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篇).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69788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篇).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 壮士 教学 反思
    资源描述:

    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篇)【第1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学生在课前有了较充分的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情感。 语文教学提倡在阅读中体验情感。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

    2、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关键词句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

    3、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不足之处:本单元,主要内容之一要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感觉到学生在归纳概括方面,能力相当欠缺。他们只会单纯地从文中去摘抄以后,还需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第2篇】狼牙山五壮

    4、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学生在课前有了较充分的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情感。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提倡在阅读中体验情感。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

    5、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

    6、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关键词句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

    7、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不足之处:本单元,主要内容之一要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感觉到学生在归纳概括方面,能力相当欠缺。他们只会单纯地从文中去摘抄以后,还需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成功地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学完课文后,反思如下: 一、引导学生练习理清思路,提

    8、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个部分之间前后衔接紧密。学生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也会对文章的结构和构思方法有一些感性的整体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概括能力低,给课文分段能力低。所以,理清文章思路的练习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 二、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首先从“文眼”入手。课题中使用了“壮士”一词,在深读之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原因,并说出想法。二从重点语段入

    9、手。在山顶痛歼敌人和英勇跳崖这部分内容最能表现五壮士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三从关键字词入手。比如:班长马宝玉的“走!”体现了班长及战士们的坚决,为了战友和群众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抓住这些字词反复朗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无疑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3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

    10、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其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群众及主力部队痛奸敌寇、勇于献身、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之后,让学生思考: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从第二部分的描写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们机智、勇敢的完成这次任务的?五壮士到此就已经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为什么要再入绝峰呢?五壮士想把敌人引上绝路,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又是怎样痛击敌人的呢?当五壮士砸光狼牙山上的石

    11、头,并弹尽粮绝的时候,又作出了怎样的壮举呢? 根据以上问题的引领,我采用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接着,我播放了“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最后,再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

    12、一来,重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第4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转移,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战争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起来会有一

    13、定的难度,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来加深理解。使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 我们五年组这次教研的主题是“有效合作的课堂”。 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合探、全班合探,为基本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我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例如,让小组内成员,自己选择小组合探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内容。汇报时有小组长来组织等,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现在说说我这节课的思路: 上课伊始,学生提问: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对呀,我突然想到何不就以这一“壮”字来组织教学呢? 一、找“壮”称 读过本文的人都知道,文中对这五位英雄有两个称呼“战士”和“壮士”,文章1、2、3部分是称呼

    14、他们为“战士”的。4、5部分开始又称呼他们为“壮士”了。为什么?循着这一问题,孩子们认真读课文,然后他们真的有了重大发现:文章的前半部分,在介绍他们完成连队下达的任务时用的时“战士”,而后来他们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顶峰歼敌并英勇跳崖,是战士们为了连队主力和老百姓的安全、为了体现对日寇的仇恨,不惜牺牲了自己,充分显示了五位壮士的英雄本色、壮士情怀。所以,称他们为“壮士”更为合适。还有的孩子问:为什么不称为“烈士”?在后面的拓展中,学生了解到了,因为五壮士中有两名生还者,所以在一起称为“壮士”。 二、观“壮”行 文章45自然段讲:五壮士“顶峰歼敌”。着重写了班长负伤后,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如何

    15、带领战士们用石头与敌人奋战到底,其中“拧、抢、夺、举、喊、砸”等一系列动作,进一步突出了五壮士行为的壮烈。而文章的69自然段,集中表现了五位壮士抗战到底,舍生忘死的英雄本色、壮士情怀。开头两句描写了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胜利的喜悦,砸枪的举动和 “回头望望”写出了壮士们对敌人的憎恨。接着,写班长带领壮士纵身跳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昂首挺胸”、“壮烈豪迈”等词句,具体刻画了五壮士在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决择时的“壮举”。 三、品“壮”语 通过本文人物寥寥数语,可以看到五壮士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去细细品味:一是文中为什么只写班长的三次说话,而不写其他四位呢?二是最

    16、后两句口号,充分体现了五位壮士在生命最后一息,为了新中国死而无怨,这是五位壮士的心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地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这心声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我认为,不管是“三疑三探”的课堂。还是“疑探”的创新课堂。以下三点是永远不变的: 1、 读悟结合。情感性课文的教学,应将“读”进行到底。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相融,促成情感熏陶和能力发展。如“石头像雹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石头砸出去时又快、又多、又狠。边读边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憎恨。 2、 文道统一。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例如:用两个“带着”去体悟,五壮士跳崖时的情怀。 3

    17、、情景的渲染。借助音像,直观创设一个最易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景。借助语言熏染,架设一座通向情感共鸣的桥梁。 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教法。但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有“语文的味道”。 【第5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平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

    18、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一、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二、接着,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

    19、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中国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凭借教师示范读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

    20、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但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

    21、的时间,同时,我再关注学生的的个性化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读轻而易举的悟到了五壮士通奸敌人壮烈牺牲的壮举,学生被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了,再一次一次的朗读中把课堂推向了高潮,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语言文字就知道怎么读了。 (二)、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读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

    22、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片断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5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97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