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地理必修一填写(答案版)要点(DOC 17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68219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0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地理必修一填写(答案版)要点(DOC 17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地理必修一填写答案版要点DOC 17页 高中地理 必修 填写 答案 要点 DOC 17
    资源描述:

    1、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的类型有 恒星 、 星云 、 行星及其卫星 、 小行星 、彗星 、 流星体 等。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同向性 、 共面性 、 近圆性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 类地 行星(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 行星(包括 木星 、 土星 )、 远日 行星(包括 天王星 、

    2、海王星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地球上有生命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 稳定 ;(2)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内部条件:(1)适宜的 温度 (原因:日地距离 适中 ); (2)适合生物呼吸的 大气 (原因:地球有适中的 体积 和 质量 ;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 液态 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 水汽 ,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成 降水,最终形成原始的 原始海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气体 球,主要成分是 氢 和 氦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电磁波 形式向四周放

    3、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 太阳辐射 。3、太阳能量来源于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 光 、 热 资源;(2)维持地表 温度 ,促进地球上的 水 、 大气 运动和 生物 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 煤 、 石油 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光球 层、 色球 层、 日冕 层。请用图示意。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黑子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光球 层)、 耀斑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色球 层)。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 11 年。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 性。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4、干扰大气中的 电离 层,使地球上 无线电短波 通讯受到影响,甚至 中断 ;(2)使地球磁场出现“ 磁暴 ”现象;(3)两极地区出现 极光 。(4)与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灾害有关,如 水旱灾害、地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北 逆 南 顺 。请用图示意。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2、地球自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恒星 日,为 23 时 56 分 4 秒;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太阳 日,为 24 时 0 分 0 秒。3、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约为15 /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由 赤道 向 两极 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 0 。4、地球公转方

    5、向是 自西向东 , 逆 时针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示意。节气名称: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5、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恒星 年,为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 回归 年,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6、地球公转轨道是 近似正圆的椭圆 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快 ,远日点速度较 慢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2)产生 地方 时;(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 偏向 ,北半球 向右 偏,南半球 向左 偏。9、昼夜现象产生

    6、的原因: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 不透明 的球体。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不透明 的球体;地球的 自转 运动。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晨昏线(圈) ,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 昼弧 和 夜弧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1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 西 向 东 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东 边的地点比 西 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东 边的地点比 西 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 的地方具有不同的 地方 时。经度相差 15 ,时间相差1小时。13、区时的计算(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

    7、时区号数相减,东 加 西 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9 点,东二区为 2 点。(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7 点。14、我国统一采用“ 北京 时间”,即 东8 区的区时,东经 120 的地方时。美国纽约在 西5 区,英国伦敦在 中时 区。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向东跨越日界线 减 一天,向西跨越日界线 加 一天。黄赤交角15、赤道平面指过 球心 并与 地轴 垂直的平面,是地球自转的轨道面。黄道平面指地球 公转 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黄赤交角 ,目前为 23026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

    8、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16、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移动 二分二至 黄道平面 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请在下图中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二分二至如何判断? (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 冬至和夏至 ;(2)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 春分和秋分 。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2)昼夜长短变化 ;(3)产生 四季 和 五带 。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昼夜长短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时间上:产生四季

    9、空间上:产生五带18、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 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 向 两极 递减。19、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夏至日:(1)北半球昼 最长 ,夜 最短 ,纬度越高昼越 长 ,夜越 短 ,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北回归线 向 南北两侧 递减。20、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冬至日:(1)北半球昼 最短 ,夜 最长 ,纬度

    10、越高昼越 短 ,夜越 长 ,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南回归线 向 南北两侧 递减。21、天文上的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最长 ,太阳高度 最高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最多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最短 ,太阳高度 最低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最少 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在下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注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2、地壳位于 莫霍 界面以上,由 岩石 组成,大陆地壳较 厚 ,大洋地壳较 薄 。3、地幔介于 莫霍 界面和 古登堡 界面之间,分为 上地幔和 下地幔 两层

