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2篇--醉翁亭记.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提升训练第2篇--醉翁亭记.docx》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提升 训练 醉翁亭 下载 _中考其它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第2篇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知识盘点一、易考实词梳理1. 古今异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_今义:意思(2)野芳发而幽香古义:_ 今义:散发(3)佳木秀而繁阴古义:_ 今义:秀气,好看(4)山间之四时也F古义:_ 今义:时间(5)非丝非竹丝:古义:_ 今义:丝线竹:古义:_ 今义:竹子(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F古义:_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2.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山行六七里 山F: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_杂然而前陈者 前F:_(2)名词作动词名之者谁2016.16A,2009.16(1) 名F:_故自号曰醉翁也 号F:_(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3. 重点
2、实词(1)环滁皆山也 环:_2017.14D(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 深:_ 秀:_(3)峰回路转 回:_(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_(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 寓:_(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霏:_ 开:_(7)云归而岩穴暝 归:_ 岩穴:_ 暝:_(8)晦明变化者 晦:_(9)野芳发而幽香 芳:_(10)负者歌于途 负者:_(11)伛偻提携 伛偻:_ 提携:_(12)泉香而酒洌 洌:_(13)山肴野蔌 蔌:_(14)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F:_ 陈:_(15)宴酣之乐 酣:_(16)射者中 射:_(17)弈者胜 弈:_(18)觥筹交错 觥:_ 筹:_ 交错:_(19)苍颜白发 苍
3、颜:_(20)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_(21)树林阴翳 阴翳:_ 翳:_(22)鸣声上下 上下:_(23)醒能述以文者 述:_(24)太守谓谁 谓:_二、一词多义全扫描 1.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余因得遍观群书F(送东阳马生序) 2.得求而不得者也F(送东阳马生序) 便得一山F(桃花源记) 不复得路F(桃花源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负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云归而岩穴暝 4.归朝而往,暮而归F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而乐亦无穷也F 5.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鱼我所欲也)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渐闻水声潺潺F 陶后鲜有闻F(爱莲说) 6.闻 军中闻将军令F(周亚夫军细柳) 村中闻有此人F(桃花源记)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山水之乐 7.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似与游者相乐F(小石潭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三、重点句子翻译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5.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6.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7. 临溪而渔,溪
5、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8.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9.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0.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四、探究设问1. 本文第1段有何作用?【答案】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和命名的缘由,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穿全文。2.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有何作用?【答案】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约其词。通过这样轻松闲逸的问答,使文章由写景巧妙地过渡到记事、言情。太守一闪而出,却没有更多介绍,成为全篇的一个悬念。太守自号醉翁,又别有情趣。3. 作者“醉翁
6、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体现在哪些事上?【答案】用自己的别号给亭命名,与民同醉、乐享山水,早出晚归,沉迷山水。4.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统编课后思考探究)【答案】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山水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5. 文章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醉能同其乐。作用:点
7、明主旨与民同乐。6.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乐”的几种情境?【答案】一是“禽鸟之乐”。大自然是禽鸟的家园,游人或许惊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当人去山空后,它们归巢之际,又和鸣林间,唱出欢乐的歌。二是“游人之乐”。这里强调“从太守游而乐”,可见官民关系的协调。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有“同醉”之乐,又有独省之思。7. 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统编教参问题探究)【答案】从文本来看,全文共用了十个“乐”字,可谓贯穿全篇,且文章风格并非寓悲于乐,由此可认定,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的,是不容置疑的。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
8、之泰然。从创作背景上看,欧阳修因为支持“庆历新政”而被贬滁州,但他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1. 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答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泻出于两峰之间”,峰的静和水的动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2. 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统编课后思考探究)【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
9、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3. 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统编课后思考探究)【答案】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
10、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4.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描写景物时又着眼于“醉”,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答案】“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