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幼儿 社会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语语言言社社会会行行为为同伴同伴关关系系亲亲子子关关系系个体是怎样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生理结构的生物人,出生几个月后,孩子就会对人有反应,看到有人来了就高兴,身边没有人就开始哭叫,开始找人。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他们逐渐熟悉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见到妈妈就高兴,陌生人要抱一抱时就哭了,产生“认生”现象。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教给孩子各种行为规则,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懂事”,并逐渐能够“管住”自己。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加以自觉地遵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益于人民
2、的人。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文库专用5学校学校同伴同伴家庭家庭邻里邻里小环境小环境中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外环境大环境大环境家庭家庭-邻里邻里家庭家庭-学校学校学校学校-社区社区亲戚亲戚朋友朋友学校学校管理层管理层父母工作单位 文化文化亚文亚文化化传统习俗民族民族特征特征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1989)一、社会化的含义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内涵 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步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化的实质:人对社会的认识过程 看书回
3、答以下问题:(135-139)1.儿童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什么?3.认知、社会化和情感的关系怎样?4.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什么?5.自我包括哪些内容?2 2、儿童实现社会化重要标志:、儿童实现社会化重要标志:独立掌握社会规范,自觉遵守社会规范3.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 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过程 认知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不是消灭个性,也不是消除个人差异 个人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适应性就越强个人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适应性就越强 二、社会化的前提 1.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我
4、的认知。2.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儿童社会化的前提:认知的发展认知的发展3.离开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化 4.认知、社会化和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丰富了情感和认知,情感推动着认知和社会化,共同构成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三、社会化的目标1.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形成完整的自我形成完整的自我2.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我?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的内容:自我的内容: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n1.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5、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适应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nA调节化调节化 B丰富化丰富化 C深刻化深刻化 D社会化社会化n2.社会化,最早是()的概念社会化,最早是()的概念nA心理学心理学 B教育学教育学 C社会学社会学 D人类学人类学DD巩固练习巩固练习n3.下列对于社会化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对于社会化说法正确的是()nA儿童独立掌握社会规范儿童独立掌握社会规范 nB消灭儿童的个性消灭儿童的个性nC消除儿童个体差异消除儿童个体差异 nD儿童的发展同步进行儿童的发展同步进行n4.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儿童社会
6、化的前提是()nA认知发展认知发展 B情绪调控情绪调控 C情感发展情感发展 D注意发展注意发展AA巩固练习巩固练习n5.离开了()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化离开了()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化n社会实践社会进步社会交往社会发展社会实践社会进步社会交往社会发展nA B C Dn6.关于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关系,下列说法关于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nA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 nB情感是社会化的前提情感是社会化的前提nC情感推动社会化和认知情感推动社会化和认知 nD社会化丰富了情感和认知社会化丰富了情感和认知CB巩固练习巩固练习n7.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
7、)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nA认知认知 B情感情感 C自我自我 D角色角色n8.自我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自我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包括()n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n对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情感 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评价nA B C Dn9.完整的自我包括()两个方面完整的自我包括()两个方面n角色期待角色期待 角色系统角色系统 n角色失调角色失调 能力结构能力结构nA B C DCBD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语言构成要素的发展语言的发生发展:语言阶段语言的发生发展:语言阶段231语言的发展萌芽:前语言阶段语言的发展萌芽:前语言阶段4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幼儿语言运用
