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10-循环经济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管理学-环境管理学-10-循环经济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管理学 10 循环 经济 课件
- 资源描述:
-
1、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主讲:肖思思主讲:肖思思(2013-2014-12013-2014-1)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管理政策方法环境管理政策方法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法环境法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第七章第七章 区域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第八章第八章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第九章第九章 废弃物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第十章第十章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第十
2、三章第十三章 突发性环境污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事件应急管理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产生循环经济产生绪绪论论基基本本原原则、则、体体系系和和层层次次发发展展的的必必要要性性和和紧紧迫迫性性发发展展趋趋势势循环经济研究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理论与方法理理论论基基础础基基本本理理论论原原则则与与基基本本分分析析方方法法循环经济内容循环经济内容循循环环经经济济评评价价循循环环经经济济层层次次分分析析循循环环经经济济与与区区域域分分层层循循环环型型产产业业分分析析高高科科技技污污染染防防治治模模式式比比较较与与政政策策法法规规体体系系循循环环经经济济发发展展预预警警系系统统构构建建及及运运
3、行行 一、一、绪绪 论论(一)经济增长的代价与循环经济的提出(一)经济增长的代价与循环经济的提出(二)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体系和层次(二)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体系和层次(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情况(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情况(四)循环经济学:学科基础和学科特征(四)循环经济学:学科基础和学科特征1.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2.循环经济思想的源起循环经济思想的源起-“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3.循环经济的提出循环经济的提出4.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5.两种发展两种发展“范式范式”的比较的比较(一)经济增长的代价与循环经济的提出(一)经济增长的代价与循环经济的提出崇拜自
4、然阶段崇拜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群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人在生产中软弱乏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狭隘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狭隘图腾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自然崇拜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人类进入人类进入1616世纪后世纪后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生产工具的产生,及第一次工业的产生,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力量不断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5、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核能开发、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物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自然对人类大规模报复自然对人类大规模报复协调自然阶协调自然阶段段1.1.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引发的生引发的生态失衡态失衡资源枯竭资源枯竭导致的能导致的能源危机源危机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带来的粮带来的粮食短缺食短缺2.2.循环经济思想的源起循环经济思想的源起-“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天人一体的世界观天人一体的世界观天人合德的价值观天人合德的价值观天人相参的生态观天人相参的生态观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
6、然的关系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优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优势地位,但并不主张势地位,但并不主张征服自然,主张应以征服自然,主张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并将其作为人生标,并将其作为人生最高理想最高理想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天地人三者相互并存,构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系构成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认为,人与天地并统。认为,人与天地并列,既非大自然列,既非大自然(天、天、地地)的奴隶,又非其主的奴隶,又非其主宰,而是以自然过程的宰,而是以自然过程的参与者身份出现,和自参与者身份出现,和自然相互协调,护养共生然相互协调,护养共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
7、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三、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四、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四、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3.3.循环经济的提出(国外)循环经济的提出(国外)循环循环经济经济提出提出背景背景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这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带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这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对资源的攫取和对环境的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对资源的攫取和对环境的破坏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破坏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国外循环
8、经济研究提出国外循环经济研究提出1966年年宇宙飞船经济学宇宙飞船经济学90年代年代循环经济一词的初步使用与初步阐述阶段循环经济一词的初步使用与初步阐述阶段20世纪末世纪末循环经济的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循环经济的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法律和制度重要标志:重要标志: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3.3.循环经济的提出(我国)循环经济的提出(我国)循环循环经济经济提出提出背景背景,是重化工业过度消耗资源。,是重化工业过度消耗资源。二,是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二,是资源利用率严重偏低。三,
9、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速度三,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速度我国经济增长代价的主要特征我国经济增长代价的主要特征高投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消耗高排放高排放不协调不协调难循环难循环低效率低效率我国循环经济研究提出我国循环经济研究提出20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末端治理思想的提出末端治理思想的提出90年代后年代后源头治理思想的提出,萌芽发展阶段源头治理思想的提出,萌芽发展阶段1993年年循环经济理论正式在中国亮相循环经济理论正式在中国亮相2002年底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颁布2003年至今,理念传播和试点阶段年至今,理念传播和试点阶段传统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
10、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排放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济过程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污染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污染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采取措施治理污染遵循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资源化”原则,采用全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减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少进入生产
11、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物的资源化目的4.4.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1 1)4.4.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2 2)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循环经济范式循环经济范式“外部效应内部化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理论“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污染者付费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宇宙飞船理论宇宙飞船理论范式革命范式革命第一,生态伦理观由第一,生态伦理观由“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转向“生命中心伦理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和生态中心伦理理”的探