    11、。在上地幔存在一个 软流 层,一般认为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4、地核分为 外核 和 内核 两层,其温度 很高 ,压力和密度很大 。5、岩石圈是指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流 层以上),由 岩石 组成。6、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水 圈、 大气 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 影响 、相互 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自然 环境。7、在上图中注出地球外部圈层。8、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 构成的 连续 但 不规则 的圈层。9、生物圈是地球表层 生物 及其 生存环境 的总称。它占有 大气 圈的底部、 水 圈的全部和 岩石 圈的上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太阳辐射是 短

    12、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 长 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 吸收 作用、 反射 作用、 散射 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 少 ,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 地面 , 地面 受热,产生 红外线长波 辐射, 红外线长波 辐射绝大部分被 大气 吸收,所以, 地面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 长波 辐射,其中绝大部分以 大气逆 辐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 保温 作用。请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中,注出太阳辐射、大气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 。6、

    1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 纬度 分布不均,造成 高低纬度间的 温度差异。7、热力环流是指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它是 大气 运动最简单的形式。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上产生 气压 差异 冷热 不均空气 垂直 运动空气 水平 运动(即 风 )请用图示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9、热力环流实例(1)请用图示意海陆风的形成。(2)请用图示意城市风的形成。(3)请用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10、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 风 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 高压 指向 低压 ,垂直于 等压线 。11、(1)请画出一力作用“理想风”1004百帕1006百帕1008百帕 此时风向由 高压 指向 低压

    14、,与等压线 垂直 。(2)请画出二力作用高空风(北半球)500百帕502百帕504百帕此时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两力平衡。1004百帕1006百帕1008百帕(3)请画出三力作用地面风(北半球)此时风向由 高压 指向 低压 ,与等压线 斜穿 ,北半球 向右 偏,南半球 向左偏。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和 近地面摩察力 三力平衡12、在下图(北半球)中画出A、甲、乙、E四地的风向,A地风力与甲地比较,风力较大的是 A ,原因是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此时D地的天气状况是 阴雨天气 ,未来丁地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暖锋经过,出现连续性降水,

    15、锋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指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请用图示意单圈环流的形成(左图表示)。(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地球不公转,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3、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右图表示),并注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向。(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4、由于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 季节 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 移,冬季 南 移。下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冬 季,在下图中标出六个风带的名称。5、海陆分布对

    16、气压场的影响:由于 海陆热力 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 亚洲 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 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形成 夏威夷 高压。6、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7、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成因风向性质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冬季: 西北 夏季: 东南 冬季: 寒冷干燥 夏季: 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冬季风)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风) 冬季: 东北 夏季: 西南 冬季: 高温干燥 夏季: 高温高湿 8、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

    17、候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终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9、读下列三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地中海 气候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 锋面系统 、 气旋反气旋 。2、锋可以分为 冷 锋、 暖 锋

    18、、 准静止 锋。3、冷锋是 冷 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 被 动上升。我国 冬 半年最常见。典型天气如 寒潮 。冷锋过境前: 暖 气团控制,气温 较高 ,气压较低 ,天气 晴朗 。冷锋过境时:出现 刮风、阴天、雨雪、降温 天气,一般降水在锋 后 。冷锋过境后: 冷 气团控制,气温 下降 ,气压 升高 ,天气 转好 。4、暖锋是 暖 气团主动向 冷 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 主 动上升。暖锋过境前: 冷 气团控制,气温 较低 ,气压 较高 ,天气 晴朗 。暖锋过境时:出现 连续性降水 天气。暖锋过境后: 暖 气团控制,气温 升高 ,气压 下降 ,天气 转晴 。请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图中标

    19、出冷、暖气团、用箭头表示气团移动方向。5、准静止锋指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常形成 连续性降水 的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的“ 梅雨 ”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6、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 气压 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 气流 状况而言的。7、低压是指中心气压 低于 (高于或低于)四周,气旋是指中心气压 低 ,四周气压 高 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就是气旋。请用图示意低压(气旋)系统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北半球气旋为 逆 时针辐 合 (合或散),南半球气旋为 顺 时针辐合 (合或散)。气旋中心气流 上升 (上升或下沉),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 阴雨 天气。代表天气

