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分析(DOC 11页).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867992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2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分析(DOC 11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分析DOC 11页 诗歌 鉴赏 选择题 答案 分析 DOC 11
    资源描述:

    1、诗歌鉴赏选择题答案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理解正确的是( C )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2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

    2、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3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首联写远望之景。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B颔联写近望之势。“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C颈联写细望之景。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4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

    3、气和福气。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5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6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泰山高大险峻、神奇秀丽的特点。2013松江一模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C )2013松江一模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似的惊叹。C.末句描写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

    4、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B.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C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D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2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色。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3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B一二句

    5、写西湖水光山色无论晴雨天都是美好奇妙的。C.三四句通过比喻赞美了西子的美丽。D “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照应。4理解正确的是( C )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C.第三句在西湖与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5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潋滟”描写了西湖晴天波光闪闪的水光。B. “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迷茫茫的山色。C “西湖”和“西子”都有婀娜多姿的神韵。D “淡妆”和“浓抹”指西湖的晴姿和雨态。6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诗人边饮边赏西湖的两种风光。 B.诗

    6、中描绘了西湖的具体景物。C诗人给西湖赋予了生命之美。D.诗人非常热爱西湖的美景。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 水光潋滟 和 山色空蒙 。2013奉贤一模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013奉贤一模 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 “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B. “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

    7、独压抑。C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D.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2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B. “少年”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C “为赋新词”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D “强说愁”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3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词的题目。B.反复、对比和对偶是本词采用的修辞方法,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C上阕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D上阕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4理解不正确的是( B

    8、 )A “爱上层楼”是指年少志高,目光远大。B.“强说愁”说明年轻人已经有了斯文习气。C “识尽”概括了词作者半生的艰辛历程。D “欲说还休”暗含对朝廷的讽刺和不满。5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上片回忆作者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B.下片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C.此词上、下片里“愁”的含义是相同的。D全词构思新巧,语浅意深,耐人寻味。6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013青浦静安一模 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出词人历经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 D“愁”是连接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7下

    9、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013宝山一模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8诗中“愁”有不同含义,上片含有闲愁(无病呻吟) 意,下片含有壮志难酬之愁(深层哀愁) 之意。2013崇明一模9下列诗句中与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类似的一句是( B ) 2013崇明一模 A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B胡未灭,鬓先秋

    10、,泪空流。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013闸北?模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超脱心情。 D.“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四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 “初平”写钱塘湖水面平静,“云脚低”写白云低垂。B.颔联写莺歌燕舞,呈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C尾

    11、联“行不足”写出诗人对湖东的流连忘返。D.全诗写出了钱塘湖早春美景给诗人带来的喜悦之情。2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C颔联与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3理解正确的是( B )A首联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钱塘湖水面尚浅,云幕低垂的美景。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生动描绘了莺歌燕舞的动态美,展示了春天的活力。C颈联巧用“乱”“迷”“没”等字,真实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盛

    12、景景色。D.尾联直抒胸臆,具体描绘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表达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4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水面初平云脚低”表明春雨刚停。B.“几处”勾画出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C “乱花”写出早春花开不多的特征。D “行不足”说明诗人喜爱西湖美景。5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首联点明“春行”起点,勾出早春轮廓。B.颔联和颈联描写了孤山寺边的西湖美景。C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6.钱塘湖即 西湖 ,因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此湖还有个别称 西子湖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013闸北一模A首联交代春行起点,描绘了从孤山寺远望所

    13、见的早春景致。B颔联“争”“啄”二字以禽鸟之乐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C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及诗人的感受,给人以清新之感。D尾联“不足”二字最为直接地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8下列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013松江?模 A.首联点明了钱塘湖的方位及江南春湖水态天容的美丽景色。 B.颔联充满动感之美,表现诗人左右寻声、仰视禽鸟的情态。 C.颈联写诗人俯察所见,描绘了草木茂盛、游人如织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体现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则余兴未阑。五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14、人憔悴。1理解正确的是( C )A “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主人公没有遇上熟识的人说话,所以没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C “强乐还无味”写主人公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D “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2理解正确的是( D )A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C.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