8、能力的发展语言语言知觉知觉语言语言表达表达前语言时期(前语言时期(0-12个月)个月)(一)婴儿对语言的知觉58、9月月2 3、4月月0 1个月个月5 8个月个月 语音修正期语音修正期根据周围环境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根据周围环境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 发音游戏期发音游戏期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进一步发展语音辨别能力、进一步发展语音辨别能力、对语音的偏好及唤名反应对语音的偏好及唤名反应 胎儿中、后期胎儿中、后期初步的语音辨别和记忆能力初步的语音辨别和记忆能力912个月个月说话萌芽期说话萌芽期能辨别音素、转换音素、认识音素能辨别音素、转换音素、认识音素(二)婴儿对语言
9、的表达婴幼儿婴幼儿 语音发展语音发展2.多音节阶多音节阶段段(4-10个个月)月)1.单音节阶单音节阶段段(0-3个月)3.学话萌芽学话萌芽阶段阶段(11-13个个月)月)(一)最初的双眼对视 幼儿与别人进行双眼对视,表明他们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二)说话前的象征性符号 符号:是客体以外的一种表达,它是约定俗成的。如:文字、人民币、语言等。幼儿能够运用符合与别人交流表明他迈入和社会化的第一步。(一)语音的发展(二)词汇的发展(三)语法结构的发展 发展阶段:6-12个月:原型语音结构1岁-1岁半:发出的声音与特定的事物联系1岁半-3岁:感知语言到说出语言过度4岁:掌握语言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
10、龄的增长成正比。2、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4岁左右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音的全部语音。此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音。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4、大多数3岁以上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声母发音感到困难。5、儿童语音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较大。6、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学前期学前期 (尤其是尤其是2-4 2-4 岁岁)是人的一生中语音可塑是人的一生中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性最大的时期 ,语音教语音教育非常重要。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语音质量对幼儿教师的语音质量对幼儿的影响极为重要。的影响极为重要。1、
11、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和45岁是幼儿词汇量快速发展的时期)2、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45岁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3、幼儿多使用基本水平的词;而且常常表现出词义扩张和词义缩小的倾向。4、积极词汇增加的同时,消极词汇也在增加。1、1岁到1岁半时,儿童开始用单词表达复杂的意思,称为单词句。(语言和动作结合)2、1岁半到2岁时,出现了双词句。3、2岁以后,开始使用无修饰的简单句。4、2岁半左右开始,出现简单的复合句,以后逐渐出现带有连接词的复合句,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完整。26岁儿童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1、从混沌一体到逐
12、步分化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我们将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称为言语行为。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运用语言能力,简称语用能力,是指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反映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1、合适的表达方式幼儿已能根据不同对象来确定和改变说话的方式以达到说话的目的2、连贯的复述能力 儿童对故事的复述能力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表现。4岁儿童的复述能力较低;从5岁开始,幼儿已能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条理清楚,没有重要遗漏,但语言不够生动流畅。(5岁是幼儿语言能力朝着连贯、简练进展的转折点,也是语言质量提高的关键期)3、行动的调节能力 大约到六七岁,自我中
13、心语言社会化语言4、语言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儿童习得语言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每个具体的儿童在语言发生的时间、习得的策略上是不同的,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儿童最初的语言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一、重复二、独白三、集体独白一、适应性告知二、批评和嘲笑三、命令、请求和威胁四、问题与回答五、如何促进幼儿的言语能力(一)培(一)培养养幼幼儿儿言言语语能力的原能力的原则则言语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遗传能力,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绝不仅是教幼儿认识多少个字、背诵多少个单词抑或是阅读几篇文章,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培养,并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小班幼儿(4岁):思维特点正从直观行动思维向
14、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应着重培养感知语言能力,进行听力训练,使其获得良好的倾听能力。中班幼儿(45岁):处于形象思维时期,教育的重点放在感知和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其积极问话、答话、对话、讲话等说话能力。大班幼儿(56岁):形象思维更加完善,开始萌发抽象性。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其讲述能力(如看图讲述、观察讲述、构图及续编讲述等)及初步阅读的能力。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开展言语活动,并让其报道活动内容,比如介绍游戏过程,家庭假日生活;引导其看图讲话、编故事,帮助其表演小话剧等。良好的言语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言语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求教育者要以身
15、作则,时刻提供正确、规范、清楚的语言;为其提供丰富的言语刺激,使每个幼儿都有交流的机会;面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因以温和宽松的态度对待并给予鼓励,从而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气氛。(二)幼儿言语能力培养 倾听能力的培养 对话能力的培养 讲述能力的培养 初步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倾听是幼儿言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能力,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对语音语调和对语意的理解上,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获得四项倾听技能:有意识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和欣赏性倾听。1.有意识倾听:幼儿全神贯注听和有目的的听。培养这一能力关键在于抓住幼儿兴趣,捕获他们的注意
