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伤寒与副伤寒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伤寒与副伤寒课件.pptx》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伤寒 副伤寒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 一、前言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防十、副伤寒简介前 言一1.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中毒症状、玫瑰皮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少(四字经)3.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4.两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上相同(一)概 述传染病学(第9版)1.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前述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并将其从typhus中分离出来。2.187
2、3年,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3.1877年,Karl Joseph Eberth和 Robert Koch从伤寒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4.1884年,Georg T.A.Gaffky进一步证实其是伤寒的致病菌。5.中医:伤寒意指为寒所伤,包括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二)历史节点传染病学(第9版)病原学二1.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在长13.5,宽0.50.8,有鞭毛,于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胆汁培养生长更佳2.释放内毒素致病3.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
3、现带菌者4.耐低温,不耐热,60 15min即可消灭传染病学(第9版)二、病原学流行病学三1.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一)传染源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行病学2.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3.只感染人类,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一)传染源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行病学1.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二)传播途径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行病学1.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2.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三)人群易感性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
4、行病学1.地域性 遍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多,在不重视饮食卫生的地区可引起流行2.季节性 终年可见,夏秋季最多(四)流行特征: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四1.细菌感染量、毒力和人体免疫的平衡2.内毒素致病3.二次菌血症(一)发病机制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二)病理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反应1.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具特征2.肝、脾病变显著(二)病理:大体解剖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第一周 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第二周 肿大的淋巴结坏死组织脱落第三周 形成溃疡发生坏死第四周 愈合,一般无瘢痕(二)病理
5、:病理特点-镜检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浸润 伤寒细胞 typhoid cell 伤寒小结 typhoid nodule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二)病理:病理特点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五传染病学(第9版)五、临床表现潜伏期:波动范围360天,通常714天典型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潜伏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病程(第0周)(第1周)(第23周)(第34周)(第5周)菌血症 第一次 第二次传染病学(第9版)五、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五、临床表现1.初期:病程第一周,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主要表现:(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