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84417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3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秋思 教学 实录 评析
    资源描述:

    1、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材解读】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中唐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教学目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

    2、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教学难点】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教学策略】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读图导入,感情铺陈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老师有变化吗?生:换衣服了。师:是啊,仔细观察一下我,再看看台下的老师|们,谁更有吸引力?生:老师你啊!(生乐)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我,我为什么有吸引力啊?生1:老师您戴眼镜,显得知识渊博。生2;您幽默风趣。师:是啊,幽默是人非常好的特质,它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3:我觉得你很玉树临风。(

    3、生乐)师:谢谢。生4:英俊潇洒。生5:仪表堂堂。(全场乐)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关联词把刚才这些词连起来说一句话?生:老师不但英俊潇洒,而且相貌堂堂。(生纷纷举手)点评:|导入环节看似轻松调侃,实则教者在幽默之中蕴|含了调节气氛,了解学情,考察能力,渗透语文基本素养这些意识|,为下一环节的展开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师:看来同学们描述老师意犹未尽啊,来,看看你们该怎样描述|一下它呢?(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师: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生1:我看见|深蓝的天空上有雾蒙蒙的云,在云层之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它发出的亮光,从|云层之间穿出来,照在大地上。生2:在寂静的月空中,人们看

    4、见月亮,觉得内心很温暖。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之下,仰望这轮明月,你会想到什么?生1:看见月亮,我会想到团圆。生2:我会想到自己在远方的亲人,因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人的房子上,会想家。师:如果身处异乡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怎样去做呢?生:会饮酒作诗。师:哦,那谁能用学过的古诗,描述一下此情此景?生:静夜思,李白。(学生背诵)师: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生:思乡情。师:你们还学过用月亮表达思乡情的古诗吗?师:诗人是借什么而表现这种思乡情呢?比如王安石的生: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很好。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京口瓜洲一水间”,“间”字要

    5、读作|第四声。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到了李白的静夜思|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什么情?(生齐答:思乡情!)师:借助的是什么?(生齐答:明月。)师:借一种景物而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应该是生:借景抒情。师:这两首诗表达的都是思乡情,所以他们|都是古诗中的一种思乡诗。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点评: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教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体验,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古诗的意境,不是“感觉艺术”|,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它离不开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存在|。意境是艺术形象及其艺术环境在读者

    6、心中所引起的共鸣作用。此环节,|教者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二、设疑诵读,切入主体1、解题入诗:师:同学们,请读诗题(师配合舒缓的手势)生:秋思秋思秋思师:你们都懂诗题了吗?生:应该是秋天的思念。师:同学们,“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秋季或秋景。(在秋下面点重点号)师:谁能把文题的意思再给大家说一说?生: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中思念自己的家乡。2、初读设疑:师:|哦,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吗?(在秋之前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吗?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

    7、一起来自由读诗。在读诗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一定要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注意停顿。给大家三分钟,开始吧。(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出声朗读,并解答学生的疑问。)|点评:“学贵有思,学贵质疑”。此环节教者独具匠心地将诗人“是借秋|天的景色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这一问题抛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渴求,再配以明晰的朗读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效果一定会远远好于以往传统流程。而这一带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使学生在课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节课的重点。|师:随着声音的减弱,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谁能给我们展示一

    8、下?(生读诗)师:你先别坐下。诗中有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生:注意了。“意|万重”要念成“chng”,不能念成“zhng”师:这是一个什么字?生:多音字。师: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古诗,也出现过这个字,也读作“chng”,那是在|哪首古诗中呢?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师:哪句?生1:钟山只隔数重(chng)山。师:还有吗?生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ng)山”师:这是谁的诗句?生:李白,早发白帝城师:还有!(生为难的样子)师: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了,咱们刚才举了那么多的例子,也就是说,凡是在古|诗中遇到这个字,都要读成“chng

    9、”,是不是?生:是!师:不是!生:啊?(惊奇)师: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最后两句谁想到了?生:(回忆思考)生:“晓看红湿处,花重(zhng)锦官城。”师:非常好!“晓看红湿处,花重|(zhng)锦官城”。读“zhng”表示的是“堆积,垒压,代表一种分量|”,而“chng”则表示“再、很多”,听懂了|吗?谁还能给大家读一下?(生读得很有古诗的味道)师:(问他的同桌)你刚才注意听了吗?他读得好在哪?生:他读得很有韵味。师:对!同学们,|我们现在读的是古诗啊,古诗在朗读的时候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讲究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古诗所特有的“美|”韵律美!师:(出示画有节奏的古诗)谁再能给大|家读一下,要注意节

