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 文档编号:5882644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10篇 10 新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课 内外 阅读 理解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

    2、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烙画”的作画

    3、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

    4、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5、。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1)这段话选自课文_,作者是_。 (2)这段话里有几句是写作者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 快乐:_骄傲:_希望:_【答案】 (1)肥皂泡;冰心(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6、;吹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肥皂泡;冰心;(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

    7、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吹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重点段落品析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就能套住牛呢。一下子就套住牛角,只要用劲儿拉呀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1)这段话是介绍小真的长头发能_。 (2)用划线的关联词写句子。 要是就能(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声

    8、词,并再写几个。 【答案】 (1)套住牛(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要是就能”是假设关系。 (3)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故答案为:(1)套住牛;(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3)嗖;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

    9、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于是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

    10、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绳子够牢固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经常一一_ 坚固一一_ 飘荡一一_反义词:慢条斯理一一_ 稀疏一一_(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变

    11、长了,是因为_。“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这句话中的“绳子”指的是_。小男孩用它来_。鸟太太可能会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来_。(3)猜一猜,把故事编下去。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答案】 (1)常常;牢固;飘动;匆匆忙忙;浓密(2)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晾小鸟的尿布(3)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2)考查对课文内容

    12、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让学生仿照着编讲故事,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鼓励想象,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故答案为:(1)常常;牢固;飘动;匆匆忙忙;浓密;(2)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 晾小鸟的尿布;(3)略。【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

    13、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_在秋天、夏天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可是您_在秋天、夏天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会笑话您的。(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

    14、有道理。(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B.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C.穿新衣不在于时问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无论;还是;都(2)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3)A(4)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还是都”; (2

    15、)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无论、还是、都 (2)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4)略 【点评】(1)本题考查

    16、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通过_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填序号) A.大小B.颜色【答案】 (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

    17、,这是才长大的。(2)B 【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语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 (2)B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7【答案】 (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

    18、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2)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3)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

    19、、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 (3)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8【答案】 (1)清楚;轻快;陪伴(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3)C(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

    20、“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2)排比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清楚、轻快、陪伴 (2)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4) 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21、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9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对牛弹琴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天气晴朗,公明仪带着琴来到郊外,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他摆好琴,拨动琴弦,对牛弹起琴。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公明仪以为老黄牛不喜欢听这首曲子,于是,换了一首。可是,老

    22、黄牛还是低头吃草。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公明仪失望极了,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弹得曲子不好,而是你弹得曲子牛根本听不懂。”公明仪叹了口气,抱着琴回家去了。(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_ 喜欢_(2)公明仪每次弹琴,老黄牛的反应是什么?用横线把老黄牛每次的反应画出来。 (3)“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和“公明仪叹了口气”这两句写出了公明仪心情变化。公明仪的心情由_变为_。 (4)读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马上;喜爱(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

    23、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3)激动愉快;无奈(4)例: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马上;喜爱(2)听到这么优

    24、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3)激动愉快;无奈(4)例: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

    25、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旱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河流的话果然应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整个让青苔铺满,又让芦苇遮掩,到头来完全枯干。(1)“河流”遵循着的这条“自然规律”是指_。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尊敬?( ) A.因为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B.因为河流不在乎名气,淡泊名利,甘愿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3)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句话中“应验”一词的意思是_。“河流的话”指哪句话?用“_”在语段中画

    26、出来。(4)“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_和_。(请用语段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2)A(3)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

    27、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3)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826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