路程内走。如果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等,则先至终点的是:( )A. 甲 B. 乙C. 同时至终点 D. 无法判定【解答】1. 作图法. 设 B 为路程中点,C 为甲一半时间内到达的位置,分析可知, 甲、乙从A 跑至中点时间相等,同理,两者从C 点走到D 点的时间相同,而甲从B 跑至C 比乙从B 走至C 的时间短,故选A.2. 比较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 设甲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为t,乙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为t甲,全程为s。乙因 为 v v跑0,s0,t t走甲0,故选A。乙3. 比较平均速度4. 比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设乙通
13、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为t,由 2 可知,乙不等式两边同加 4vv ,(v v跑走跑)24vv走跑,由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可见走【说明】以上四种方法,第一种作图法形象直观,明了简便,避免了繁杂的数学运算, 后三种是运用物理知识和数学手段,严密推导得出的,本题对初二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这四种方法介绍给学生,共同商讨。例 8.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前三分之一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60 千米/小时,后三分之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 千米/小时,求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 s【解答】根据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时间,就是全程的平均速度。设全路程为s.t ,从甲到乙的总路程除以从甲到乙的总全程的平
14、均速度为:【说明】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例 9. 一辆货车第一小时行驶 20 千米、第二小时行驶30 千米、第三小时行驶40 千米的路程。求前两小时、后两小时、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求平均速度要用指定的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两小时的平均速度:后两小时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说明】本题说明在不同的路程中平均速度是不同的,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也是不同的。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平均速度就越大。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0 千米/小时,不是说每小时物体通过的路程都是30 千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即 30 千米/小时3 小时90 千米,就是全程实际通过的路程,说
15、明平均速度就是把变速运动当作匀速运动处理的速度。70 千米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5 千米/小时,而 90 千米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30 千米/小时,说明平均速度越大的路程不一定长;同理,平均速度越大,时间不一定越少。例 10.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A、B、C 三辆汽车,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3,求三辆汽车所用时间之比为1:1:1;1:2:3;3:2:1 时的速度之比。vs【解答】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t ,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时间一样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因此,s :s :s1:2:31 2 3v :v :v 1:2:31 2 3s :s :ss:
16、2s:3s1 2 3t :t :tt:2t:3t1 2 3s :s :ss:2s:3s1 2 3t :t :t3t:2t:t1 2 3例 11. 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正在平行行驶。60 米长的甲车速度是 25 千米/小时,80 米长的乙车速度是 15 千米/小时。求相对行驶时,同向行驶时,错车的时间。【解答】如图 1 所示,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两车通过的总路程为60 米80 米140 米(乙车假设不动,甲车通过的路程),两车速度之和是 25 千米/小时15 千米/ 小时40 千米/小时(乙车假定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乙车的速度)。如图 2 所示。从图 2 中可以看出,从甲车头追上乙车尾开始到甲
17、车尾离开乙车头止,甲车头与乙车尾之间的距离拉开为 60 米80 米140 米,每小时甲超过乙车 25 千米15 千米10 千米,如果把乙车当作参照物(静止),甲车对乙车的速度是10 千米/小时,错车通过的路程是 140 千米。因此,错车的时间为例 12. 比较下列情况时两人速度的大小:百米赛跑,甲比乙用的时间少;半天时间里,甲走的路程比乙多;甲 10 秒钟跑 20 米,乙 2 小时跑 7.2 千米。路程相同时,用的时间越少的人,速度越快,因此甲的速度较快。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较多的人,速度较大,因此,甲的速度较大。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就要比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甲的速度比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