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8章-平面交叉口设计--文本资料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 文档编号:5874521
  • 上传时间:2023-05-13
  • 格式:PPT
  • 页数:91
  • 大小:2.1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8章-平面交叉口设计--文本资料课件.ppt》由用户(ziliao20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平面 交叉口 设计 文本 资料 课件
    资源描述:

    1、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第八章(第八章 平面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设计依据及其类型和本章主要介绍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设计依据及其类型和适用范围;交叉口的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设计适用范围;交叉口的车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设计;交叉口的视距和转弯半径的确定;拓宽交叉口转弯车道的;交叉口的视距和转弯半径的确定;拓宽交叉口转弯车道的设置条件、设置方法及其长度与宽度的设计;普通环形交叉设置条件、设置方法及其长度与宽度的设计;普通环形交叉口和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要口和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的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的

    2、基本要求、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求、基本类型和设计方法等内容。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称为平面交叉,又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称为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是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一是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二是正确设计

    3、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二是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符合排水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l l)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包括行车道的宽度、转角曲线的转弯半径、各种交通岛的尺,包括行车道的宽度、转角曲线的转弯半径、各种交通岛的尺寸、绿化带的尺寸等;寸、绿化带的尺寸等;(2 2)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设置专)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包括设置专用车道和组织渠化交通;用车道和组织渠化交通;(3 3)验算

    4、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 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分流点: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行驶的地点.合流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点.冲突点: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相互交叉的地点

    5、。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交错点中对交通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交错点中对交通干扰和行车安全的影响:以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以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以及直行与左转车辆之间所产生的冲突点,影响最大,间所产生的冲突点,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点。再次是分流点。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冲突点和合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冲突点和合流点,尤其要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流点

    6、,尤其要减少或消灭冲突点。平面交叉口交错点数量平面交叉口交错点数量 2 2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四路交叉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四路交叉口若没有左转车流,则冲突点可由1616个减至个减至4 4个,而五路交叉口则从个,而五路交叉口则从5050个减到个减到5 5个。个。6)2)(1()2(2nnnnn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 1 1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点在无交通管制的交叉口,都存在各种交错点 其数量是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增加其数量是随相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冲突点最快的是冲突点 1 1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

    7、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2 2采用渠化交通。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3 3修建立体交叉。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

    8、彻底的办法。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平面交叉口按交叉形式分类常有:T T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9090或或90901515范围内的三路范围内的三路交叉。交叉。Y Y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75105105范围内的三路范围内的三路交叉。交叉。十形交叉: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9090或或90901515范围内的四范围内的四路交叉。路交叉。X X形交叉: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相交道路夹角为75105105范围内的四路范围内的四路交叉。交叉。

    9、错位交叉: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多路交叉: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1 1加铺转角式:加铺转角式:定义定义: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特点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度低,通行能力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适用于车速低,交通量小,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

    10、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若斜交不大时,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小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视距问题。距问题。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特点分类:2 2分道转弯式:分道转弯式:定义定义: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特点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交叉口转弯车辆

    11、,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都较大。行能力都较大。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3 3扩宽路口式:扩宽路口式:定义定义: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特点特点: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

    12、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设计重点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要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4 4环形交叉:环形交叉:定义定义: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

    13、直至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裕称转盘。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裕称转盘。优点:优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中心岛绿

    14、化可美化环境。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缺点: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于多条道路相交或转弯交通量较大,且地形较平坦适用于多条道路相交或转弯交通量较大,且地形较平坦的交叉口。在快速道路和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上、有大量非的交叉口。在快速道路和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上、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位于斜坡较大地形以及桥头引道上均不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位于斜坡较大地形以及桥头引道上均不宜采用。按规划需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采用环形平

    15、面交宜采用。按规划需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采用环形平面交叉作为过渡形式,并预留远期改建为立交的可能性。叉作为过渡形式,并预留远期改建为立交的可能性。采用采用“入口让路入口让路”的环形交叉口,驶入车辆要等候环行的环形交叉口,驶入车辆要等候环行车流出现间隙时才插入行驶。一般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车流出现间隙时才插入行驶。一般适用于一条四车道公路和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或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一条双车道公路相交或两条高峰小时不明显的四车道公路相交且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小的交叉。交且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小的交叉。设计重点:设计重点: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

    16、状和半径;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环道的布置和宽度;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交织角;交织角;进出口曲线半径;进出口曲线半径;视距要求。视距要求。1 1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交叉口的交通岛、附加车道和转角曲线等各部分几交叉口的交通岛、附加车道和转角曲线等各部分几何尺寸均取决于设计速度。何尺寸均取决于设计速度。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与路段设计速度密切相关: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与路段设计速度密切相关:二者速差大时会因减速过大而影响行车安全;二者速差大时会因减速过大而影响行车安全;速差小而路段车速又高时仍有行车危险,对环形速差小而路段车速又高时仍有行车危险,对环形交叉又有用地过大和左转绕行过长等。交

