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各种吸痰技术教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各种吸痰技术教学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各种 技术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学习要点学习要点 一、定义及目的一、定义及目的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三、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 四、吸引管选择及吸痰时机四、吸引管选择及吸痰时机 五、操作流程五、操作流程 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七、并发症及其处理 八、痰液的观察八、痰液的观察 目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阻塞气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结阻塞气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坠积性肺炎、肺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不张等。定义:定义:吸痰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吸痰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经口、鼻、
2、人工气道将呼吸道是指经口、鼻、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一一 .定义及目的定义及目的02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吸引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三.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03中心负压吸痰器中心负压吸痰器:此仪器需医院配有中心负压装置下方可使用三三.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三三.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吸引装置及吸引压力四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
3、机四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四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四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四四.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及吸痰的时机 口口 腔腔口咽部 气 管四四.对带有气囊导管或套管的吸痰对带有气囊导管或套管的吸痰五五.其他知识点其他知识点吸痰的危害:吸痰的危害: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1核对核对: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2 评估:评估:1、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3、听诊:部位(喉头、双肺的上、中下肺部)以便判断痰液聚
4、积的部位。4、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5、心理状态、合作能力。03告知:告知: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2、有效咳嗽的目的和方法3、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注意: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注意:患者痰多危急时应立即实施操作,再向患者再向患者/家属作适当的解释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04准备: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2.环境:清洁、舒适,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左右。3.用物: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等。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3.用物: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等。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
5、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无菌盘内:2只治疗碗、无菌纱布、无菌持物钳。治疗盘外:吸痰管、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1瓶、手套、听诊器、电筒、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44.患者:头转向一侧,检查口腔黏膜,取下活动性假牙,颌下铺治疗巾 注:吸痰管选择(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管长约30cm;经气管插管约55cm)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5实施:实施:1、连接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过管时阻断负压3、吸痰: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15s,间歇35min,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
6、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再抽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注意无菌操作。4、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5整理:整理:冲洗吸痰管及连接管,分离吸痰管,丢于感染性垃圾袋桶内,连接管接头浸入盛消毒液玻璃小瓶内脱下手套关闭吸引器擦净口鼻分泌物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洗手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6观察与记录:观察与记录: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pO2 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六六.操作流程操作流程01注意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粘膜痰液粘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分钟再吸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间隙35分钟吸痰管一用一更换小儿压
7、力小、导管细吸鼻腔时侧孔不能对准鼻中隔七七.注意事项注意事项02密切观察病情,正确选择吸痰方式和视情况给予氧气吸入,按需吸痰吸痰管的选择:粗细合适(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长短合适(经口鼻、气管切开的吸痰管长约30-36cm,经气管插管的吸痰管长约55cm)机械通气者可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七七.注意事项注意事项03吸痰前后予以加大吸氧浓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SPO2变化,如有不适应停止操作贮液瓶不得超过2/3满,防止吸入中心吸引装置吸痰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七七.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肺不张:选择的吸痰管应不超过插管的1/2。吸痰后应采用控制性膨肺改善缺氧和肺不张。2、误吸:体位(吸痰时,患