16、力。2.辨析性倾听:要求幼儿能分辨不同的内容,理解不同的语音、语调,对所听的内容作出归纳、推理和评价。3.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根据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测。4.欣赏性倾听: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倾听,往往产生于对倾听内容的赞美态度,并使倾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油然而生一种愉悦感。倾听内容往往是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性倾听的两种方式:一是放磁带或CD;而是家长或老师有表情朗读。幼儿的对话能力是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与人交流的重要前提是倾听,所以要学会倾听,抓住他人话语内容从而开展成功的对话。对话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话活动来完成的。对话活动围绕幼儿已有经验的话题进行交谈,利用宽松自由不拘形式的语
17、言特点,以表明想法为准。讲述可分为复述和叙述。幼儿复述语言的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教育者的,如声音的高低和语调,教育者的表情等。叙述既可以是对个人经验的讲述,如讲述观察到的动植物、参观的某个地方,也可以是依据一定的凭借物所进行的创造性的讲述,比如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等。1.初步的识字能力:该能力不是指能识一定数量的字那么简单,具备这一能力的幼儿应具备:理解文字的作用;知道文字的意义并念出来;把文字与日常说的口语对应;知道文字和语言的多样性;学习并能掌握一定的识字规律等。2.初步的书写能力:一般来说包含: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如坐立、握笔等;认识汉字独特的书写风格;知道书写汉字的基本
18、工具,并了解使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书写的不同要求;学会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如汉字的上下、左右结构等。3.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儿歌、幼儿诗、故事、童话和寓言这类文学体裁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书面世界,可以利用幼儿的兴趣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幼儿的作品欣赏能力。我国幼儿的英语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通过对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其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项基本技能,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英语听说能力不仅要通过游戏展开,如英语儿歌活动、游戏,还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运用英语
19、口语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一)有价值的社会性微笑 两三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二)亲密的一对一关系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婴儿与他人一、婴儿与他人 依恋依恋是指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最持久、最稳定的情感关系,其主要对象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经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一)什么是(一)什么是依恋依恋1.父母和孩子一起进入陌生的房间2.孩子探索房间。3.陌生人进来,与父母交谈,并靠近孩子 4.父母悄悄地离开5.父母回来并安抚孩子(二)依恋的类型(二)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安全型 矛盾型矛盾型 回避型回避型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与母亲建立
20、了稳定感情联结。母亲在场,能安静玩,且能在陌生环境进行积极探索。母亲离开时,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宽慰安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安全型依恋婴幼儿占70%。安全型婴幼儿安全型婴幼儿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母亲要离开时,显得很警惕,甚至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母亲回来时,紧紧盯着母亲,希望得到母亲安慰。但是当母亲亲近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矛盾型依恋的婴儿占20%。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矛盾型婴幼儿矛盾型婴幼儿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结。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会哭闹,继续玩自己
21、的;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占10%。回避型婴幼儿回避型婴幼儿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三种依恋类型的表现(三)依恋形成的原因(三)依恋形成的原因 首先,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主要取决于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同的养育方式。其次,婴儿的气质,是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回避性依恋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
22、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矛盾型依恋矛盾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稳定儿童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规范儿童的行为,发展教育能力123三、依恋的作用三、依恋的作用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提高认知能力 母亲与婴幼儿依恋类型有何关系?同伴关系同
23、伴关系 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实验者让成对的儿童一起看幽默动画片,其中一种条件是两个儿童认识,另一种条件是两个儿童不认识。观察两种条件下儿童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认识的儿童比不认识的儿童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快乐,认识的儿童大笑、微笑、交谈、相互注视的次数要明显多于不认识的儿童。(一)发展社会认知(一)发展社会认知1、在同伴交往中,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交往技能。2、获得积极、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发展其认知能力。(二)满足归属需要(情感)(二)满足归属需要(情感)1、在同伴交往是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