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完整版)《桃花源记》导学案(正式有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69374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桃花源记》导学案(正式有答案).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桃花源记 完整版 导学案 正式 答案
    资源描述:

    1、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主备人:李聪 协编:莫少波 甘国定 审核:梁健 时间:2014.4.20 【学习目标】1、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今异义现象;2、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3、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材料链接】1、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名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大约生于365年,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于义熙元年(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

    2、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饮酒(其五)、归园田居等诗。2、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诗的序言)。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帝王,没有赋税,淳朴恬静的理想社会。记生动地记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桃花源中人民生活的情景,增添了这个理想

    3、社会的“可信”度。诗和记可谓珠联璧合。因为这篇“记”写得脍炙人口,后人便将它独立出来了。成语“世外桃源”就出自此文。3.关于“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预习案一、初读课文,标注生字,通过查找工具书认准读音和字形:豁然( )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间隔( )郡下( )诣太守( )刘子骥( ) 问津( ) 此中人语云( )二、再读课文,读顺句子,注意句子内的朗读停顿。如:a.武陵人/捕鱼为业。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4、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三读课文,读懂文意,注意课文注释和一些古今异义词。如: 古义 今义鲜美: , 交通: , 妻子: , 绝境: , 间隔: , 无论: , 你再找几个这样的词语: 四、翻译下列句子,然后结合课本注释翻译课文。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向小组成员复述课文故事,然后理顺故事的脉络。发现桃花源( )( )( )(寻找桃花源)六、在小组内能认真、忘我的读课文,能指出同学朗读中失误与不足。推选一位朗读最有美

    5、感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七、将在预习中存在的困惑在小组内解决,也可在课堂上解决。 探究案一、课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三、渔人看到了、感受到了桃花源人美好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离开呢?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四、“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你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训练案一、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世称 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朝代)著名

    6、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二、解释下列字词缘( )芳( )落英( )缤纷( )异( )穷( )复( )仿佛( )才( )平旷( )俨然( )属( )阡陌( )悉、咸( )黄发垂髫( )怡然( )乃( )具( )问讯( )叹惋( )延( )语(y)( )扶向( )及( )诣( )遣( )欣然( )规( )【一词多义】 处处志之( ) 捕鱼为业( ) 村中闻有此人( )志 寻向所志 ( )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 闻 具言所闻 ( ) 便舍船( ) 其中往来种作( ) 寻向所志( )舍 屋舍俨然( ) 作 设酒杀鸡作食( )寻 寻病终( )【通假

    7、字】 通“ ”,意思 。 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5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三、翻译句子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中考真题(茂名市2009年,共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类) B悉如外人(熟悉)C便要还家(邀请)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7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五、课外文言文训练阅读语段,答文后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9、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9、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造饮辄尽_ _衔觞赋诗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_11、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的形象,赞美了他_的精神。12、“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参考答案:预习案一、hu yn qin

    10、m tio y yo jin g jn y j jn y三、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邮电信息业的总称妻子和儿女 男人的配偶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与外界隔绝 隔开,隔断更不用说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足、缘、缤纷等四,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2.(周围)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房前屋后)桑竹环绕,田间的小路纵横交错,(村里不时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3.(他们)自己说祖上躲避秦朝时的动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4.太守当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桃花源),寻找以前做的记号,可不就就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

    11、路了。5.不久他就染病死了,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五、进入桃花源 进访(做客)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探究案一、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二、文中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三、为下文的寻找桃花源做铺垫;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表现人们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

    12、求。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四、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略训练案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潜 元亮 五柳 晋(东晋) 饮酒 归园田居二、沿着 嫩绿的 落花 (觉得)奇怪 尽 又 好像 仅,只 平整开阔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的小路 全,都 老人和小孩 愉快的样子 竟然(就) 详细 询问消息 哀叹惋惜 邀请 告诉 找到原来的 到了 拜见 派 高兴的样子 打算,计划【一词多义】 处处志之(做记号 ) 捕鱼为业(作为 ) 村中闻有此人( 听说

    13、 )志 寻向所志 ( 记号)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闻 具言所闻 (听到的) 便舍船( 丢下 ) 其中往来种作( 种作,劳作) 寻向所志( 寻找 )舍 屋舍俨然( 房屋 ) 作 设酒杀鸡作食( 作为 )寻 寻病终( 不久 )【通假字】要 通“ 邀 ”,意思邀请 。 用原文语句回答:1.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鸡犬相闻。3.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个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人间隔三、1.中间没有其它的树,(树下)绿草如茵,香气袭人,(风一吹来)桃花纷纷落下。2.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劳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像外族人一样。3

    14、.(桃花源中的人)看到渔人,竟十分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仔细地回答了他。4.(他们)问现在是哪一朝,(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5.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自己知道的,(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四、6.B 7.A 8.C五、9.往、到 酒杯10.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11.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不慕名利 12.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五柳先生传 翻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完整版)《桃花源记》导学案(正式有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93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