8、侧在上,平时取患侧卧位和头高位);彻底排痰;建议餐后30分钟再吸痰01八八.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及处理3、气道粘膜损伤:避免吸痰管太粗,负压过高,吸痰时间过长,动作粗鲁等。4、继发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把好无菌物品关。5、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刺激迷走神经所致,停止吸痰及时处理。02八八.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及处理6、支气管痉挛:可向气管内滴入23ml利多卡因。7、气道湿化并发窒息和淹溺性肺水肿:掌握好气道湿化液的量及时机。8、血氧饱和度下降:停止吸痰、吸纯氧或提高吸氧浓度。03八八.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及处理痰液黏稠度的判断与处理: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无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提示要减小气道湿
9、化。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较满意,可维持目前的气道湿化量。度(重度黏痰):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机体脱水,需要增加气道湿化的量。01八八.痰液的观察痰液的观察痰量:痰量少者可仅数毫升,多者数十毫升至数百毫升。少痰见于呼吸道炎症初期。多痰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性质: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脓性、浆液脓性、浆液血性、血性等。因病因不同而已。气味:正常人痰液无特殊气味。当肺组织坏死或感染时有臭味,厌氧菌感染有特殊的恶臭味。颜色:因所含成分不同,可
10、成白色、铁锈色、鲜红色、浅绿色等。肺淤血、肺水肿时,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02八八.痰液的观察痰液的观察无色透明或白色黏液痰-正常人,支气管黏膜轻度炎症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急性左心衰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量黄浓痰-化脓性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红棕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恶臭脓痰-大肠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 咖啡样痰-肺阿米巴病 果酱样痰-肺吸虫病03八八.痰液的观察痰液的观察欢迎进入欢迎进入伤寒论伤寒论的医学殿堂!的医学殿堂!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张横柳教授一、桂枝汤的方组剖析(见图表如下)一、桂枝汤的方组剖
11、析桂枝配白芍:一收一散;和营卫,调阴阳桂枝配白芍:一收一散;和营卫,调阴阳加加姜姜枣枣草草桂桂枝枝汤汤 加附子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补阳敛汗补阳敛汗加葛根加葛根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加麻黄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下利证。下利证。加黄芪加黄芪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黄芪汤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法。下无法。加龙牡加龙牡 桂枝加龙牡汤桂枝加龙牡汤甘温摄精,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甘温摄精,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治虚劳失精,心神浮越。治虚劳失精,心神浮越。加乌
12、头加乌头 乌头桂枝汤乌头桂枝汤双解表里寒邪,治表里皆寒,寒疝双解表里寒邪,治表里皆寒,寒疝兼表以里为主。兼表以里为主。加厚朴加厚朴杏仁杏仁桂枝加厚朴杏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子汤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加 麻 黄加 麻 黄杏仁杏仁桂麻各半汤桂麻各半汤小发其汗小发其汗加 麻 黄加 麻 黄石膏石膏桂枝二越婢一桂枝二越婢一汤汤微发其汗微发其汗桂枝配白芍:一收一散;和营卫,调阴阳桂枝配白芍:一收一散;和营卫,调阴阳加姜加姜枣草枣草桂枝桂枝汤汤 加赤芍加赤芍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通阳益脾,活血和络通阳益脾,活血和络加饴糖加饴糖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变解表法为补中法,变解表法为补中法,建中补脾,调和
13、气血建中补脾,调和气血加大黄加大黄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大黄汤兼泻实兼泻实加人参重加人参重用生姜用生姜新加汤新加汤变益气和血法变益气和血法加黄芪大枣生姜加黄芪大枣生姜黄芪桂枝五物黄芪桂枝五物汤汤通阳行痹通阳行痹加当归细辛木通加当归细辛木通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加麻黄附子白术加麻黄附子白术知母防风生姜甘知母防风生姜甘草草桂枝芍药知母桂枝芍药知母汤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滋阴清热 桂桂枝枝配配甘甘草草辛辛甘甘助助阳阳桂桂枝枝甘甘草草汤汤加龙牡加龙牡桂甘龙牡汤桂甘龙牡汤温补心阳,镇潜安神,温补心阳,镇潜安神,加生姜大枣加生姜大枣桂枝去芍药汤桂
14、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温壮胸阳加蜀漆牡蛎龙加蜀漆牡蛎龙骨生姜大枣骨生姜大枣桂枝去芍加蜀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漆龙牡救逆汤温壮心阳,镇惊安神,温壮心阳,镇惊安神,加茯苓白术加茯苓白术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补脾利水降冲。补脾利水降冲。加茯苓生姜加茯苓生姜茯甘汤茯甘汤温胃利水。温胃利水。加茯苓大枣加茯苓大枣苓桂甘枣汤苓桂甘枣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温通心阳,化气行水。加茯苓五味子加茯苓五味子茯苓五味甘草茯苓五味甘草汤汤敛气平冲。敛气平冲。加人参地黄阿加人参地黄阿胶麦冬火麻仁胶麦冬火麻仁炙甘草汤炙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通阳复脉,滋阴养血加白术附子加白术附子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经散寒祛湿温经散寒祛湿芍药
15、芍药配甘配甘草草酸甘酸甘化阴化阴 芍芍甘甘汤汤 加附子加附子芍甘附汤芍甘附汤 扶阳益阴扶阳益阴加 麻 黄加 麻 黄乌 头 北乌 头 北芪芪乌头汤乌头汤温经祛寒,温经祛寒,除湿解痛。除湿解痛。二、桂枝汤现代药理研究桂枝汤仅五味药相承而成,但用于桂枝汤仅五味药相承而成,但用于临床使许多慢性疾病,疑难危重证获得临床使许多慢性疾病,疑难危重证获得卓著疗效,引起现代药学家极大兴趣,卓著疗效,引起现代药学家极大兴趣,从本方中单味药到复方的药理均作了大从本方中单味药到复方的药理均作了大量分析与研究,综合归纳本方作用有六:量分析与研究,综合归纳本方作用有六:1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3解痉、
