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DOC 112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DOC 112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DOC 112页 学前 儿童 发展心理学 教案 DOC 112
- 资源描述:
-
1、教 案 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二 级学院(部)_学前教育_教 研 室 _理论教研室_ 课程名称及代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 程 类 别 专业基础课_ 学 分 及 总 学 时 授 课 专 业 班 级 主 讲 教 师 职 称 职 务 _ _ _ 使 用 教 材 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李燕等编) XXXX学院教务处制117 / 117第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1周 第13节课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领会三个层次):1.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掌
2、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重点掌握发展心理学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六大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一、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 发展阶段1、出生前阶段2、婴儿期3、幼儿期(二)发展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重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含义和任务。难点:发展心理学的三大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六大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讨论、思考、作业: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2
3、.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哪些?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帼眉(1989):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70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类型: 理论课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教学资源: 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填写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备 课 笔 记 第1页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到入学前这一阶段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
4、特征。1、学前期(06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胎儿期(出生前)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2、什么是心理?3、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阶段是人生的早期阶段,各种心理活动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发生。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机能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上升的变化。心理发展的规律指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例如:心理发展有方向顺序性;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5、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各个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年龄阶段上不同的、一般的、典型
5、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基本理论问题1、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是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FGalton)。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美国心理
6、学家霍尔(GHall)有一句名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2)环境决定论 主要代表人物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华生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实例:A狼孩 B孪生子女的智力的调查1920年,在印度狼洞发现“狼孩”阿玛拉(8岁),她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不具备正常儿童的心理。她四肢爬行,不穿衣服,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用舌头舔食生水,
7、吃地板上的生肉。阿玛拉活到17岁。在辛格夫妇的精心训练下,2年后,阿玛拉能直立,7年后学会40多个词,智力相当于4岁。2、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还是阶段性?即是一个量变还是质变的过程?人的心理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3、被动性和主动性机械模型:儿童被动地接受外部经验,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探索性行为和个人尝试很少。机体模型:儿童具有主动性,更愿意去探索和自我创造。二、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1、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 主要贡献(1)潜意识理论(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2)人格结构自我 本我 超我(3)梦的解析(4)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根据力比多投放部位不同把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
8、(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 (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1-13岁开始) 2、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行为就是刺激反应联结心理发展的机制: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既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也不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
9、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4、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低级心理机能受个体生物成熟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5、信息加工理论(1)将个体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专注于儿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2)强调对儿童发展内在机制的精细分析。个体认知结构中的加工系统是多重的,每种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变化机制鉴别出对认知发展具有突出作用的变化机制,探索他们的发展过程(3) 儿童的发展主要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来实现。重视“策略”重视“元
10、认知”教育、训练(成熟)元认知的发展具体认知能力的提高6、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观:Bronfenbrenner, U. 儿童心理是在环境的持续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环境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具有不同结构水平的复杂嵌套系统;儿童与不同水平的环境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或水平:微观系统(microsystem):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儿童直接生活于其中,与该系统有密切的互动;该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最不稳定。 中介系统(mesosystem):各个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间接地影响儿童发展。外层系统(exosystem):社区、校董事会、父母工作
11、单位、亲戚朋友等,是微观系统直接面对的环境,它通过影响微观环境而影响儿童的发展。宏观系统(macrosystem):文化价值观、习俗、道德、法律等涵盖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层面,其影响是稳定的、间接的、深远的。外层系统(exosystem):社区、校董事会、父母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是微观系统直接面对的环境,它通过影响微观环境而影响儿童的发展。宏观系统(macrosystem):文化价值观、习俗、道德、法律等涵盖个人生活各方面的层面,其影响是稳定的、间接的、深远的。第2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2周 第1-3节课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
12、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数据收集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及发展的研究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数据收集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临床法(四)个案研究法(五)心理物理法(六)跨文化研究法二、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一)相关设计(二)试验设计三、 发展的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二) 纵向研究(三) 时序研究重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以及发展的研究设计。难点:发展的研究设计的内涵与比较。讨论、思考、作业: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
13、学数据收集的方法。2.举例说明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时序研究。3.观看幼儿园,作出观察记录。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Sattler,Hoge,陈会昌(2007):儿童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0分钟,授新课110分钟,安排讨论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授课类型: 理论课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教学资源: 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备 课 笔 记 第1页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数据收集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仪器,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优点:现场观察,资料更客观、全面、准确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二)访谈法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
14、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搜集有关心理特征资料的方法。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是否有统一要求和结构: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根据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优点:较针对性地收集证据,情境自然缺点:访谈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访谈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费时多,对访谈结果进行量化的难度也较大(三)问卷法 是研究者用同一设计的问卷来搜集儿童心理和行为资料的方法优点: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完整,设计更加严密,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所得数据也便于定量分析。缺点:问卷设计最关键。如果不当,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对被试有书面语能力的要求。(四)测验法测验法:通过测验量表来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5、和规律的方法优点:测验量表的编制严谨,结果处理方便,由于一些常模的存在,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缺点:受被试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限制,不能用于测差低幼儿童。(五)实验法实验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优点:能够严格地控制和操纵变量,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客观、准确,利于定量分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局限: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使儿童的表现易带上非自然性色彩。二、发展的研究设计(一)横向研究所谓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
16、龄待点。 例如:一个经典的小实验:选定三个年龄的儿童两个月的、五个月的、八个月的,把毛巾分别放在他们脸上作为自变量(刺激变量):两个月的儿童盲目地全身挣扎,五个月的儿童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八个月的儿童则不费力地拉下毛巾,并且觉得好玩。(二)纵向研究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例如,研究儿童口头言语的发生发展,可以从新生儿发音起,经过一系列发展过程直到连贯性的言语为止,从而查明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路线和规律。纵向研究横断研究优点可以比较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费时较长,不
17、易同时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不易查明或控制,有些意外情况的出现会影响研究的进行甚至不得不中断。缺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由于时间较短,不易看到发展的连续过程和关键的转变点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比较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兼而用之,以取长补短(三)时序研究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题,较多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我们把这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差异研究。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等。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
18、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往往是发展研究的中心课题,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关系。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验证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或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反作用。例如:班杜拉的研究:暴力榜样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遗传因素相同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19、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研究。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3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3周 第1-3节课时安排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理论 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第三节 新生儿的发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了解研究遗传影响力的研究方法;理解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理解新生儿能力和状态。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基
20、础第一节 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一、研究遗传影响力的方法(一)选择性育种的研究(二)家谱研究 1、双胞胎研究(twin study) 2、收养研究(adoption study)二、 遗传对气质、人格的影响(一)气质遗传的可能性研究(二)人格遗传的可能性研究三、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四、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一、发育的三阶段(一)胚种期 (二)胚胎期 (三)胎儿期二、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一) 致畸因子(二) 母亲的其他因素 母亲的疾病、母亲的营养、母亲的情绪压力第三节 新生儿的发展(一)新生儿及可能的并发症 缺氧、早产、低重儿(二) 新生儿的能力和状态1、新生儿的反射生存
21、反射: 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2、 新生儿的状态 睡眠、啼哭3、 新生儿行为评估(三)新生儿对于家庭的改变1、家庭体系的改变2、应对改变的措施重点:理解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理解新生儿能力和状态。难点:研究遗传影响力的研究方法。讨论、思考、作业:1、研究遗传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3、有哪几种常见的分娩并发症?4、新生儿的先天反射有哪些?5、了解新生儿的能力有何意义?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林崇德(1995):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