    15、不悔”直抒胸臆。3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 “草色烟光残照里”展示了主人公望尽天涯时的所见之景,营造了伤感的氛围。B.“无言谁会凭阑意”表明因为词人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声。C本词上片写主人公登高望远,离愁滋生;下片写苦中求乐,情深志坚。D.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4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春愁”即相思之情,是全词的着眼点。B.“黯黯”表达了词人忧愁沮丧的心情。C.“无言”的根源是词人的缠绵情思。D “强乐”的结果是使词人感到懊悔。5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上阕前三句描写了一位凭栏相思的女子形象。B.上阕后二句借春景写出了词人的

    16、无奈和凄凉。C下阕前三句词人“拟把”的目的是消释“春愁”。D.下阕后二句表现了词人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6这首诗巧妙地将飘泊异乡(倦游思归)的落魄感受,同怀念伊人(意中人)的绵绵情思融为一体。2013杨浦二模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2013杨浦二模A“伫倚危楼风细细”暗示抒情主人公甘愿立足险境,长久凭栏,体现其怀想之深。B“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优美、诗意的黄昏春望图。C.“衣带渐宽”二句,揭示词人对待“春愁”的果诀态度,道破春愁难遣的真正原因。D.这是一首表达词人伤春惜春情感的词作。六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

    17、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首联中“空”字表现了鹤去楼空,诗人怅然所失的心情。B. “黄鹤”两句表达了白云悠悠,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C叠音词“历历”“萋萋”细腻地描写了凄凉稀疏的河岸景色。D “日暮”两句以黄鹤楼气象万千的景色映衬诗人复杂的情感。2理解正确的是( D )A.首联从传说落笔,在今昔变化中凸显眼前黄鹤楼的美好。B.颔联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对黄鹤归来的期盼。C颈联写登楼远眺,运用叠词突出想象之景的美丽可亲。D尾联写日暮时长江烟波浩渺,烘托出诗人越来越浓的思乡之情。3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首联借憧憬与现实的反差

    18、,抒发诗人寂寥怅惘的感情。B.颔联借历史上的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抒发诗人对黄鹤楼的神往。D.尾联以缠绵的乡愁收篇,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怀。4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这首诗前四句表达了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遗憾。B.首联见昔人乘鹤远去之景,表达对先去楼空的感慨。C.颈联运用对偶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追忆与憧憬。D这首诗后四句描写日景晚景,由此触发了思乡之情。5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首联引述了有关黄鹤楼的传说。B.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江上美景。D诗歌抒发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愁绪。6理解正确的是( D )A.首联在融

    19、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直接表明了此楼临江而建的特点。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C颈联写出了诗人放眼望去,江上的景色凄美动人,令人伤感。D.尾联表露了烟波江上日暮怀旧之情,使诗意重归于开头渺茫的境界。7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首联借神话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B.颔联紧承首联,描绘了黄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远景。C.颈联情寓景中,用明丽之景反衬凄清之情。D尾联中的“愁”字书写出一种抑郁不得志的人生惆怅。8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B.颔联中有诗人对岁月、世事的感慨。C.“历历”“萋萋”采用了迭词来写江上美景。D.黄

    20、鹤楼是一首七言绝句。9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这首诗从楼的命名写起,借神话传说生发开去。B颔联承接传说,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C.颈联写眼前美好的景色,传达诗人内心喜悦之情。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10理解正确的是( A )A这是一首抒发乡愁的思乡之作。B.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报国无门的作品。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11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首联引述了有关黄鹤楼的传说。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高耸的雄姿。C.颈联描画江上美景,极富人情味。D尾联表达了诗人无奈的思乡之情。七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21、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中以动写静的名句是_C_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雨后山间舒朗、清新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 宁静的生活高洁的情怀 的追求。3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 “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B.“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C “竹喧”是指竹林里传来的欢声笑语。D “春芳歇”意思是春天驻留在这儿。4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前两句写山居秋日的薄暮之景。B.三四句写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C五六句写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D七八句点明山间是王孙们的心志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分析(DOC 11页).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8679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