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84349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短文两篇 短文 导学案 答案
    资源描述:

    1、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3、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

    2、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他擅长诗|、词、散文:在诗歌上,与

    3、黄庭坚并称“苏黄”,今存其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代表了北宋诗的最高成就;在北宋词坛上,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方面,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其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二、文体介绍:“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

    4、|,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

    5、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自主学习】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 ,字 ,自号 , 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 ,号 ,谥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 、 。他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 词风。3、给加点字注音:西日欲tu( ) 沉鳞jng( )跃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遂( )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藻( )荇( )交横 竹柏( )影也 解( )衣欲睡 积水空

    6、( )明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五色交辉( )(2)四|时( )俱备(3)晓雾将歇( )(|4)西日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7)解衣欲( )睡 (8)欣然( )起行 (9)遂( )至承天寺 (10)盖( )竹柏|影也 (11)相与( )步于|中庭 (12)庭下如积水空明( )(13)念( )无与为乐者 (14)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 )6、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7、翻译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7、。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作探究】(答谢中书书)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名全文的中心。2、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3、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4、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记承天寺夜游)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2、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

    8、要素?3、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5、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6、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课堂测验题】读答谢中书书,完成13题。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本文的主题句是 。2、解释句

    9、中加点的词:(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填空:“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47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 )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本文写景处处扣住“月”|字来写,正面写月的

    10、句子有 ,侧面写月的句子有 。 |6、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7、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第二十七课 答案: 1、陶弘|景 华阳隐居 南朝梁 山中宰相2、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文忠 北宋 文学家 书画家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 豪放3|、 颓 竞 y su qn zo xng bi ji k|ng4 (1)交相辉映 (2)四季 (3)消散 (4)坠落 (5|)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6)参与,这里指欣赏|。(7)想要,正要 (8)高兴的样子 (9)|于是,就 (10)原来是 (11)共同,一起 (|12)清澈透明 (13)考虑,想

    11、到 (14)|只是5、(1)对偶 (2)借代、对偶6、(1)y 参与,这里指欣赏 (2)y 和、跟 (3)y 共同,一起7、(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2)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3)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4)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5)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便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6)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叉错杂,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合作探究:(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2、写到的景物: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

    12、鳞。描绘|:从仰望高峰到俯视清流,然后有些流水两边的景物,上下左右都写完后,又|描绘了崖壁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是静景描写;然后“乱”、“|竞”两字把猿、鸟、鱼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动景描写。3、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4、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5、全文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13、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记承天寺夜游)1、“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盖竹柏影也” 描写“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3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5、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6、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课堂测验题】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1)助词,的 (2)动词,消散 |(3)动词,坠落 名词, 指潜在水中的鱼 3、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4、(1)高兴的样子 (2)只,只是 5、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 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 7、旷达(或:豁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8434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