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93294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27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必考题 考题 中考 年级 历史上 第八 单元 近代 经济 社会生活 教育 文化事业 发展 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58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变革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裕2下表中学校和学生 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时间(年月)1913年7月1914年7月1915年7月1916年7月1923年7月学校(所)87272所108448所122286所119739所178981所学生(人)

    2、290万人360万人400万人430万人680万人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3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4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

    3、历史史实的是A中共七大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19 世纪 70 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A时务报B大公报C民报D申报7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B发电报C坐火车D乘轮船8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

    4、于“观点”的是A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B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D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9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辛亥革命的冲击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10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材料反映出阻碍中

    5、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A官僚资本的摧残B列强的经济侵略C封建主义的阻挠D落后的生产技术1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12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马来西亚,读书在英国,娶了个日本女子为妾,在北洋政府做官,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是东洋、仕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A近代中国逐渐对外开放B近代中国主要向日本学习C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

    6、国人员13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A甲午战争后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4王宇清先生曹说:“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这反映了旗袍的流行A是思想变革的结果B是女权斗争的目标C促进平等思想传播D反映女子地位提高15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戊戌变法期间,清

    7、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D如图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吴淞铁路16旗袍原来是满洲妇女的基本服装,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 )A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B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男女社会地位趋向平等D地区发展变化不平衡17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1

    8、8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42个项目中,大生纱厂在名单之列。大生纱厂(如图)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纺织企业,其纱锭总数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但最终陷入了绝境。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国内市场狭小B帝国主义的侵略C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D封建主义的压迫19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是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北洋军阀的割据纷争20近代中国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此看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A沿海地区风俗

    9、发生彻底变化B婚姻风俗受传统观念影响变化不大C崇洋逐新观念完全深入人心D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1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A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B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C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22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上升到70%。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B政府政策的放宽C列强侵华的放松D社会思潮的推动23下图是中国棉

    10、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24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的知识总结,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大生纱厂的结局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曲折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D抗战胜利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

    11、的是A1958年4月井冈山会师B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改礼仪等等。材料中徐庶的内容“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故选B。2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

    12、数量逐年增多,这说明近代教育不断发展,故C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除,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教育情况,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发展、全国人口增长的问题,故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主张实业救国。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所以答案选择C。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

    13、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5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反映历史的客观史实;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主观因素。因此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属于历史史实,选项C符合题意;A是对中共七大的评价,排除;B是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评价,排除;D是对商务印书馆的评价,排除;故此题选C。6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

    14、87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故选D。7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线电报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B项正确,ACD排除,所以答案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是1901年,分析四个选项事物出现的时间,排除A,再根据题干“使用的最快捷”的信息,排除CD,由此得出正确答案。8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观点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属于观点,故A符合题意;旗袍、中山装等

    15、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属于史实,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9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个发展高潮是马关条约之后,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因此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包括选项BCD,但是不符合题意;1

    16、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选项A不属于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B【解析】【详解】材料“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官僚资本的摧残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原因,排除A;封建主义的阻挠和落后的生产技术,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CD。故选B。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C正确;ABD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17、。故选C。12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所以民国初年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奇人辜鸿铭,他的人生经历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A项符合题意;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1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春天

    18、”,所以大生纱厂经营会“最景气”,答案选B。1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反映了旗袍的流行是女权斗争的目标,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1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选项C说法是正确的,符合题意;图一是申报,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A排除;图二是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排除;图四是詹天佑,他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

    19、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D排除;故选C。16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旗袍原来是满洲妇女的基本服装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A选项符合题意;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说法不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男女社会地位趋向平等的说法不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地区发展变化不平衡的说法不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7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年到1

    20、918年。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在1913年之前已经被辛亥革命推翻,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与史实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国内市场狭小,A符合题意;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B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9C解

    21、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主要外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A项是内因,BD项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排除ABD,所以答案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外因”,结合课本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来解答本题,A项是内因,BD项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利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20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近代中国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此看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地区发展极不平衡,D

    22、符合题意;AB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2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材料强调了“依然被称为老爷”和“穿起短衫,开始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A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创办与戊戌变法时期,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B排除;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前已经有新式学校,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D排除。故选择A。2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分析材料“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

    23、不合理的”等可知,材料体现了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为支付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23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可知,题干反映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

    2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乂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个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的“实业救国”的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也由原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转向萧条衰落。ABC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日趋萎缩。D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25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属于历史观点,故C符合题意;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属于历史事实,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932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