    20、台风 。8、高压是指中心气压 高于 (高于或低于)四周,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 高 ,四周气压 低 的大气水平涡旋;高压就是反气旋。请用图示意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北半球反气旋为 顺 时针辐 散 (合或散),南半球反气旋为 逆 时针辐 散 (合或散)。反气旋中心气流 下沉 (上升或下沉),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 晴朗 天气。代表天气 伏旱 、 北方秋高气爽 。9、灾害天气台风台风是 热带气旋 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印度洋、大西洋的叫 飓 风。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西北太平洋海域 。台风灾害主要由 强风 、 暴雨 、 风暴潮 造成。10、灾害天气寒潮

    21、寒潮是指 冬 半年大范围的 强冷空气 活动。天气特点是 剧烈的降温 和 大风 ,同时伴有 暴风雪 和 霜冻 。下图、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是 A 、 C 。在图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ABCE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C 、 D 灾害分布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 E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的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DE ,

    22、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CF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AB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波动上升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 气温自然波动 、火山活动、太阳活动、地壳运动等(这可不背的,只要知道还有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森林的破坏严重,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严重 。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1)海平面 上升 沿海低地将 被淹 ;(2)影响 农业 生产;(3)影响 水循环过程 ,改变区域 降水量 和 降水分布 格局。4、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

    23、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防止森林火灾) ; (2)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种草 ;(3)适应气候变化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4)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大气圈 、 水圈 、 生物圈 、 岩石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 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分为 海洋与陆地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 陆地与陆地之间 。3、海陆间循环(又叫 大 循环)(请在左下图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通过海陆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 补充 ,水资源得以 再生 。4、陆地内循环(请在右下图中注出主要

    24、环节的名称)。5、海上内循环(请在右下图中注出主要环节的名称)。6、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 更新 状态,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 平衡;(2)促进地球上物质 交换和 能量 转移;(3)不断塑造 地表 形态。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 流动。2、洋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 暖流 和 寒流 。3、暖流是指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从低纬流来的) 的洋流; 寒流是指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从高纬流来的) 的洋流。4、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盛行风 。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请用图示意洋流分布模式,用“ ”表示暖流,

    25、用“ ”表示寒流。(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热带 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 顺 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 逆时针方向运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海区为中心的 逆 时针方向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 西风 漂流(按性质属 寒 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 季风 洋流,冬季 逆 时针方向运动(由 东 向 西 流),夏季 顺 时针方向运动(由 西 向 东 流)。 冬季洋流 夏季洋流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有 增温增湿 作用,例如 北大西洋 暖流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 降温减湿 作用,例如 秘鲁 寒流对

    26、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日本北海道渔场处于 日本 暖流和 千岛 寒流交汇处;欧洲北海渔场处于 北大西洋 暖流和 东格陵兰 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处于 墨西哥湾 暖流和 拉布拉多 寒流交汇处。上升流形成大渔场:如 秘鲁 渔场。(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 快 ,逆洋流航行速度 慢 ;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 海雾 ,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 扩散 ,加快 净化 速度,但使污染范围 扩大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

    27、淡水湖泊水 和 浅层地下水 。3、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降水量 大 ,水循环 活跃 ;水资源贫乏地区则相反。4、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来衡量。5、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南极洲除外),水资源最多的是 亚洲 ,最少的是 大洋洲 。6、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地区分布上看 东多 西 少, 南 多 北少;从时间分配看 夏秋 多冬春 少, 各年之间变率 大。7、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 规模 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 效益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影响程度是 不相同的 。8、目前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即水危机产生的原因)(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

    28、增加 (即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水污染 严重 ;(3)水浪费严重 。9、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的措施(1)开源措施 合理开采地下水; 修水库 ; 跨流域调水 ;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主要表现为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和 变质作用 ,其中 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水平 运动和 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 巨大 的