    17、叉又有用地过大和左转绕行过长等。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 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速度相同。两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两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的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的70%70%。当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次要公路一方由于为保证当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相交时,次要公路一方由于为保证交叉正交等原因而需要在交叉范围内改线或不得已而采用较交叉正交等原因而需要在交叉范围内改线或不得已而采用较低的

    18、线形指标时,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低的线形指标时,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转弯交通的设计速度,应根据相交公路的设计速度、交通转弯交通的设计速度,应根据相交公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交通类型和交通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或按变速行量、交通类型和交通管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驶需要而定。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公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的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的0.50.50.70.7倍计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2设计车辆设计车辆 1 1)平面

    19、交叉口的设计也采用)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也采用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或铰接车)(或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作为设计车辆。2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的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平面交叉转弯曲线的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时的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的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弯时的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的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3 3)各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应以各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口应以16m16m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计。控制设计。4 4)左转弯曲线采用()左转弯曲线采用(5 51515)km/hkm/h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控制设计;

    20、控制设计;5 5)大型车比例很小的公路,可采用)大型车比例很小的公路,可采用5km/h5km/h行驶速度的鞍行驶速度的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行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行驶时的行迹控制。驶时的行迹控制。6 6)公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右转弯不设专)公路等级低、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右转弯不设专门的行车道,鞍式列车控制设计的速度可与左转弯的相同门的行车道,鞍式列车控制设计的速度可与左转弯的相同或略高一些;或略高一些;3规划交通量规划交通量 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相交道路设计小时交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相交道路设计小时交通

    21、量作为交叉口规划交通量,并根据实测的转弯车辆比率决定通量作为交叉口规划交通量,并根据实测的转弯车辆比率决定各路口的左转、右转和直行交通量。各路口的左转、右转和直行交通量。平面交叉口设计年限不一定等于道路设计年限平面交叉口设计年限不一定等于道路设计年限,其值应根,其值应根据相交道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和交通组织方式决定,因为有时据相交道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和交通组织方式决定,因为有时道路未达到设计年限,其交通量已较大,一般形式的平面交叉道路未达到设计年限,其交通量已较大,一般形式的平面交叉已无法适应,这时需作特殊处理或修立体交叉。已无法适应,这时需作特殊处理或修立体交叉。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一、车辆交

    22、通组织方法 车辆交通组织的目的:车辆交通组织的目的:保证交叉口上车辆行驶安全、通畅保证交叉口上车辆行驶安全、通畅,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组织方法有: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实行信号管制等。交叉口,实行信号管制等。(一)设置专用车道(一)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23、。第二节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在行车道宽度内紧靠中线划出一条车道供左转车辆专用,以在行车道宽度内紧靠中线划出一条车道供左转车辆专用,以免阻碍直行交通;免阻碍直行交通;若原有行车道宽度不够时,可向中线左侧适当扩宽设置专若原有行车道宽度不够时,可向中线左侧适当扩宽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左转车辆须在左转车道上等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左转车辆须在左转车道上等待开放或寻机通过,而不影响直行交通。待开放或寻机通过,而不影响直行交通。2 2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管制 通过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通过

    24、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许左转。转或允许左转。(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3 3变左转为右变左转为右 (1 1)环形交通:利用环道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环形交通:利用环道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转,使冲突车流变为分流与合流。转,使冲突车流变为分流与合流。(2 2)街坊绕行: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转行驶实现)街坊绕行: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转行驶实现左转。左转。(3 3)远引绕行:利用中间带开口绕行左转。)远引绕行:利用中间带开口绕行左转。渠化交通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在

    25、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组织称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组织称为渠化交通。为渠化交通。渠化交通的作用有渠化交通的作用有:(1 1)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把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把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路线,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路线,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

    26、车安全。车安全。(2 2)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三)组织渠化交通(三)组织渠化交通 (3 3)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防止超车。(4 4)可利用渠化交通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可利用渠化交通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方向岛、分

    27、隔岛、中心岛、安全岛岛、安全岛等。等。1 1)方向岛又称导流岛:)方向岛又称导流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作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作用,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用,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岛,就能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向岛还岛,就能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向岛还可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可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2 2)分隔岛)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

    28、交,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3 3)中心岛)中心岛: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对向车流的交通岛。4 4)安全岛:)安全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安街道上,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全。(四)调整交通组织(四)调整交通组织 调整交通主要是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调整交通主要是

    29、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口交通,提高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口交通,提高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五)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速度和(五)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线控、面控)通行能力。(线控、面控)一、交叉口的视距一、交叉口的视距(一)视距三角形(一)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