12、索。的探索。第二,生态阈值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第二,生态阈值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第三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第三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第四,从浅生态论向深生态沦的转变。第四,从浅生态论向深生态沦的转变。5.5.两种发展两种发展“范式范式”的比较的比较浅生态学浅生态学深生态学深生态学自然界对我们是有用的资源(工具价自然界对我们是有用的资源(工具价值)值)自然界尤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尤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人类之外谈论价值是不可思议的在人类之外谈论价值是不可思议的从理性上说,自然价值与人类的价值一样从理性上说,自然价值与人类的价值一样,所有价值都是等同的,所有价值都是等同的物种之所以应受保护,是因为它
13、们的物种之所以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的基因对我们的农业和医药有用基因对我们的农业和医药有用物种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价值物种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价值资源意味着人的资源资源意味着人的资源资源意味着对所有生物的资源资源意味着对所有生物的资源自然是残酷的,而且必须是这样自然是残酷的,而且必须是这样人类是残酷的,其实他本来不应是这样的人类是残酷的,其实他本来不应是这样的5.5.两种发展两种发展“范式范式”的比较的比较浅生态学浅生态学深生态学深生态学自然界对我们是有用的资源(工具价值自然界对我们是有用的资源(工具价值)自然界尤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尤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人类之外谈论价值是不可思议的
14、在人类之外谈论价值是不可思议的从理性上说,自然价值与人类的价值一样从理性上说,自然价值与人类的价值一样,所有价值都是等同的,所有价值都是等同的物种之所以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的基物种之所以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的基因对我们的农业和医药有用因对我们的农业和医药有用物种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价值物种应受保护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价值资源意味着人的资源资源意味着人的资源资源意味着对所有生物的资源资源意味着对所有生物的资源自然是残酷的,而且必须是这样自然是残酷的,而且必须是这样人类是残酷的,其实他本来不应是这样的人类是残酷的,其实他本来不应是这样的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认为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认为环
15、境危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难以环境危机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主张在现有经济,社会避免的,主张在现有经济,社会、技术框架下通过具体的治理方、技术框架下通过具体的治理方案来解决环境问题。案来解决环境问题。把环境危机归结为现代社会的生存危把环境危机归结为现代社会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机和文化危机,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有的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在于现有的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只有把人和社会融于自和价值观念。只有把人和社会融于自然,使之一体,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然,使之一体,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和生存危机。5.5.两种发展两种发展“范式范式”的比较的比较1.什
16、么是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什么是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基本原则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3.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二)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体系和层次(二)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体系和层次1.1.什么是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什么是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基本原则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特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l 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l 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
17、则l 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循环经济中整个经济系统循环经济中整个经济系统(即所有同产即所有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关联的活动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关联的活动)就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就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基于这一点出发,改进经济系统使之基于这一点出发,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以能最终持久生存能与生物圈兼容,以能最终持久生存下去,就成为研究与发展循环经济的下去,就成为研究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绿色
18、消费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与绿色循环经济与绿色GDP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标志国际标准循环经济与环境标志国际标准循环经济与绿色设计循环经济与绿色设计比比较较创创新新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与传统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比较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特征特征物质流动物质流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对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污染物的低排放“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再生资源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线性经济线性经济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对资源的高开采、低利用、污染物的
19、高排放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物污染物”的的单向流动单向流动天人冲突范式天人冲突范式(以末端治理为最高形态)(以末端治理为最高形态)天人循环范式天人循环范式(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伦理生命中心伦理”和和“生态中心伦理生态中心伦理”浅生态浅生态深生态深生态“增长型增长型”经济经济“储备型储备型”经济经济“消耗型消耗型”经济经济“福利型福利型”的经济的经济“重生产量重生产量”的经济的经济深生态深生态“单程式单程式”经济经济“循环型循环型”经济经济循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循环经济学要最大限循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20、:循环经济学要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传统经济学重在最大眼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传统经济学重在最大眼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l 新的系统观新的系统观l 新的经济观新的经济观l 新的价值观新的价值观l 新的生产观新的生产观l 新的消费观新的消费观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对传统经济对传统经济-创新创新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清洁生产
21、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区别一:表现在实施的层次上。清洁生产主要指在企业具体的生产流区别一:表现在实施的层次上。清洁生产主要指在企业具体的生产流水线上,循环经济则既可以是企业层次上的,也可以是园区、行业、水线上,循环经济则既可以是企业层次上的,也可以是园区、行业、城市、区域或者是国家层次上的。城市、区域或者是国家层次上的。区别二:表现在实际运作上。在推行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区别二:表现在实际运作上。在推行循
22、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清洁生产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列技术问题,清洁生产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区别三:两者实施的客观条件不同。区别三:两者实施的客观条件不同。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主要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一、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一、倡导消
23、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二、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三、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消费并非消费并非消费绿色消费绿色绿色不意绿色不意味着天然味着天然反对攀比反对攀比和炫耀和炫耀反对危害反对危害人和环境人和环境尤其反对尤其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首先,要
24、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控制人口,节约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小推进这一基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小推进这一基本国策。本国策。2.2.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循环经济的几对关系-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1 1)“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
25、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目的: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可持续发展。其一,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其一,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需求实行减量化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