    10、奏啊。(生积极性很高,争先举手。一同学再次朗|读之后,全班齐读,老师带头鼓掌。)点评: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这|种积累又有显性与隐形之分。古诗教学中这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重”字的重墨解|读辨析,教者帮助学生回顾、指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基础,而|且通过大量的古诗拓展,使学生真正掌握如何正确运用的方法;同时,生生互|评这种评价的方法与激励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领悟到古诗的朗读方法与技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功效。3、切入主体:师:大家读得这么好,可是千|万别忘了老师提的问题啊,诗人是借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生1:是!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师:哦,这是你

    11、的想法。作者是“见秋风”,而表达了“思乡情|”。(板书见秋风思乡情)师:也就是说,这个问号可以擦掉了吧?生:可以。师:可以吗?同学们,我们再好好读诗,看看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什么之上?(生默读)生2:我觉得不是!从全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思乡的,应该是借助家书师:(板书作家书)作者借家书抒发生:思乡情。(箭头指示)师:作者不是借秋天的景色,而是把对家乡的思念都寄托在家书之中。大家|来看,作者写家书,这是一件生:事。师:用事来抒发一种情,这种写作手法应该叫做什么呢?生:借事抒情。师:我们也可以称为叙事抒情。三、理清脉络,感知全文师:万事皆有因啊。是什么引发了作者想要写这封

    12、家书呢?生:可能是作者太想自己的家人了。师:那想家人,思家乡,总有个由头与原因啊。生:我觉得可能是凄凉的秋风勾起了作者的思乡情。师:用诗中的3个字生:见秋风。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风本无形,他在那里怎么能看见呢|?为什么看见秋风,就想写家书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再细|细读诗,思考老师的问题。生:我想作者应该是感到了凄凉。师: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使他有了这种感觉?生:我觉得他可能看见了秋天的落叶。秋天的|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就像诗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师:他把树看成了什么?生:自己的家乡。师:而树叶呢?生:诗人自己。生:落叶归根,树叶飘落下来,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师:树叶尚能滋育自己的树|根,而我

    13、呢,只能在外漂泊啊。大家仔细看图,哪个人是诗人呢?生:穿蓝衣服,年纪大的那个。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诗人有多大年纪了?生:五十多岁。师:是啊,他的背已经驼了。知道诗人在外漂泊多少年了吗?(生迷惑地摇头。)师: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大家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生:他的内心很孤单。生:寂寞。师:这么多的愁苦,他

    14、该向谁倾诉?生:家人。师:该用什么方式呢?生:写信。师:现在,你们是否理解他看见秋风想写家书之意了呢?生:理解了。师:同学们,写家书是为了表达思|乡情,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来读诗,找一找有哪些词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四、深化体会,品读悟情(生思考,默|读,并圈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后生汇报。)生:我找到的是“意万重”。师:你能说说“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吗?生:“意万重”表示的是对家里人想说的意思很多。师: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生:欲作家书意万重。(读得较为平淡。)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你该怎样读?生:我认为应该重读“欲作家书”,因为诗人对家乡思念很深,很沉重|,所以应该重读。师

    15、:还有吗?生:老师,我认为|应该重读“家”字,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家的思念。另外,我觉得“意万|重”还有对家乡的情很重的意思。师:听老师来读“欲作家书意万重”。(重读了“意万重”。)师:老师这样读与这两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吗?生:老师重|读了“意”和“万”字,因为他想在家书里面说的话太多了|,想跟家里人去说。生:老师强调了这3个字,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师:正如你们所说,意万重,万重意,他会在书中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在这封家书中写哪些意呢?生:假如我就是诗人,我就会问家人还好吗?师:要问候一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生:还会问候一下家里是不是还好。师

