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10-感觉器官的功能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理学&10-感觉器官的功能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10 感觉器官 功能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九章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2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掌握: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的调节;近点的概念;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的调节;近点的概念;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敏度、暗适应和明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敏度、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的概念。适应、视野的概念。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基底膜的振动和行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波理论。熟悉: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三原色学说;耳廓熟悉: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三原色学说;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的生物电现象。蜗的生物电现象。3
2、第一节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躯体感觉躯体感觉第三节第三节 眼的视觉功能眼的视觉功能第四节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耳的听觉功能第五节第五节 前庭器官的功能前庭器官的功能第六节第六节 嗅觉和味觉嗅觉和味觉4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感受器或感觉器官传入神经传入神经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感觉:感觉: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主观上的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主观上的反映。内外环境刺激内外环境刺激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51.1.感受器感受器(receptor):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
3、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第一节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2.2.形式:形式:如:痛觉感受器如:痛觉感受器如:环层小体、肌梭如:环层小体、肌梭 如:视杆、视锥细胞如:视杆、视锥细胞6感觉器官感觉器官(sense organ):由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由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构成。如眼、耳、鼻、舌等。附属结构构成。如眼、耳、鼻、舌等。u 按接受刺激性质分:按接受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光感受器机械、化学、温度、光感受器3.感受器的分类:感受器的分类:u 按分布部位分:按分布部位分:外感受器外感受器 远距离
4、感受器:视、听、嗅远距离感受器:视、听、嗅 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度觉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度觉 内感受器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如肌梭本体感受器:如肌梭 内脏感受器内脏感受器8概念:概念:每种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形式。每种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形式。如:如:眼的适宜刺激: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眼的适宜刺激: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耳的适宜刺激:空气振动的疏密波耳的适宜刺激:空气振动的疏密波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感受器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非适宜刺激也可引起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非适宜刺激也可引起反应,但需刺激强度大9 一种慢电位,具有局部
5、兴奋的性质:一种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不具有不具有“全或无全或无”的特征;可总和的特征;可总和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感受器的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各种形式刺激各种形式刺激传入神经动作电位传入神经动作电位感受器感受器换能换能过程:过程:刺激刺激过渡性电位变化过渡性电位变化传入神经传入神经AP(即感受器电位即感受器电位oror发生器电位发生器电位)=10感受器的感受器的编码功能编码功能(coding)概念:概念:指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把刺激信号指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把刺激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
6、序列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中的现象。的现象。u 刺激性质编码:刺激性质编码:u 刺激强度编码:刺激强度编码:特定感受器特定感受器特定传入途径特定传入途径大脑皮层特定部位大脑皮层特定部位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的高低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频率的高低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11感受器根据适应程度分为:感受器根据适应程度分为:l快适应感受器:快适应感受器:如嗅觉、触觉感受器如嗅觉、触觉感受器 意义:有利于机体接受新刺激。意义:有利于机体接受新刺激。l慢适应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如肌梭、颈动脉窦、痛觉感受器如肌梭、颈动脉窦、痛觉感受器 意义
7、:有利于对机体的某些功能如姿势、血压等意义:有利于对机体的某些功能如姿势、血压等 进行持续的调节。进行持续的调节。感受器的感受器的适应现象适应现象(adaptation)概念:概念:指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指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降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降低的现象。低的现象。13第三节第三节 眼的视觉功能眼的视觉功能70%14可见光可见光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折射成像折射成像视网膜的感光系统视网膜的感光系统换能作用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视视N N冲动冲动视觉中枢视觉中枢视觉视觉眼的适宜刺激:波长眼的适宜刺激:波长
8、380-760nm380-760nm的电磁波的电磁波15 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玻璃体玻璃体折光系统包括折光系统包括角膜角膜房水房水晶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玻璃体6m以外的光线可认为近于平行光。以外的光线可认为近于平行光。物体来的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成一物体来的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17简化眼简化眼(reduced eye):假想的人工模型,假设眼球假想的人工模型,假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其光学参数与人眼折光系统为单球面折光体,其光学参数与人眼折光系统 相等,故可用于分析成像和
9、进行计算。相等,故可用于分析成像和进行计算。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AB(物体的大小)(物体的大小)Bn(物体至节点的距离)物体至节点的距离)nb(节点至视网膜距离)节点至视网膜距离)ab(物像的大小)物像的大小)18视远物(视远物(6m):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平行光线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视近物(视近物(6m):光线是发散的,物体将成像在视光线是发散的,物体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必须进行调节。网膜之后,必须进行调节。l 晶状体调节晶状体调节l 瞳孔调节瞳孔调节l 双眼球会聚双眼球会聚 眼的调节眼的调节AA 远点:远点: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距离。眼不作任何调
