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管理 政策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23反对反对 51800人人同意同意2877人人其他其他218人人2007年年12月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在网站上开通了日,福建省厦门市在网站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的投票平台 42007年年12月月13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日,厦门市政府召开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公众参与座谈会 5n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
2、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6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规划和国家政策。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体现。的环境政策的体现。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的重要法律手段。展的重要法律手段。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7 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用。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1973)。)。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防止新的
4、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项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的原则。避免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避免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2.“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8 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
5、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这是在这是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老三老三项项”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宝”。3.排污收费制
6、度排污收费制度10政策政策,是政府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制定的,是政府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种社会行为规则一种社会行为规则,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协,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协调或协同多个行为主体在某一事件中各自行调或协同多个行为主体在某一事件中各自行为的规则。为的规则。在环境管理中,协调或协同政府、企业和公在环境管理中,协调或协同政府、企业和公众在解决某一个具体环境问题中的行为规则,众在解决某一个具体环境问题中的行为规则,就是就是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管理政策。11 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规范、标准,作为制度、规则、规范、标准,作为环境管环境管理的工具和
7、手段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去调整、控制、引导人类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人类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12类型 命令型和控制型 经济型和激励型 鼓励型和自愿型 企业 政府 公众及非政府组织 法律行政强制性环境标准 经济手段指导性环境标准环境科学技术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政府环境绩效评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可持续性经营企业节约源和能源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绩效评估 公众自我管理节约资源能源绿色社区、住宅环境管理政策的分类环境管理政策的分类 131415(一)法律手段的基本特征(一)
8、法律手段的基本特征法律产生要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体系,并通过国家机器的保障,强制执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且这种强制性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16(二)环境管理法律手段的基本内容(二)环境管理法律手段的基本内容条件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的构成 法律责任 17环境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条例和法规环境保护条例和法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公约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公约(三)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三)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18n“三十二字三十二字”方针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9、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n“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步,三统一”方针方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是对对“三十二字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发展。方针的重大发展。(四四)我国
10、环境管理的方针我国环境管理的方针19(五)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五)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以“防防”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为核心,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手段,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上防止环境问题产生,同时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措施有:其主要措施有: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综合进行综合平衡。从平衡。从“六五六五”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开始,环境保护都被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宏观层次
11、)。政府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宏观层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宏观和微观层次)。(宏观和微观层次)。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微观层次)。观层次)。20“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凡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凡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负有治理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或补偿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失的责任。其主要措施有:其主要措施有: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
12、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染防治。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要。国家规定在技术改造中要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占总把控制污染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规定防治污染的费用要占总费用的费用的7%7%以上。以上。21“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主要措施有:善带来的环境污染
13、和生态破坏行为。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到到20052005年底,我国共出台了年底,我国共出台了9 9部环境保护法律、部环境保护法律、1515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法、法、5050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00200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多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范性文件以及16001600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余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境监测网络。
14、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22三项基本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支撑,相互补充,缺三项基本政策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支撑,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不可替代。都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性规定。一不可,不可替代。都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性规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境政策是从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政策是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工业规划布局以及技术政策角度来考虑的。产业结构、工业规划布局以及技术政策角度来考虑的。“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是针对造成环境污染与生的环境政策是针对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体,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来考虑的。态破坏的主体,从经济和技术
15、角度来考虑的。“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是从环境执法、行政管理、宣传教育角是从环境执法、行政管理、宣传教育角度来考虑的,是三大政策的核心。度来考虑的,是三大政策的核心。“三大政策三大政策”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23环境目标环境目标责任制责任制限期治理限期治理集中控制集中控制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制排污收费制三三同同时时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六)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六)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24n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
16、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25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建设项目,而且还针对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规划和国家政策。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强化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杜绝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新污染的产生,是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体现。的环境政策的体现。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为开展区域规划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为实施环境与发展综
17、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手段。展的重要法律手段。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科学、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26 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用。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
18、管理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1973)。)。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项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整地体现“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的原则。避免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避免了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的投入。2.“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27 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是国家环境行政机构依法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
19、污者,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定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是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运用价值规律给排污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定的经济压力,促使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开辟了一条可靠的污染治理资金渠道。这是在这是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年代引进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制度共同组成了中国的“老三老三项项”环境
20、管理制度,曾被誉为环境管理制度,曾被誉为“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中国环境管理的三大法宝宝”。3.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28 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将一个区域、单位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以以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形式确定下来,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办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目标管理办法,有效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加强了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 导。导。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9 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21、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它是由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的管理制度。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是使政府部门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是控制城市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5.城市
22、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30十五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权重分配31 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发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经审查批准发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律制度。条件排放污染物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对排污者排污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它是对排污者排污行为的定量化管理。是实现实现由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双重标由污染物
23、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双重标准的重要思想。准的重要思想。6.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3233 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是指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解决某些同类污染问题而建立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的集中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种重要手段。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我国在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上,花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但效果并不显著。但效果并不显著。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发展
24、趋势。集中化方向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污染集中控制主要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质量为目的,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效益。效益。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34n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是指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法决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环境法律制度。限内完成治
25、理任务的环境法律制度。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的超标排污的以及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老污染源。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污染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3)现场检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4)污染强制淘汰制度)污染强制淘汰制度(5)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地方性环境预审制度(6)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9.其它环境管理制度其它环境管理制度36(1)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加快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