    30、利驶过或安全停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第三节第三节 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绘制的方法和步骤为:绘制的方法和步骤为:1 1确定停车视距。确定停车视距。2 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u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

    31、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 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 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u对于对于T T形(或形(或Y Y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 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 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3 3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4 4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连接末端

    32、构成视距三角形。识别距离识别距离: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为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的距离。志等的距离。1 1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一般为次要交叉口,识别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可采用各相一般为次要交叉口,识别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交道路的停车视距。2 2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 识别距离为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识别距离为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

    33、停车。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3 3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 (二)识别距离(二)识别距离 转角半径:转角半径: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转弯,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路面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圆曲线的半径。角处的缘石或行车道路面边缘应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圆曲线的半径。在未考虑机动车道加宽的情况下,转角半径为在未考虑机动车道加宽的情况下,转角半径为 FBRR21)(12721hiVR二、交叉口的转弯设计二、交叉口的转弯设计 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

    34、转弯时的行迹。行迹。u 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10%10%)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缘设一半径不小于)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缘设一半径不小于5m5m的圆曲线或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圆曲线或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u 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如图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如图复曲线示。复曲线示。拓宽车道的原因:拓宽车道的原因:当相交道路的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而车速又高时,当相交道路的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而车速又高时,若交叉口进口道仍然采用路段上的车道数,会导致转弯车辆和若交叉口进口道

    35、仍然采用路段上的车道数,会导致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受阻,分流与合流困难,且易发生交通事故。此时可直行车辆受阻,分流与合流困难,且易发生交通事故。此时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拓宽车道,以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条件,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拓宽车道,以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拓宽的车道数:拓宽的车道数: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等。一般应比路段单向车道数多增加一至二条车道。通行能力等。一般应比路段单向车道数多增加一至二条车道。拓宽车道种类:拓宽车道种类:右转车道右转车道和和左转车道左转车道

    36、两种。两种。第四节第四节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交叉口的拓宽设计1 1右转车道的设置条件右转车道的设置条件 1 1)公路平面交叉口)公路平面交叉口 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或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相两条一级公路相交或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相交时,应对所有右转弯运行设置渠化的右转弯车道。交时,应对所有右转弯运行设置渠化的右转弯车道。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交叉凡有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右二级公路与一级公路的交叉凡有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右转弯车道:转弯车道:(1 1)平面交叉角;)平面交叉角;(2 2)交通量较大的交叉中,车辆右转会引起不合理的交通)交通量较大的交叉中,车辆右转会引起不合理的交通延误;延误;(

    37、3 3)右转弯车流中重车的比例较高;)右转弯车流中重车的比例较高;(4 4)以大于)以大于30km/h30km/h的速度进行右转弯;的速度进行右转弯;(5 5)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相交时。接线)相交时。一、转弯车道的设置条件一、转弯车道的设置条件2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多于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多于4 4辆时,辆时,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2 2左转车道设置条件左转车道设置条件 1 1)公路平面交叉口)公路平面交叉口 四车道公

    38、路除左转交通量很小的情况外,均应在平面交叉范围内设置四车道公路除左转交通量很小的情况外,均应在平面交叉范围内设置左转弯车道。左转弯车道。二级公路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左转弯车道:二级公路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左转弯车道:(1 1)左转弯交通会引起明显的交通阻塞或交通事故;)左转弯交通会引起明显的交通阻塞或交通事故;(2 2)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相交时;)与高速公路集散路(通往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线)相交时;(3 3)非机动车较多且无专门的非机动车道的交叉。)非机动车较多且无专门的非机动车道的交叉。2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

    39、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多于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多于3 3或或4 4辆(小交叉口辆(小交叉口为为3 3辆,大交叉口为辆,大交叉口为4 4辆)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辆)时,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一)右转车道设置方(一)右转车道设置方法法 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设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设置方法比较简便,而且方置方法比较简便,而且方法固定。就是在进口道的法固定。就是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侧拓宽右转车道。二、设置方法二、设置方法 左转车道是向进口道左侧扩宽的,依据相交道路是否设置左转车道是向进口道左侧扩宽的,依据相交道路是否设置中间带和中间

    40、带的宽窄可按以下方法实现左转车道。中间带和中间带的宽窄可按以下方法实现左转车道。1 1宽型中间带:宽型中间带:当设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当设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4.5m4.5m)时,将道口一定长度)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2 2窄型中间带:窄型中间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4.5m4.5m)时,利用中间带后宽)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向外侧偏移车道线后,在路幅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分

    41、宽度。向外侧偏移车道线后,在路幅总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视具体条件可压缩人行道、两侧带或进口道车道宽度。视具体条件可压缩人行道、两侧带或进口道车道宽度。(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二)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3 3无中间带:无中间带: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一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一是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在进口道中心附近辟出左转车道;,在进口道中心附近辟出左转车道;二是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二是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道。车道。(