16、镇痛、镇静;4改善心血管功能;5抗过敏作用;6双向调节作用。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营卫不和这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三对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1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升高和降低的病理状态;2既能发汗又能止汗;3对心阳虚所致心率异常调节;4对心脾阳虚致血压异常;5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和与便秘。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正气)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性,由是疾病发生与归转不仪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强弱,因此,治疗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扶正)上比单纯着眼致病因素,
17、更有利调动机体战胜疾病。三、桂枝汤实质探讨 1属何法范围属何法范围既属辛温解表法既属辛温解表法(汗法)亦属八法之(汗法)亦属八法之“和和”法。属和法。属和法之依据有如下六个方面:法之依据有如下六个方面:(1)“和和”之本义:和是中医传统的之本义:和是中医传统的常用单音词,常用单音词,辞源辞源注释:注释:“和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中庸云:云:“发而中皆中节,谓之发而中皆中节,谓之和和”。(2)内经内经对和的含义的五:一是指对和的含义的五:一是指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于阴阳,调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血
18、气四时);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三是饮食起居情绪的协调(和喜怒而安居三是饮食起居情绪的协调(和喜怒而安居处处灵枢灵枢本神篇本神篇);四是饮食精微吸收);四是饮食精微吸收和气化功能(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和气化功能(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而生素问素问六节脏象论六节脏象论);五是治疗准);五是治疗准则(必先五脏,疏其气,令其调达,而致则(必先五脏,疏其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和平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论)。)。(3)仲景对)仲景对“和和”的阐述:一是作症的阐述:一是作症状描述:状描述:“身和身和”、“腹中和腹中和”
19、、“口中口中和和”、“卫气不和卫气不和”、“胃中不和胃中不和”。二。二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等。等等。还有还有“白饮和服白饮和服”之服法,总观仲景之服法,总观仲景对对“和和”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金匮金匮“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二是;二是伤伤寒论寒论中提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20、自愈”。由此可见,。由此可见,“和和”的关键是恢复的关键是恢复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理活动。(4)仲景的)仲景的“和法和法”含义:乃指汗剂、含义:乃指汗剂、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而言。而言。(5)柯琴云:)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6)蒲辅周云:)蒲辅周云:“和解之法,具有缓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和疏解之意,使表
21、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于平复。”2 2桂枝汤基本功用桂枝汤基本功用 调和营卫调和营卫四、桂枝汤运用 1仲景本身的应用仲景本身的应用 (1)中风证(原文)中风证(原文1、2、12、13条);条);(2)53、54条自汗证;条自汗证;(3)阳明表证(原文)阳明表证(原文234、235条);条);原文原文234条:阳明病,脉浮,汗出条:阳明病,脉浮,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宜桂枝汤。(原文(原文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汗而喘者,发
22、汗则愈,宜麻黄汤。)(4)太阴表证;)太阴表证;原文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发汗,宜桂枝汤。(5)妊娠恶阻。)妊娠恶阻。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汤主之。2古代医家运用:古代医家运用: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理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理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
23、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的理法及应用。的理法及应用。如明如明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化裁的有三方:化裁的有三方: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盛阴虚之疟证。盛阴虚之疟证。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太阴腹痛。太阴腹痛。清清柯琴谓:柯琴谓:“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桂枝
24、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解者,咸得而主之也。”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汗而解。故在汗而解。故在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一书中,一书中,把本方列为众方之首。把本方列为众方之首。陈氏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中探讨桂枝汤运用,认为无论风寒、温热及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卫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阳不和,在
25、外的营卫失调等都可以用本方化裁治疗3。这对掌握运用桂枝汤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邪伤营卫,皆因大气虚损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邪伤营卫,皆因大气虚损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立加味桂枝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立加味桂枝代粥汤。在桂枝汤原方加黄芪、知母、防风,代粥汤。在桂枝汤原方加黄芪、知母、防风,治中风有汗。加黄芪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治中风有汗。加黄芪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加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加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固佳,即不啜粥,亦可奏效;加知母以制黄芪固佳,即不啜粥,亦可奏效;加知母以制黄芪之温。综观张氏运用桂枝汤时,每每加黄芪以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