    29、褶皱山脉 和 绵长的断裂带 ;垂直运动引起地势 高低起伏 和 海陆变迁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 水平 运动为主, 垂直 运动为辅。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主要表现为 风化 、 侵蚀 、 搬运 、 堆积 四种方式。4、流水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峡谷(V形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流水堆积地貌举例:山前冲(洪)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形成。5、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 内力作用 和 外力作用 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 内力 作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6、岩石圈的三大岩

    30、石分别是 岩浆岩 、 沉积岩 、 变质岩 。7、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请在下图中注出岩石的类型、主要地质作用。8、地震成因: 岩石圈 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 地震波 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的大小用 震级 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1、山地的类型有 褶皱山 、 断块山 、 火山 。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挤压 作用下,岩层发生 塑性变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褶曲 ,其有两种基本形态, 背斜 和 向斜 。3、比较背斜和向斜褶曲基本形态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岩层向上拱中心老,两翼新一般: 背斜成山

    31、 ;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中心新,两翼老一般: 向斜成谷;地形倒置: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甲乙4、判断图中甲、乙两处是背斜还是向斜?分析甲处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分析乙处成山的原因 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5、褶皱山举例: 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6、断层指岩体沿 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位移 。7、断块山举例: 华山、庐山、泰山 。8、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 公路 为主,其次才是 铁路 。山岳地区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山间盆地 和 河谷地带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地貌分

    32、为 侵蚀 地貌和 堆积 地貌,它们的形成与 外力 作用有关。2、 V形谷 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初期或河流上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 V ”字形;河流发育成熟期或河流下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 U 形。3、 冲积平原 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它由 洪积冲积平原 (发育于 山前 )、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 中下游 )、 三角洲 (形成于 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4、高原地区由于地势 高 ,气候 寒冷 ,聚落多位于 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 ,形成 带 状分布,原因是这里气候 温暖 ,土壤 肥沃 ,水资源 丰富 。5、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 带 状分布,原因是这里地

    33、势 平坦 ,土壤 肥沃 ,水资源 丰富 。6、 平原 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原因是土壤 肥沃 ,水资源 丰富 ,河网 密布 ,有便捷的 内河 航运和 海上 运输,更适宜聚落的发展。常形成沿 河 聚落带和沿 海 聚落带。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 、 水 、 岩石 、 生物 、 土壤 、 地形 等地理要素组成。在图上填出各自然地理要素,并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相互渗透 、 相互制约 、 相互联系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光合 作用。(1)对大气圈的改造:改变

    34、大气圈的成分 ;(2)对水圈的改造:改变 陆地水 的化学成分,改善 陆地 的水分状况;(3)对岩石圈的改造:参与某些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 岩石 的分化,促成了 土壤 的形成。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 生产功能和 平衡 功能。4、生产功能是指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主要依赖于 光合 作用,是自然环境的 综合 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5、平衡功能是指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 使自然地理各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6、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统一 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其他各个要素 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 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协

    35、调 ,是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7、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 其他要素 及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 的改变,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 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 统一 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上图中假如C代表生物(植被),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 气候、河流水文状况 的变化并导致 生态环境 的失调。相反,通过植树造林,可以调节 气候 _,改善 生态生态环境 ,保持 水土 ,促使生态环境的 良性发展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球表面相应的 气候类型 、 植被类型 和 土壤类型 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 宽度 、呈 带状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2、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形成基础主

    36、要影响因素更替方向 赤道 到 两极( 高、低 纬度明显)热量太阳辐射南北更替 沿海 向 内陆 (中 纬度明显)水分海陆分布东西更替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度高山最明显)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3、山地垂直带是在 水平 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 水平 带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 纬度 、 高度 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 低 ,海拔越 高 ,垂直带数目越 多 ,垂直带谱越 完整 。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 水平 自然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 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自然带谱 相似,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一般 向阳 的分布比 背阴坡 高。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 自然条件的 地域差异,这是因为 地域分异 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 - 17 -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一填写(答案版)要点(DOC 17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821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