10、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距离。19物像落在视网膜后物像落在视网膜后视物模糊视物模糊睫状肌收缩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晶状体前前后凸后凸折光能力折光能力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持续高度紧张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睫状肌痉挛近视近视弹性弹性老花眼老花眼(老视)(老视)1.1.晶状体调节晶状体调节视近物视近物近点:近点:眼作最大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眼作最大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近点为判断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近点为判断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大小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近点距离增大。随年龄的增长近点距离增大。21瞳孔近反射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pup
11、il)概念:概念:视近物时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2.2.瞳孔的调节瞳孔的调节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1.5-8.0mm之间。之间。意义:意义:瞳孔缩小后瞳孔缩小后,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并减少折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晰。22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概念:概念: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的现象。缩小,弱光下瞳孔
12、扩大的现象。意义:意义:调节光入眼量调节光入眼量,使视网膜不因光线过强受使视网膜不因光线过强受到损害到损害,也不因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也不因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判断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之一。特点:特点:具有双侧效应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射互感性对光反射)。23概念:概念: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球会聚,也称为辐辏反射。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球会聚,也称为辐辏反射。意义:意义: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使物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使视使视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
13、的产生。觉更加清晰和防复视的产生。3.3.双眼球会聚双眼球会聚(convergence reflex)(convergence reflex)24正视眼正视眼(emmetropia)正常眼的折光系统无需进行调节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无需进行调节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而可以看清远物;网膜上,因而可以看清远物;眼经过调节后,只要物体离眼的距离不小于近点,也能在眼经过调节后,只要物体离眼的距离不小于近点,也能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像。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像。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在平行光线
14、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称为称为非正视眼,即屈光不正。非正视眼,即屈光不正。非正视眼:非正视眼:屈光不正屈光不正(ametropia)近视近视 远视远视 散光散光常见的屈光不正及矫正方法常见的屈光不正及矫正方法 折光异常折光异常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成像位置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矫正方法 近视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 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之前 凹透镜凹透镜 远视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 视网膜之后视网膜之后 凸透镜凸透镜 散光散光 角膜经纬度曲率不一致角膜经纬度曲率不一致 成像不清晰成像不清晰 圆柱型透镜圆柱型透镜274.4.神经节细胞
15、层神经节细胞层2.2.感光细胞层感光细胞层1.1.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视网膜的结构特点3.3.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层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视网膜厚视网膜厚0.10.5mm,有有10层结构,主要功能细胞有层结构,主要功能细胞有4层。层。28特点:特点:细胞内含黑色素颗粒,对感光细胞起细胞内含黑色素颗粒,对感光细胞起保护和营养作用。保护和营养作用。1.1.色素细胞层色素细胞层保护机制:保护机制:吸收光线,防止光的吸收光线,防止光的散射和辐射,保证视散射和辐射,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楚。网膜成像清楚。强光照射时伸出伪足强光照射时伸出伪足样突起,包被视杆细样突起,包被视杆细
16、胞外段,使相互隔离胞外段,使相互隔离。光线弱时,伪足样。光线弱时,伪足样突起缩回到胞体,暴突起缩回到胞体,暴露视杆细胞外段,能露视杆细胞外段,能充分接受光刺激。充分接受光刺激。292.2.感光细胞层感光细胞层a.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分布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分布30外段外段呈圆盘状重叠呈圆盘状重叠成层,感光色素镶成层,感光色素镶嵌在嵌在膜盘膜盘中,中,是光是光-电转换产生感受器电转换产生感受器电位电位的关键部位。的关键部位。b.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形态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形态外段外段内段内段终足终足31(1.2108个个)(6106个个)(1.2106根视神经纤维根视神经纤维)3.双极细胞层、神经节
17、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会聚现象会聚现象:生理盲点生理盲点(blind spot):定义:定义:视网膜上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视神经纤维穿出眼球的部位;此处无感穿出眼球的部位;此处无感光细胞,故光细胞,故无光感受作用无光感受作用。位置:位置:由黄斑向鼻侧约由黄斑向鼻侧约3mm3mm处,直径约处,直径约1.5mm1.5mm、境界清、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即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即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乳头。单眼视野可查到生理盲点。单眼视野可查到生理盲点。双眼视野补偿。双眼视野补偿。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乳头黄斑黄斑331.1.视杆系统视杆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对光线敏感性高,主
18、要感受弱光刺激、夜间视对光线敏感性高,主要感受弱光刺激、夜间视物;无色觉,视物细节分辨能力差。物;无色觉,视物细节分辨能力差。2.2.视锥系统视锥系统(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对光线敏感性差,主要感受强光刺激、白昼对光线敏感性差,主要感受强光刺激、白昼视物;可辨颜色,视物细节分辨能力高。视物;可辨颜色,视物细节分辨能力高。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系统:视杆细胞视杆系统: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视锥系统:视锥细胞视锥系统: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项项 目目 视锥细胞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视杆细胞分分 布布 视
19、网膜中央凹视网膜中央凹 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周边部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视锥视锥:双极双极:节细胞节细胞=1:1:1 =1:1:1 视杆视杆:双极双极:节细胞节细胞=多多:少少:1:1(呈单线式呈单线式,分辨力强分辨力强)()(呈聚合式呈聚合式,分辨力弱分辨力弱)感光色素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色素有感红、绿、蓝色素3 3种种 只有视紫红质只有视紫红质1 1种种种族差异种族差异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强光强光 弱光弱光分分 辨辨 力力 强强(分辨微细结构分辨微细结构)弱弱(分辨粗大轮廓分辨粗大轮廓)专司视觉专司视觉 明视觉
20、明视觉 +色觉色觉 暗视觉暗视觉 +黑白觉黑白觉结结构构特特征征功功能能作作用用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紫红质的吸收峰在视紫红质的吸收峰在500nm500nm处,与动物在处,与动物在暗视时的光谱敏感性曲线相一致暗视时的光谱敏感性曲线相一致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电位构像构像变化变化1.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视 紫紫 红红 质质光光视蛋白视蛋白+11-+11-顺视黄醛顺视黄醛醇脱氢酶醇脱氢酶11-11-顺视黄顺视黄醇醇全反型视黄醇全反型视黄醇(VitA)(VitA)醛还原酶醛还原酶全反型视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