    42、一)右转车道的长度(一)右转车道的长度 1 1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 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了右转车道后,为不影响横向相交道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了右转车道后,为不影响横向相交道路上的直行车流,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进路上的直行车流,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进口道处右转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右转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口道处右转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右转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保证右转车不受等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保证右转车不受等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证加速所需长度。三、拓宽车道的长度三、拓宽车道的长度dlBJVl

    43、Ad6.3aVVllRAba26)(222)减速所需长度)减速所需长度 和加速所需长度和加速所需长度1)渐变段长度)渐变段长度dl出口道加速车道长度为:出口道加速车道长度为:nsnll),max(sbdrlllladplll3)等候车队长度)等候车队长度 右转车道长度应能使右转车辆从直行车道最长的等候车队的右转车道长度应能使右转车辆从直行车道最长的等候车队的尾车后驶入拓宽的车道。尾车后驶入拓宽的车道。右转车道长度为:右转车道长度为:2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 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由渠化的右转弯车道车道变宽的右转车道由渠化的右转弯车道和两端的变速车道组成。和两端的变速车道组

    44、成。)/(Tpcun每小时的周期数左转车比例车道数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nsnll2(二)左转车道的长度(二)左转车道的长度 左转车道长度组成同右转弯车道,由渐变段长度左转车道长度组成同右转弯车道,由渐变段长度 、减速所需长度或等候车队长度。其中减速所需长度或等候车队长度。其中n n讨论为:讨论为: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当右转弯车道为等宽车道时,其宽度应尽量与路段车道当右转弯车道为等宽车道时,其宽度应尽量与路段车道宽度保持一致。如因占地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宽度保持一致。如因占地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窄不得小于窄不得小于3m

    45、3m,一般在,一般在3m3m3.5m3.5m之间。当右转弯车道为变宽之间。当右转弯车道为变宽车道时,应按要求的宽度与渐变率设置。车道时,应按要求的宽度与渐变率设置。四、拓宽车道的宽度四、拓宽车道的宽度一、环形交叉口的形式一、环形交叉口的形式 环形交叉口根据中心岛的大小和交通组织原则环形交叉口根据中心岛的大小和交通组织原则等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形交叉口分成两种形式:等因素的不同,可将环形交叉口分成两种形式:1 1)普通环形交叉口:)普通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包括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包括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25m25m;2 2)入口让路环形交叉口:)入口让路

    46、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约为(,中心岛直径约为(5 52525)m m。第五节第五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 (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1.1.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 影响中心岛形状确定的因素影响中心岛形状确定的因素:u原则上应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完成交织运行原则上应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顺利完成交织运行;u有利于主要道路方向车辆行驶方便有利于主要道路方向车辆行驶方便;u应满足交叉所在地的地形、地物和用地条件的限制。应满足交叉所在地的地形、地物和用地条件的限制。中心岛的形状中心岛的形状:u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

    47、形和菱形;中心岛的形状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u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u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交角不等的畸形交叉可采用复合曲线形。u结合地形、地物和交角等,也可采用其它规则或不规结合地形、地物和交角等,也可采用其它规则或不规 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二、普通环形交叉口二、普通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半径的确定:中心岛半径的确定:首先应满足设计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首先应满足设计速度的要求,然后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驶的要求。度,验算相邻道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行驶

    48、的要求。1 1)按设计速度的要求)按设计速度的要求)(2)(1272mbiVRh2.中心岛的半径中心岛的半径 2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 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 交织交织: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交织段长度交织段长度:当相邻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进环和当相邻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道上均可在合适的机会相互交织连续行驶,出环的车辆在环道上均可

    49、在合适的机会相互交织连续行驶,该段距离称为交织段长度。该段距离称为交织段长度。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交织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在环道上的行驶速度。其位置大致可取相邻道路机动车道外侧边缘延长线与环道中其位置大致可取相邻道路机动车道外侧边缘延长线与环道中心线交叉点之间的弧长。心线交叉点之间的弧长。22)(BBlnRpd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所需中心岛半径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所需中心岛半径 对中心线夹角差别较大或多路交叉口,也可以先按设计速对中心线夹角差别较大或多路交叉口,也可以先按设计速度的要求确定中心岛的半径度的要求确定中心岛的半径R R,然后再按下式验算其交织段长,然后再

    50、按下式验算其交织段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度是否符合要求。交织段长度两个公式:交织段长度两个公式:)(2180)(22mBBRlmBBRnlpp或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环道的车道数环道的车道数: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 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 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 环道中车道不能太多,以环道中车道不能太多,以3 3、4 4条为宜。条为宜。(二)环道的宽度(二)环道的宽度 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8章-平面交叉口设计--文本资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745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