    16、:嗯,因为他离开家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走的时候家里怎样?生:家里很贫困。师:而|现在呢?“春风是否又绿江南岸,明月到底何时照我还”啊!还会写些什么?生:他会对家人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他已经感到很疲惫了。师:那么也就是说,他要将自己的愁苦对家人倾诉?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不会将|自己的愁苦告诉家人,那样的话,家人会为他担|心的!师:那他会写些什么?生:他会写一些开心的事,过些日子会把|他们接过来,也会给他们寄去一些银子。师:好了|,同学们,这么多的意,“万重意”,你能读出来吗?来,咱们|齐读前两句。(生齐读。)师: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诗人当时是在洛阳城,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啊,那么第一句该怎

    17、样读呢?和第二句相比是不是应有所变|化呢?来,用你的朗读告诉给大家。生: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感情有了变化。)(生再读。第一句低沉,第二句强调“意万重”。)师:好,还有哪些词?生:还有“说不尽”。师:“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生:说不尽的是对家乡想说的话。师:用上一句的3个字,那就是生:意万重。师:因为所以生: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下吗?生:之所以说不尽,是因为意万重。师:非常好!还有哪些词?生:还有“又开封”。师:大家看黑板。“封”什么意思?生:信封。师:还有一个意思:封上。这是个表动作的动词。“开封”。生:把信打开。师:“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

    18、?生:又把信打开。师:把信|合上,打开;再合上,又打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把这个机会留给没有举手的同学。生:我认为他想念自己的家人,就要一遍一遍地看。生:我觉得他的信中缺一点东西,之后他就要补上,这样就来回|做这两个动作。生:就是因为有很多的思乡情,所以才又打开。师:因为“说不尽”。生:所以“又开封”。师:大家再来看这幅图。看看诗人的左手做了什么动作,右手在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他又会说些什么呢?生:他的左手在接这封信。师:是接吗?生:是要!师:为什么要?生:他还要给家人写一些话。师: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对邮差说些什么?(生略有难色。)师:(模仿邮

    19、差。)|你怎么如此之麻烦,为何如此反反复复?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了。生|:我觉得他一定会说,你千万要将这封信送到我的家人手中,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很好。生:他会说,要是你像我这个样子,你|会怎么想?我在外漂泊多年。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师: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全

    20、场|的老师。(生配乐朗读。)师:大家一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浓浓的思乡情告|诉给普天之下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吧。(生齐读,感情饱满,真挚。)师:|作者借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这种离愁你能用背诵告|诉给大家吗?(生齐背课文。)五、归纳总结 比较明晰师: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如果说在|本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共同回顾了李白的静夜思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那两首诗里面,作者是借天上的明月,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写作手法生:借景抒情!师:那么张籍所写的秋思是通过诗人“作家书”而表达了思乡情,|这是一个过程。“作家书”是因为“见秋风”,

    21、而结果呢,是“又开封|”。因此,这是一个完整的事啊,它的写作手法应该是生:叙事抒情。(完成板书)师:这个问号是不是能擦掉了?生:是!师:大家来看,|我们在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既可以写景,又可以叙事,还可以写景叙事交|融在一起。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把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进去。点评: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突破文本的|重难点,既学习了新的表达方法,又解决课之首所设置的|疑问,前后照应,严谨有序,浑然一体。六、诵读深化 感悟升华师:同学们,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在这两首诗里面|,抒发的都是什么情?生:思乡情!师: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亲人的音容笑貌

    22、,故乡那逝去的年华与岁月,无不在作者的思|念之中。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这首思乡的传世名作秋思生:(师生同|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总评】古诗教学如何在朗读、明|意、悟情的基础上探索特色与新意,王汝军老师所执教的秋思一课作了|有益的尝试。由于此单元主题就是思乡,所以学|生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者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积|累、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上,如“重|”字的辨析,语的理解,如“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来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采用读图,|口语交际等多种

    23、手段加深这种感受;另外,高年级阅读教学还要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表达方法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也就是叙事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本着这种设计理念,教者用三个带有引领启发性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如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为什么?诗中的哪些词语能更加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呢?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先抓住|了主体脉络,然后再具体深入层层体会,最后又回归主体|。学生的思维时刻在跳跃着,大脑在不停地思索着,同时配以|有感情的诵读深化体会,使得这节课舒缓有致,跌宕起伏|。秋思这一课,尽管是古诗阅读教学,但是教者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机而巧妙融合其内,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教者以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近乎诗人的激情,引领学|生真正的把心融入诗中,与作者同呼吸、共悲欢,透彻理解诗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外,教者充分领略了古诗的意境,巧妙地设计出诗化、美|化、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富有诗性的意境,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844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